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式不僅是形意拳練拳中身體要求的核心規范,所有的動作都不離三體式的發揮,是練拳的地基。也是內在撐筋拔骨的基礎,將全身之散亂神氣合住丹田,拳經云“三回九轉是一式”,三體式是形意拳中真正的核心內功精華,易筋易骨易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都是以此式為基礎,達摩有古傳易筋經,而形意拳卻將整部易筋經融入到此樁中。 尚門里有句老話說“樁功是個寶,得它才能好”,三體式樁功不僅是練整勁搭建全身骨骼趙州橋的基礎,是撐筋拔骨練就鋼筋鐵骨的基礎,同時也是養生調養全身氣血的基礎,也是練丹田根本的基礎,是個寶貝,三體式一站氣沛周身,掌指、勞宮穴有熱流、氣感,雖然處于靜態,卻有抻筋拔骨、調整五臟、驚起四梢之效。但得真正身體站出了內涵,站出了精微之處才能得到好。 三體式樁是活樁,不是死樁,從拳而言,是鷹捉打完的定式,所以光站的四平八穩是不夠的,還要有一觸即發、勁整而猛的靈性。大家都參加了三體式的標準課程學習,然而里面的精微內涵、拳理奧妙、功用道理卻未能知曉,這些是真正的不傳之秘,自古包括當今的習武者如果能從前輩處“得句話”就已經非常難得了,更何況許多秘密已經幾乎失傳,掌握者寥寥,而我們今以真正不保守的魄力將系統的奧秘精微全部公開,三體式全攻略精微詳解第一季,第二季詳細講解了三體式每一動每一式的全部精微,不僅能正確練出三體式內涵,更能明白深奧的道理以致用,自古至今,解讀其中大多問題的書本,文章數不勝數,洋洋灑灑,真真假假,看似高深莫測,令人迷茫,而真相卻是千古之秘,傳統武術的核心卻是“真傳只在一句話!”。明拳理,曉精微,求真形,知真意!方感嘆,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一個三體式,半部形意拳,真正明白了三體式,也就懂了形意拳。 第一季內容舉要:1、無極式要點,定規矩,陰陽之機 天地餛飩無極始,樸素迷離無極論,哪知卻是陰陽規矩 2、一動即三圓,內磨五行 三體式一動手即成三圓掌,內摩五行,發動內在精神之竅 3、足下存身蹲丹田 很多人不知道形意拳等內家拳下蹲屈膝的訣竅,容易傷膝蓋,不出功夫,實戰難用,秘訣就在足下存身 4、樁中之呼吸 呼吸不僅是技擊功夫的關鍵,更是修身養身的大道 5、省氣與丹田鼓蕩,打通內外,勁合一處 形意拳,心意拳古傳六藝,其中就有“雷聲”一藝,發動內在精神。 6、貼身而起的奧秘 臂借身力才力大,不用胳膊勁,而用全身之力,乃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基礎。 7、動作的軸心在于虛空 以何為軸?答:中脈也 8、鉆不僅是手鉆,而是以身體鉆 引手起鉆,身之力,力拔山,力舉鼎,起如挑擔之勁。 9、練出勁的秘傳核心——束身而起,一束身對方就得起 拳譜云,束身而起,如何使對方拔根,實戰中撼動對手重心,不傳之秘就在束身二字。 10、手臂如何把身之整勁無損并放大地傳導出來 一為上肢要整,二為動作有翻浪 11、不傳之秘,何為身形樁架總機關?機關一動渾身皆有 身如大槍,古之大槍化入人身即成形意拳,要點繁復,何為總竅? 12、龍折身的標準,龍有三折而能出勁 常理而言,身有諸多大小關節,折就是斷,勁斷無整,只余蠻力,而龍有三折卻能勁力渾圓完整,龍折身之秘一句話說清。 13、重心在后而勁在前的竅要 不靠重心,實為關節重塑,整勁之功 14、傳說中的左右互搏,雙手互為敵人 左右互博,練勁之要 15、出如鋼銼,落如鉤竿 如何銼?