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這個村子你可能沒有聽說過,或者你聽說過,但是你也未必能寫出它的名字! 爨底下村,不僅難以讓人念對,這寫起來也很復雜。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門頭溝區齋堂鎮,川底下村,實名爨底下。爨底下是國家3A級景區,被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爨底下的“爨”字,共有三十筆,發cuàn音,為了方便記憶可拆開說: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面加火燒,大火燒林,越燒越興,豈不很熱?所以住在這里的村民都姓韓,取諧音(寒)則為冷意,冷與熱在五行之中可以互補。 “爨”原意有灶的意思,當年在建這個山村時,主人為其取名“爨底下”,意為躲避嚴寒,或許有避難之意,觀景寓意,讓人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爨底下村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現保存著500間70余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布局合理,頗具特色。有專家稱:爨底下村是一顆中國古典建筑瑰寶的明珠,它蘊含著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內涵,就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來說,不僅在北京,就是在全國也屬于珍貴之列。 由于村子年代久遠,很多房子都年久失修,破舊了,村子里面為了保持古村古貌,仍然延續前期村子的建筑風格進行修補,村里面大多數路面都是用青石、紫石、灰色石板鋪墊而成,由于沒有寬闊的馬路,村民的各種運輸只能用用肩挑或背的方式完成。 爨底下村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每逢周末或者節假日,就會有大量游客慕名而來。在悠久的古村中看看古村古貌,感受淳樸的民風,忘卻工作的壓力和城市的喧囂,回歸到簡單的寧靜。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