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色在鹵菜或者某些燒菜中運用極其廣,菜品要求顏色棕紅,關乎色澤是否純正 下面講講糖色的原理 炒糖色,主要是利用糖受熱以后,發生焦糖化反應,變成紅黑色。 炒糖色需要介質,分為油炒和水炒,目的是防止糖粘在鍋上。 先講講油炒 鍋里倒入一點油,不需要很多,晃一晃,能把鍋底淹沒就行。 然后放糖,白砂糖就可以,但據說冰糖炒出來色澤更亮。 新手建議全程用小火,慢慢來,大廚隨意。 首先要做的,是把冰糖拍碎,拍成均勻的小顆粒,白砂糖直接攪就行。糖變成液體狀態了,轉著圈翻攪。 再往后,糖液開始沸騰了,變成密集的小氣泡,顏色偏黃,這時候的狀態,就是做拔絲的時機。做拔絲蘋果、拔絲香蕉啥的,這時候關火,把炸鍋的原料倒進去攪勻就是啦。 繼續小火,不停的翻炒,溫度越來越高,糖液就變成了不規則的大泡,顏色由黃變紅,開始冒煙。 這個時候,倒入開水,就是嫩汁了,嫩汁比糖色更紅、更淺,可以做一些淺紅色的菜肴,不算很常用。 等大氣泡又重新變小一點的時候,這時候就到了糖色的狀態了。 這時候要往鍋里倒入開水。大概是糖液的2倍。要用熱水,如果是冷水的話,油就會飛濺地特別厲害,而且可能會影響糖色的色澤,當然,熱水也可能會濺,小心為好。 加上水稍微燒一會讓糖色溶入水中,就好了 第二講講水炒。 凈鍋下白糖,加入適量清水(以能稀釋白糖為準),開小火加熱,用勺子朝同一個方向不停攪動,由于糖里加過清水,所以一開始冒大泡,這是水分蒸發的表現,然后糖液依次到達冒小黃泡的拔絲狀態、金黃大泡的嫩汁狀態和雞血紅的糖色狀態。 水炒、油炒糖色都可以達到拔絲、嫩汁、糖色的程度,在這三個明確的階段之外,還有一個轉瞬即逝、較少使用的琉璃狀態。琉璃狀態在拔絲階段之后的2-3秒左右,此時糖液為琥珀色,下入原料裹勻,顛翻放涼,原料外面出現一層琥珀色的糖殼,口感酥脆 水炒和油炒的最大區別是油炒時間短,比水炒糖色要快3-4分鐘,但難度系數大,要求廚師經驗豐富、動作麻利;水炒時間長,好處是不容易炒過,比較容易掌握。 在水炒糖液中,還有一個獨特的掛霜階段。代表菜“霜打花生”,花生外面有一層薄薄的糖霜,因此得名。 掛霜是指原料放入炒至起霜程度的糖液中裹勻,起鍋晾涼后外面有一層糖霜。掛霜狀態在拔絲之前。 如何分辨糖液是否已經炒至掛霜?一是觀察外觀:正如上面所提,由于炒糖加的是清水,因此水炒糖會先出現一個冒大泡的狀態,掛霜就在此過程后期。其次,用勺子舀起一部分糖液往下倒,流出的糖絲吹不斷即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