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肝乃“將軍之官”。肝主魂,肝在身體里的重要地位,可想而知。 但許多年強人不懂得肝的重要性,貪涼嗜辣,飲食不規律,常常饑一餐飽一餐,抽煙喝酒無度,再加情志不暢,缺乏運動,更會對肝產生不可修復的傷害,身體健康狀況也會江河日下,大大增加肝部患病的幾率。 要養肝護陽,須得規律科學的飲食,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性格樂觀開朗,堅持運動,休閑時,常常施以艾灸,可起到強身健體、預防肝部疾病的效果。 養肝護肝的施灸穴位 主穴:肝俞、期門、足三里、中封、太沖。 注:1)溫和灸/每次共灸15分鐘,每天一次; 2)施灸順序應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部后胸腹、先頭身后四肢的順序進行。 取穴比量法: 主穴 取穴:在背部,當地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疏肝利膽,理氣明目。 ▼ 取穴: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功效:健脾疏肝,理氣活血。 ▼ 取穴:在小腿前外側,膝蓋凹陷處下方約3寸(4橫指),距脛骨外側約1橫指處。 功效:燥化脾濕,生發胃氣。 ▼ 取穴:在足背側,當足內踝前,商丘與解溪連線之間,脛骨前肌腱的內側凹陷處。 功效:抑制肝火過旺,利通小便。 ▼ 取穴:在足背側,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功效:清肝瀉火,燥濕生風。 ▌養肝小妙招 肝病患者若是面色發黃的話可以經常敲打足三里。握空拳,只要有時間就進行敲打,次數不限,對于改善面色發黃有幫助。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時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著涼; ?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溫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 灸后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時內不要洗澡; ? 灸后不要吃寒涼飲料、水果和海鮮; ? 飯后1小時不宜艾灸;女性經期不宜艾灸; ? 過饑、過飽、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狀態下不宜艾灸; ? 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滅筒徹底熄滅或放入罐中蓋嚴熄滅; ? 灸后若出現極大不適或病情加重,請前往醫院辯證施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