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群第七期 《冬去春來》 本期主持人及點評: 劉曉霞和云海無岸。 冬去春來 文/詩落案頭(內蒙) 河柳 翹腳眺望 白鵝脫去絨裝 鉗碎那塊殘冰 魚兒回眸一笑 拍岸 【評】以擬人的筆法描繪了一副生機勃勃的春景圖,目光由遠及近,夸張使詩意盎然,突出主題明顯! 冬去春來 文/冀北(浙江) 雪融成水 沿著根部向上奔流 打開 通往天空的路徑 【評】以雪融成水展開想象,自下而上,立體空間感明顯,詩意含蓄,深刻。 冬去春來 文/冀北(浙江) 一群蜜蜂,駕駛自己的身體 突破寒流、霜雪 開辟綠色航道 【評】以小見大,寓意深長,透過過程表現主題,使人耳目一新! 冬去春來 文/劉曉霞(重慶) 暖流 融化凍僵的冰層 萬物試圖抽出一寸芳心 掛滿 透明的枝丫 【評】以暖流,冰層,萬物,芳心,枝丫這幾個虛實相間的意象烘托主題,在特定氛圍下表達詩意,抽象而又具體,一寸芳心就是詩魂! 冬去春來 文/閬苑清風 撒 幾片桃花 合著冬雪沸騰 雅品 流動亙古的詩韻 【評】在三月桃花雪的景致里品出詩意,結尾含蓄婉轉的抒發胸臆,升華主題! 冬去春來 聆聽遙遠/遼寧 風哄走雪花 捧出一粒雁鳴 阡陌醒來 聯袂雨滴 粉了 天上人間 【評】唯妙微肖的詩語,恰如其分的擬人,把風、雪、雁,雨、阡陌這些意象裝飾成一出曼妙風景,結尾更是點睛之筆! 冬去春來 文/飛墨(浙江) 擂鼓聲中 春風豪邁 幾片殘雪 逃向陰山 北望無力,惟有千行瘦淚 【評】這首微詩先描春后敘冬,重在突出春來后冬去的情景,情感噴發也是由歡到悲,一反常態,構思奇異,反襯主題! 冬去春來 文/塵子(江蘇) 吹著水泡 南方的田野 邀請 宅了臘月的心田 曬一曬太陽 【評】選取南方田野水景,以擬人的方式,在實與虛的對比中揭示主題,簡練而又風趣,吹,宅,曬三個動詞把整個過程串成一體。 冬去春來 文/清雅神風 柔情隨風舞動 相思驚醒漣漪夢 脊背上爬滿綠絨 【評】我的這首微詩以春天的柳條為對象,前兩句寫景抒情,柳舞驚醒了沉睡的河水,來暗示冬去春來,結尾又以柳條變綠來突出春來,前呼后應。 冬去春來 文/流水生財(河北) 潛伏一冬的綠,發起了攻勢,突出冰封的重圍,改旗易幟,一統山河。 如瀑的陽光,花兒笑,綠枝搖,風含柔,水含情,一派生機盎然。 清新的泥土,芬芳四溢,羊群飄上山腰,蜂蝶翩翩起舞,奏響一曲曲優美的頌歌。 站在春的潮頭,懷想:是誰?用五彩繽紛的畫筆,寫意湖光山色,把青春和夢想一起唱響。 【評】第一段氣勢恢宏,著重渲染春來時與冬搏斗的場景。第二,三段描摹春來之勝景,最后一段抒發感想。整首詩情景相融,場面壯觀! 冬去春來 文/安然玲瓏(遼寧) 陽光拾起童年的彩筆 勾勒風的心跳 輕撫 歲月的皺紋 【評】以婉轉的詩意,含蓄而又明快的節奏中歌唱春天,結尾又在隱約中點題! 冬去春來 文/靜月聽風(云南) 花開思想凝固的風聲 貧血稿紙鮮活起來 倔強 延續歷史深根 【評】由花及根,在想象中挖掘詩意,對比里展現春天的活力。貧血稿紙比喻貼切,結句點題有力! 