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我們每個人感知世界的方式首先是從原生家庭中形成雛形。
中國民間就有一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人的性格、秉性,待人接物的模式在出生后的前6-7年就基本形成和決定了。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就形成了基本的三角人際關系:父親、母親和孩子。
這個基本的三角人際關系是最有影響力的,在這份關系中的體驗中,我們形成對自我的感知與評價,這份三角關系里的體驗可能影響我們的一生,特別是擇偶與婚姻關系。
從嬰兒一出生開始,就開始了一場和平革命。
嬰兒的心靈具有吸收力,雖然處于混沌自然的狀態,但它具有各種發展可能。他需要充足的生理營養來保證身體的成長,更需要精細、準確的心理營養來喂養心靈。
嬰兒對所有的刺激信息毫無遮攔地吸收,幾乎沒有任何防御與保護,同時這意味著危險。
如果他所吸收的東西是負面的、矛盾的,嬰兒更可能產生矛盾、消極、不安的自我體驗,這種感覺被不加區分的累積起來,形成自我意象。
我們在生命早期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如果被滿足了,那么直接可以滋養到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被愛、被關注、被肯定、被欣賞、安全、自由、連結等等。
如果沒有被滿足,那我們很可能對自我產生一些消極的體驗,并在以后的人生里尋尋覓覓,直至得到滿足。通常,缺失的那些部分需要我們加倍滿足才能彌補回來。
嬰兒出生的0-3個月,需要母親、父親喂他、幫助他、安慰他。
他有很多需要,但是又不會說話,所以只能通過哭聲來表達,這就需要母親、父親等重要撫養著無條件的接納嬰兒,滿足他的需要。
如果父母不能夠滿足嬰兒這個階段所需要的無條件接納,他潛意識就會對自己產生一個體驗'我不被接納',可能導致終其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甚至他會帶入到未來的戀愛、婚姻中去尋找,而這往往會給親密關系帶來困擾。
很多人讀到這里就會覺得抑郁了。
我常常舉這個例子告訴來訪者:
我們的父母是凡人,他們沒有學習過如何做我們喜歡的父母,那時候父母是有限的,教育系統是有限的,甚至整個國家都是有限的。
今天我們學習從人性的角度看待父母,而不是從他們被指定的角色'父親、母親'的層面看待他們。
是啊,我們父母縱然有千錯萬錯,但他們卻給了我們生命。如果真的不愛你,大概你也不會活到今天。
如果我們不去跟內在的父母和解,就很難去真正的愛自己。
一個人在滿了25周歲之后就可以成為自己最好的父母,這個是成長的父母。小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認知來自于父母,但是到了25周歲之后我們的心智足以支持我們成為一個成人,這時候就可以做一個決定'我成為自己最好的父母'。
當我內在有指責的聲音'我不夠好'出現時,就加入過去期待父母說的話,當然了我們可以使用原來父母的聲音。
原來父母是這么說的:'你怎么這么笨,做的這么不好!'
現在可以換成:'寶貝,你已經做的可以了,休息一下會做的更好。'
我們可以在自己內在做一個決定:把過去期待父母對我說的話,變成內在的父母說給自己聽。創造自己想要的父母,讓他們跟自己在一起。
假設你的愛人埋怨你,孩子也不理解你,這時候內在的法官又出來了:'你看你,什么都做不好,工作搞不定,家里也搞不定!'
當這個聲音出來的時候,馬上開啟一個新的頻道,使用媽媽過去說話溫柔的語音語調,然后加上你喜歡她對你說的話:“寶貝,媽媽知道你受傷了,過來,讓媽媽抱抱、拍拍。”
然后你就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個溫暖、安全的地方,有人在保護你。
我可以向內在的父母去承認我的痛苦,然后嘗試接納這些人性的部分,最終去改變當前不再恰當的行為。
過去我也有很大的痛苦,但是任何時候改變都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變有限,但內在的改變仍然是有可能的。
現在我就可以停止傷害自己,學習如何愛自己,為自己內在的情緒、期待、渴望負責任。
往往在嚴苛或虐待處境下存活的小孩很可能發展出大量資源,內在的力量和信心,可是當事人并不理解或欣賞這些力量。
所以從現在開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相信我們擁有所需的一切內在資源去成長、自愈和學習。
我們是自己最好的治療師。
在成長的路上不是一帆風順的,就算找到治療師幫助你,那么你也會經歷一段時間的痛苦,甚至比做咨詢之前更痛苦,很多被壓抑不被接納的部分會呈現出來,沖擊現在的我們,但我們并不會因此而垮掉。
所以,我們試著像灌溉植物一樣有耐心和同情心的對待自己,帶著慈悲、尊重、好奇和接納的心態,溫柔的堅持。
來自: 維多利亞女王可 > 《心理學理論》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原生家庭重重折磨,該怎樣逃出陰影?
原生家庭重重折磨,該怎樣逃出陰影?——蘇珊·福沃德《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心理學任何流派都繞不開的話題,也是我們每個人畢生...
原生家庭里的重壓,你還能承重多久?
原生家庭里的重壓,你還能承重多久?忘記痛苦比忘記快樂更難做到,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長久的。很多人窮盡一生,卻依然活在原生家庭的...
突破原生家庭,獲得自由人生
突破原生家庭,獲得自由人生。著名的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曾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可能影響他的...
我們都需要與原生家庭和解
我們都需要與原生家庭和解。和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一起生活會讓人感到很孤獨。就像許許多多背負著原生家庭的傷痛的人一樣,他們迷茫不安,...
永遠不要去療愈你的父母,而是要去療愈你的內在小孩 受過原生家庭傷
永遠不要去療愈你的父母,而是要去療愈你的內在小孩 受過原生家庭傷永遠不要去療愈你的父母,而是要去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它會帶你超越原...
原生家庭|沒有責任心的父母
原生家庭|沒有責任心的父母。您好,我一歲就被父母遺棄在外婆家,很少聯系也很少給學費生活費,前段時間我領證,父母說要給他們幾萬塊才給戶口本,為此埋在我心里幾十年的恨噴涌而出,聽一些老師說,人...
愛自己的七個層面,你在哪個層面?(三)
愛自己的七個層面,你在哪個層面?今天來聊聊愛自己的其他幾個層面,這幾個層面上升到了身心靈的修行方面,而自己也在不斷的學習、覺察...
40歲那年,我走出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40歲那年,我走出了自己的原生家庭。所以原生家庭成了一些人逃避困難的借口,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否存在?當你站在更高的心理維度來看待自...
你是不是把自己的不幸歸為原生家庭之罪?
你是不是把自己的不幸歸為原生家庭之罪?原生家庭的確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人,但是很多人做的事情不是抗爭,而是進一步放大了這種影響,...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