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最不容易的就是我們的父母,父母之恩是我們每一位做兒女的永遠難以報答的。從小開始,即使兒女在嫌棄,父母為了兒女總是很啰嗦;就是遇到脾氣再壞的兒女,他們也從不責怪;假使你有一點微恙,父母總是提心吊膽;雖然有時你很不耐煩,父母也會耐心十足地忍著。這世上只有父母,從不嫌棄我們,雖然有時我們感到他們很啰嗦。從小不覺老娘親,養兒方曉報母恩,這就是我們的父母。 這世上有一種人,因為怕你餓著,寧愿自己不吃不喝;因為怕你出去被他人瞧不起,自己在家可以穿的很破舊;為了能讓你過上最好的生活,給你最大的幸福,從不考慮自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多少罪,私下獨咽多少淚。這類人就是你我的父母爹娘,,他們是這世上最無私的一類人,給了我們最大的愛,我請求每一位兒女記著在他們有生之年多陪陪他們,以慰藉爹娘疲憊了一世的心吧! 爹娘的辛苦、難過、眼淚,從不讓兒女看見,實在人不著了,也是偷偷的躲起來暗自流淚,默默地忍受痛苦;自己的苦衷,一直放在心里,獨自糾結,不讓兒女知道。所以說做兒女的我們,無論你長多大,都要時時記著,爹娘一生其實很不易。 在你降臨人世時,只是給了他們一聲哭泣,母親為了這一刻,經歷了無數生生死死收了,累得筋疲力盡,卻顯得無限歡欣。在余下的時間里,父母一直躲在我們的背后為了你我過的比他們更幸福,默默奉獻,給你我最溫暖的祝福默默奉獻,從不圖兒女回報。每一位人都會為人父母,好好明白這些道理。愛,但不溺愛。 附: 某村有一位王大娘,村里人都說王大娘這輩子苦。 她青年喪夫,為將一兒一女培養成人,不知吃了多少苦。 兒女也爭氣,考上大學,都在城里安了家。 一開始,兒子女兒將母親接到城里住。 可沒幾天,母親就吵著要回老家。 王大娘怕惹兒媳婦嫌棄,讓兒子夾中間不好做人。 更不要說女兒,她有公婆要照顧,不能再給女兒添負擔。 從此,老母親一個人獨住在農村。 大部分時間,母親都是孤獨一人,在門口坐上一天。 只有春節,兒女才會回家,陪母親度過一夜。 今年春節,老母親90歲了。 她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站在村頭,像以前等待兒女放學一樣,努力向遠處望。 終于,盼來兒子女兒,老母親像攙小孩一樣,左右拉著他們。 嘴里笑著說:“回來就好!” 那天團圓飯,老母親異常開心,紅光滿面。 兒子納悶:母親怎么不吃飯,光顧著他們? 敏感的女兒仿佛意識到什么,心里咯噔一下。 果然,春節夜里,母親把兒女叫到床邊。 “兒呀女兒呀,你們都回來了,娘特別高興!” “半年前,我身體就不大好了,你們忙,就沒告訴你們。” “我就害怕走的時候,身邊沒一個人。” “現在好了,你們都回家了。” “娘要走了,也不怕了,我兒子女兒都在我身邊啊!” 留完這一段話,王大娘面帶笑容,溘然長逝。 兒女們早已經淚水滿面,悲傷的痛哭聲,縈繞在房屋上空,久久不能散去。 可不論再怎么呼喊,最愛他們的母親,永遠離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