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永修縣云山。因在山巔,故名。約建于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改名真如禪院。先后大修十七次,最后一次是1953年至1957年由虛云法師(全國佛教協會名譽副主席)主持。現有面積7.000—8.000平方米。依次為前殿、正殿、藏紅樓。另有偏房。此寺影響較大,印度、尼泊爾及東南亞各國的僧人,不少是虛云法師的弟子,常來此地拜謁。寺內有古銀杏一棵,直徑達2米,高數丈。寺外有趙州關石刻,明月湖刻字山巖,談心石刻(為蘇軾和佛印談心之地)等。 【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師師部舊址】 在江西修水縣城原商會辦公樓。 前后兩進,中間有天井,兩邊有廂房。1927年9月上旬,以盧德銘為總指揮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秋收起義部隊的主力)師部駐址。革命紅旗,首先飄揚在此。解放后,舊址進行了維修。1977年9月,為紀念秋收起義五十周年,在師部舊址附近建有修水秋收起義紀念館。 【南巖】 在江西修水縣城南,與修城隔河相對,山高約330米。山上有藏龍洞、薛力巖,山腰有亭。亭中有黃庭堅石刻一百余塊,黃庭堅石刻像一尊,山腳靠修河處有黃庭堅手書石刻,相傳黃庭堅曾在此讀書。其石刻、石像對研究黃庭堅的書法藝術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黃庭堅墓】 在江西修水縣坑口。墓基規模很大,有墓志銘,墓旁有雙井和釣魚臺。墓1959年維修。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江西修水雙井人,為宋代江西詩派始祖,與蘇軾齊名。精通書法,自成一家,在修水留下不少石刻。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中國名勝古跡詞典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