蝶戀花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是傷春之作。蘇軾長于豪放,亦擅婉約,這首詞寫春景清新秀麗。同時,景中又有情理,人們仍用“何處無芳草”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僅僅局限于對“佳人”的相思。 行香子 【宋】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 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 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全詞寫景狀物,圍繞詞人游春足跡這個線索次第展開,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結構方面上節片完壘對稱,組成兩副相對獨立的活動圖畫,相互輝映而又和諧統一。 蝶戀花 【宋】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李清照的這首《蝶戀花》寫閨中離情,在她的同類題材的作品中,既不像早年之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寫出了青年夫妻間特有的別離相思之苦;也不似她晚年的《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借詠梅來抒發備嘗戰亂流離、伉儷生死睽隔的凄楚情懷。 臨江仙 【宋】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這首詞抒發作者對歌女小蘋懷念之情。比較起來,這首《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在作者眾多的懷念歌女詞中更有其獨到之處。 好事近 【宋】秦觀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云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 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秦觀能寫詞,也能寫詩。他是蘇軾的門客,但在文學創作上卻自辟蹊徑。詩修辭精致而傷纖弱。 漁家傲 【宋】朱服 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 戀樹濕花飛不起,愁無比,和春付與東流水。 寄語東陽沽酒市,拼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這首詞襲用傳統作詞法:上片寫景,下片寫情。結句“而今樂事他年淚”,一意化兩,示遣愁不盡,無限感傷。作者亦自以“而今”句為得意之筆。 菩薩蠻 【宋】黃庭堅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 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7解。 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這首詞詞人移花接木,詩人諳熟前人的詩句風韻,考慮到句式長短、對偶聲韻,使這首詞詞情達意、情思連續,使之如出己口,置身于寬闊寂寥的環境,突出隱逸的主題,同時表達了詞人對于榮利的摒棄以及對先哲的崇敬之情。 卜算子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首詞雖是一首送別詞,但并無消極想法。主要表達了詞人心中對鮑浩然的不舍與留戀,以及對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玉樓春 【宋】宋祁 東城漸覺春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這首詞章法井然,開闔自如,言情雖纏綿而不輕薄,措詞雖華美而不浮艷,將執著人生、惜時自貴、流連春光的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具有不朽的藝術價值。 采桑子 【宋】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的筆墨描繪了潁州西湖的暮春景甚愛潁州西湖風光,創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藝術境界。 |
|
來自: mickeychow805 >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