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今年前兩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83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9個百分點。 從投資增速看,9.9%的增速是2017年以來的最高點。而這一數據也是自2015年1月以來的最高增速。 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投資數據增幅沒有繼續走低,反而有較為明顯的反彈,從側面說明了開發企業的開發投資意愿比較強,尤其是在當前房地產市場被認為是降溫的一年的情況下,房企依然會有較為明顯的投資動向。” 上海交通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李驍認為,2017年是房地產市場相對艱難的一年,在防患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房地產市場也有很多的調控和“壓制”,但是李驍預判,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并不悲觀,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就會出現企穩的明朗態勢,2018年下半年則會明顯好轉。 商品房銷售額創同期新高,東北領漲 數據顯示,房地產投資數據上漲主要是因為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投資拉動。 1-2月份,東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6497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4.4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2147億元,增長13.4%,增速提高1.8個百分點。 除了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商品房銷售額則刷新同期歷史記錄。 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46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1%,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3.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3%。商品房銷售額12454億元,同比增長15.3%,增速提高1.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5.7%。 分區域看,東北與西部地區上漲最明顯。數據顯示,東北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41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2%;商品房銷售額314億元,同比增長35.2%。而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4272萬平方米,同比上漲13%;商品房銷售額2717億元,同比上漲30.2%。相較之下,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6022萬平方米,同比下跌5.5%。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東部地區在調控政策影響下,出現成交面積下調,而東北等區域出現領漲,從全國看,東北市場雖然庫存多,但是目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相對寬松,并且價格的絕對值相比其他區域低。 按照中原地產統計的數據,全國公布的1-2月銷售業績的房地產企業有32家,合計銷售金額7125.6億元同比漲幅達50%。其中,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2個月內碧桂園、恒大、萬科三家房企銷售破千億的現象。 土地購置面積出現負增長 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34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去年全年為增長15.8%;土地成交價款794億元,同比持平,去年全年為增長49.4%。 這也是2017年以來房地產企業土地購置面積首次出現負增長。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土地購置方面出現了負增長,但跌幅并不大,風險可控。一方面,房企資金方面的壓力開始增大,或者潛在的風險加大,所以房企拿地方面會有一定的保守策略。另外,部分地方供地可能也沒有太激進,尤其是需要把控地王風險,所以供地方面會比較保守。從邏輯上說,當前跌幅不會過長時間持續,因為后續供地會增加。伴隨著各地國資改革下的房地產項目轉讓,這個時候房企也會直接去招拍掛市場上拿地,而并購的數據不會在土地購置上得到體現。 庫存持續減少。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8468萬平方米,比去年末減少45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減少42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減少71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減少362萬平方米。 中原地產監測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庫存去化1.2億平方米相比2016年2月份的73931萬平方米庫存最高點,庫存去化了1.5億平方米。其中,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成為2017年3月來主力,庫存去化加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