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跟教授門診的時候,有一位南方某城市的銀行行長,西裝革履,非常干練。 這個行長被肚子痛、拉肚子斷斷續續折騰了 20 多年,多的時候一天能拉 5 次,做了好些檢查都沒查出明顯問題,十分苦惱。 教授翻閱了他厚厚的病歷資料,問他:你這個病和情緒有關吧? 行長簡直像見到神醫一樣:您說的太對啦!壓力大的時候、生氣的時候、見到上級領導的時候、陪領導吃飯敬酒的時候就容易發作,休息幾天就好了! 教授告訴他,這是非常典型的腸易激綜合征,心情、飲食、壓力都可能影響。囑咐他一定要放松心情,飲食規律正常,又開了一些藥,癥狀厲害的時候吃。 這一段時間,他又來門診,已經一副神清氣爽的樣子,說自己的癥狀已經好很多,偶爾生氣的時候才會發作,吃藥就好了。 這個病例,就是非常典型的腸易激綜合征。 腸道易激綜合征是常見的一種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多見于中青年女性。 本征屬于中醫的泄瀉腹痛、便秘范疇。主要表現為腹痛和排便異常,缺乏形態學、微生物學和生化學異常。確切病因尚不清楚,據Thomson報道,中產階級比工人發病多,其中精神緊張、孤獨、心情不暢的家庭主婦偏多。 就是腸子看起來正常,各種檢查都沒問題,可就是不穩定,一遇到事兒就不好好工作,生氣、緊張、吃東西都可能導致腸道功能紊亂,發生排便習慣改變,可以是腹瀉,也可以是便秘。 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與精神因素、腸道動力學改變、飲食因素、腸道感染因素等有關。
如嚴重的焦慮、抑郁、緊張、激動和恐懼等影響自主神經功能調解,引起結腸運動與分泌功能障礙。國內章正緒報道這一因素占45%.國外高達80%。不少患者常因個人生活事件,或災難時,癥狀加劇而就醫。 2.飲食因素 如過食生冷、辛辣、香燥食品。油膩對結腸運動功能影響較大,高蛋白可致腹瀉,纖維過多食物可引起腸功能紊亂;低乳糖酶者攝入多乳糖,可出現IBS某些癥狀。 3.感染因素 本征不是感染性疾病。但微生物或寄生蟲所致感染性腸道炎癥,能改變結腸的反應性,特別是患痢疾后,本征發病率可增高。 4.腸道茵群失調 正常人腸道以厭氧菌為主,需氧菌以腸桿菌占優勢。如改變飲食種類,過量食用某種食品,長期口服抗生素后腸道菌群比例失調,革蘭陰性菌減少,患者糞便需氧菌明顯增多。 5.遺傳因素 許多人從童年或從青春期開始就有本征,并在同一家族或家族中多人患本征,可能與遺傳有關。 6.其他因素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類癌、糖尿病、肝膽疾病、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常服瀉藥、灌腸、婦女月經期等因素常誘發本征。 腸易激綜合征的癥狀
1.腹痛最突出 可發生于任何部位,為局限性或彌漫性,最多見于下腹部,性質多樣,程度各異。便前加劇,便后立輕,冷食后加重,遇熱減輕。多在清晨4-5點鐘疼痛。是由于腸道動力學改變,縮膽囊素(CCK)使結腸收縮功能增強引起腹痛。 2.腹瀉 腹瀉為慢性間歇性,但亦可為持續性,或與便秘交替出現,大便多呈糊狀,有時為稀水狀,可帶一些黏液,但不含血液。大便容量較少,病人常在清晨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有急迫感,多在1h內連續排便3~4次,腹瀉多伴有腹痛,排便后腹痛隨之減輕或消失。 3.腹脹常與便秘或腹瀉相伴 以下午和晚上為重,肛門排氣或排便后減輕。
4.便秘多見于女性 以便秘為主者,亦可間或與短期腹瀉交替,排便有不盡感,糞便可帶較多黏液,早期多為間斷性,后期可為持續性,甚至長期依賴瀉藥。 5.其他癥狀 40%~80%有精神癥狀,常有燒心、惡心、早飽等胃腸癥狀,約1/2伴有尿頻、尿急。有的陽萎和性交時疼痛,尚多見疲乏、頭痛、心悸、焦慮、緊張、失眠、抑郁等心理障礙。體檢無明顯異常發現。 6.體征體格檢查通常無陽性體征 有時可捫及有壓痛、堅硬的乙狀結腸或其他腸袢。行乙狀結腸鏡檢查,極易感到腹痛,對注氣反應敏感,腸道極易痙攣影響操作。這些現象對診斷有提示作用。 5 招應對,穩定腸道腸易激綜合征絕非罕見,沒有辦法根治,但通過一些手段還是可以不讓它影響正常生活的。 1. 別惹腸子 既然腸「易激」,那就不要去激惹它,這主要是從飲食方面來說的。 每個人容易激到腸子的食物都有不同,比如有些人喝酒就拉肚子,那就盡量戒酒;有些人吃涼的東西不行,那就不要吃涼的;有些人吃辣椒就拉肚子,那就不要吃辣椒。 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腸道到底不喜歡什么,盡量避免。 2. 保持好心態 有些惹到腸子的因素很難避免,比如精神壓力大,所以要學會自己調整心態。不要對這一慢性病過分焦慮,坦然面對。 要知道,人類的胃腸道是「會思維」的,大多數人都有碰到苦惱的事,而覺得「茶不思飯不想」的時候;也有遇到好事,瞬間又「食欲大增」的時候。 如果長期精神緊張,緩解不了,必要時應該看看心理醫生。 3. 適當運動 比如快步走、慢跑、瑜伽、太極等等。運動本身可以促進胃腸道活動,在腹部外科手術后醫生總要趕著病人盡早下地活動,不讓他們躺在床上,就是想通過活動促進胃腸道恢復功能。另外通過運動也可以調整情緒,改善睡眠。 4. 藥物輔助 腸易激綜合征本身沒有治療藥物,但可以根據癥狀對癥下藥。 比如匹維溴銨,可以緩解腹痛,改善腹瀉;再比如,患者有焦慮、抑郁、失眠等癥狀,也應該用相應的藥物,否則容易陷入「睡不好——心情差——腸易激——心情更差——更睡不好」的惡性循環。 5.及時看病 雖然腸易激綜合征是腸子的脾氣有問題,不算大病,但早早去醫院看消化科,可以讓醫生開些緩解癥狀的藥物,能讓自己不那么難受。另外,不要覺得自己現在是腸易激,就把任何問題就都怪到腸易激頭上。 如果出現癥狀有變化,還是需要再檢查,謹防其他問題。尤其是出現體重下降、腹瀉特點不同于以往、糞便帶血、貧血、低熱,特別是年齡超過 50 歲的,這是癌癥的「報警癥狀」,一旦出現,要認真對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