冬去春來 文/灼華(河北) 冰河在夢中蘇醒 春風打著哈欠 哼唱一曲姹紫嫣紅 【評】以擬人的手法,對冰河、春風這兩個對立意象精細飾,表現主題有力,意境優美生動! 冬去春來 文/王宗安(江蘇) 殘雪瓊溪 拂柳岸十里梅花 泛起詩韻漣漪千里 心地花開無垠 【評】詩意隨季節婉轉,情感在花開中蔓延,整首詩描景場面壯闊,意象豐富而有特色,結尾更把主題升華。 冬去春來 文/天藍藍(內蒙古) 一個詞語撞破,階前的風聲 抬眼,有序的 豈止是燕劃過的幻影 【評】含蓄里藏著季節的律動,風聲與雁影遙相呼應,撞破與抬眼更是冬去春來的著力點,詩作在虛實相間,尋常景物里把脈主題,深刻而有哲理! 冬去春來 文/云海無岸(山東) 是誰把舊夢,雪藏 是誰在枝頭把心點亮 又是誰剪一段愛,風中吹響 【評】連用三個反問,由表極里,逐步深入,揭示季節韻律,有氣勢,含蓄深沉! 冬去春來 文/惜福(遼寧) 數到最后一片雪落 太陽墊高了大地的唇 吐出 稚綠的笑聲…… 【評】由數雪到大地吐出笑聲,以聲及聲,情境活用,歸根結底是太陽抬高了大地的唇,比喻,擬人的運用拔高了詩意,富于哲理。 冬去春來 漁夫楊/武漢 鴨探深池 魚窺淺灘 撥剌鳴 蕩開 垂釣人 封凍了一季的臉 【評】以水中鴨、魚等物象襯托主題,尤其結尾巧妙地借垂釣人封凍一季的臉來暗含冬去春來。含蓄中露出詩意,放收自如! 冬去春來 文/點亮心燈(河北) 暖陽嬉戲 鬧醒了 枝頭 養了一冬的春夢 破繭成萬花叢中的蝶 【評】以擬人起筆,形容冬的漫長,結句昭示春來的情景,整體連貫切題,富有詩意,從暖陽到春夢到成蝶,詩意不斷提升! 冬去春來 文/云峰人(四川) 鳥鳴敲窗 桃紅映日 冰心 隨山泉激越沉浮 追逐 風過的江南 【評】起句以對偶描述春來之勝景,后兩句迂回中稍帶冬去追春,巧妙切題,用語簡練深刻。 冬去春來 文/馬躍升(黑龍江) 從嚴寒中鉆出,一頭扎進三月柔軟的情懷。 碧霄深邃,暖陽高懸。麻鴨戲水,盡享清流。青蛙裸浴,不知害羞。陌上小草,青蔥鮮嫩。野花初放,色彩斑斕。風箏拖著最后一絲微寒,踩著溫風攀上云頭,搜索第一粒新燕軟語。 踏青人的笑語,匯成一首春之歌兒…… 【評】第一段以擬人手法總攬主題,緊接著描繪春來之美景,從天上到地上再到水里,無不體現春天的活力。最后以畫外之音抒情。 冬去春來 文/朝花夕拾(黑龍江) 睡美人明眸微啟 輕舒腰枝 楊柳伊伊 風掀面沙 粉面桃花 【評】這首微詩以人喻物,通過白描刻畫冬去春來之勝景,借人的外表之美來側面烘托主題,美感強烈,唯美的氣息撲面而來。 冬去春來 文/黃自強(四川) 魚突破冰封 鳥推開浮云 思維從凝固中醒來 入詩 滿紙綠意暖情 【評】在擬人,夸張中渲染氣氛,從有形到無形之中升華詩意,最后一句更有深蘊。 冬去春來 文/一帆(上海) 風兒 悄悄撕盡 原野 凄涼的偽裝 為它披上了一身 嫁衣 【評】在沉郁的氣氛中用擬人筆法描摹風拂過原野的情景,蒼涼中有新意,簡約中吐露心聲。 冬去春來 倚天長笑/貴州 風兒踮起腳尖 抹除刻在雪上的誓言 摘一朵梅香 染綠長江兩岸 【評】以風、雪、梅、岸入畫,用擬人筆法雕鑿,詩意盎然,意境開闊,用語簡練。 