如何鉤? 15、站樁時的心法 真傳一句話 16、收式如秋收,諸氣歸丹田 三體式五行拳皆有收式,看似無用卻有大用,形意拳沒有任何多余無用的動作 第二季內容舉要:1、身如玉樹寶塔,頭領身正,諸力朝前 站樁穩當不為能,靜中觸動難上難,頭領身沉力拔山,一觸即發全靠它 2、一身散亂之氣歸丹田,乃姿勢正確自然所得 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予人。氣沉丹田、合抱丹田、丹田發勁、丹田呼吸均是自然所得,關鍵就在此,合抱二字值千金!看遍萬卷書,哪知真傳只在一句話! 3、水落石出,胯落勁出,手長在胯上 手長在胯上,手觸之力才能落于胯,傳至腳底,剛實整勁乃出,身如大槍 4、形似夾剪,勁力在前 形意拳大致為三七步,重心在后卻勁力在前,下盤堅實,落地生根,腳打趟人則飛,全在夾剪之形。 5、肩與胯合,一身之總機關 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其中的總機關就在肩與胯合。 6、三體式中如何撐筋拔骨出三星 沉肩墜肘,勁力到手,明了三星多一力,從此不用胳膊勁。 7、外三合為形,沾人即飛的關鍵 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此為外三合,何須四處亂尋求,真功就在樸素中。 8、動腰發真勁,動腰與轉腰胯區別之秘 人人皆知,腰為主宰,丹田爆發為內家拳兇悍整勁之源,然動腰非轉腰,腰如何動?如何催動丹田? 9、三催勁源頭,如爆炸之心 尚云祥形意拳與現代搏擊發力最大區別在于三催勁,上催肩肘手,下催胯膝足,是傳統武術發勁之密中之密,今以一語解。 10、任督氣升降,只在精微處 古之習武人,首要考慮提高功夫,而在功夫中自然而得內在,一切只在精微“形”“意”之細節中,祖先留下真妙訣,未遇明師莫強猜。 11、打開腰隙,于養生為陽氣機關,于技擊為拉弓之竅 命意源頭在腰隙,打開腰隙只在形之精微,身具五弓之關鍵。 12、鎖心猿,三心并 鎖心猿,鎖住心猿意馬,三心并,頂心,手心,腳心并歸丹田,此處看似意氣之事,極易迷惑,而真傳只在一句話,無非也是形的精微之處罷了。 13、內五行要順,一言點金 內五行,養生長命、技擊真勁之要。 14、養靈根、固靈根 引回先天氣、收集后天氣法門,填入氣海成就“混元氣”。不但固靈根,更養靈根,實為“固養結合”。 15、提肛不過是結果,海底之機 拳譜云,提谷道、肛要提,提肛為上提海底,接通任督先天之機,但并非有意去提,而是精微要領做對,自然微微上提,先天之機非后天刻意所能比。 16、四稍齊、泰山移,如何發動四稍 形意拳門的老祖宗找到了這個牽一發動全身的地方,也就是找到了打開身體功力大門的鑰匙。古人找到了四稍,也找到了四稍齊備的法則,爪為筋稍,齒為骨稍,發為血稍,舌為肉稍,四稍齊備內勁出,是練出神氣、內外合一的關鍵所在。 17、內三合為發動機,外三合為底盤,六合齊備見真功 內三合指: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外三合指: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有內無外,有外無內均屬下乘,而一旦六合齊全,內外合一,則真功已出。 18、拳譜云:守中用中,守的什么中?用的什么中? 不僅是站樁練拳之要,更是與人交手,將自身所得的功夫運用效果如發人丈外,力透脊背之類最大化的秘訣。 19、樁、拳中之自然呼吸與省氣之秘 詳解站樁練拳呼吸之要,一解困惑。 20、神歸古戰場,脫槍為拳在三體式中的體現 形意拳自古為槍拳,真正戰場拳術之精華,尚云祥所傳形意拳恢復和發展了真正戰場槍拳的精華,三體式中盡皆體現脫槍為拳的秘密。 21、靜中之動,一觸即發,靜如山岳,動機如虎 靜如山岳,接骨斗榫,沉實剛整,靜中不失靈機,骨撐如弓,筋繃如弦,一觸即發,可堪大用。 22、上靜下松,筋骨之勁 靜生靈機,松出真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