冬去春來 文/王樂良(山東) 喧天的鑼鼓 洶涌的南風 璀璨的煙花裝扮夜空的圓月 一樹梅花吐蕊 靜待情人 【評】用節慶的氣氛和夜月梅景做鋪墊,結尾含蓄點題。從視聽效果上體會季節的變化,合情合理。 冬去春來 文/扶揚(山西) 冰封的故事 悄然落幕 幾聲鴨鳴 躍上河岸 正打探暖風歸處 【評】首句直入主題,第二三句借鴨的活動點明春來,具象中包有含蓄,小故事扯出大背景。 冬去春來 怡凡/香港 素色逐漸隱去?? 動容大地 掀起陣陣思潮 豐富的色調 覆蓋著我的夢 【評】從描寫冬去處入手,鋪展寬闊春潮,最后升華為夢。比較中色彩分明,夸張里噴涌春情。而這一切都凝聚成我的夢。整首詩層次 不斷遞進,尤其動容大地這句既是情感的共鳴又呈上啟下,為詩作錦上添花,推波助瀾。 【金勻之淺賞】 不同于怡凡老師常常一開始就把讀者震撼的作品,這首詩的外部節奏比較平實從容,但卻是越讀越耐讀、讓人回味無盡的佳作。第一句用白描手法,輕松提過,第二句似聞隱隱春雷,動容一詞,也讓讀者動容,把萬物復蘇蓬勃萌動的意旨引向縱深,然后“掀起陣陣思潮”更是精彩一筆,把大自然的季節更替擬化為社會變革前夕的意識形態,愈加讓人對多彩春天、對新生事物產生殷殷期待,強化了他的詩意表達,寫得讓人喟嘆,不得不說,這個想象是大膽而獨特的。至此,這首詩基本進入了完整狀態。詩人找到自己的方式,把季節更替連同社會進步詩性地鐫刻進句子里。而本詩的最后兩句,直接進入個人心靈及其向往:豐富的色調,覆蓋著誰的夢?道出了詩人關于社會進步標桿“豐富色調”的希冀,以及受惠眾生的博大情懷!這里順便說一句,剛看到還有另一個版本寫的是覆蓋著“我”的夢,而我的個見還是“誰”比較含蓄,比較深沉,比較雋永! 【何處不桑年簡評】: 開篇素色二字,囊括冬天所有特征。蕭瑟、清寂以及雪,都慢慢隱遁了。其中省略號的運用,厚重的承擔起消隱過程的無聲動感。 冬去了,隨之而來的是什么呢?動容、掀起兩個動詞,讓春天的蓬勃乍然映現,豐富的色調便在“素色”的對比下,應運而生―― 一個春天紛繁喧囂的盛世圖景在我們眼前如實鋪展開來。 最后的收筆,是別致的。一個“覆蓋”,極盡蒼涼的道出時光流逝的不可逆性。“覆蓋”其實也是“隱”的結果,年復一年,歲月更迭。新年蓋舊年,新生覆舊履。流年風景,就是在這樣的流轉中,成為永恒。 整首詩有一種波瀾壯闊之感。 【黃自強簡評】: 素色代表凋零的過往,是冬天殘敗的景象,既然冬去春來,逐漸隱去也就順理成章,然而首句隱去的余韻里,還孕含著隱去陳舊和落后的思想,第二句表達萬物對春的渴望,“動容”二字特別精彩,一是綠茵妝扮大地,二是意象改變思維,尾句是對內容的完善,旨在強調春來,豐富的色調里有自然界的客觀因素,也有創作者的主觀力量,所有的動容,最終覆蓋著誰的夢?唯有走進春天的意象中才能最終感悟,贊美春天,用最得意的色調和筆觸,醉在自己描繪的春天里。 |
|
來自: WENxinHANmo > 《微詩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