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安順市城東黌學街。是貴州現存文廟中規模較大的一座。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建于明洪武初年。天啟年間重修。清康熙七年(1668年)增建,道光年間先后三次維修、擴建、大成殿和大成門的四根龍柱,每根長達5米以上,大可合圍,各有兩條圓徑約20厘米的云龍盤繞,精雕細刻,線條流暢,造型生動,矯健有力。大成殿的兩根,系鏤空透雕,一鱗一爪一頓,均有細致的刻畫,生動傳神;在蛟龍騰云、浪翻波涌的藝術處理上也有獨到之處。大成門的兩根,頗具古樸蒼勁之風,惟刀法稍涉粗獷。 【安順龍宮】 在貴州安順馬頭鄉龍潭村。因洞內瑰麗堂皇,氣象萬千,有如神話中的水晶宮殿,故名龍宮。是典型的巖溶地貌。1977年興建水電站時,在天池至小菜花湖一段,發現一個大型的溶洞暗湖,景致奇特,遂稍加開鑿整理,使之曲折貫通,成為一條3,000米的旅游長廊。共為五單元。已開放的第一單元,自天池至蚌巖,長800米。天池,俗名龍潭,水深43米,面積1萬余平方米。周圍崖石嶙峋,雜樹森森。碧綠的湖水從右邊一個高50米、寬25米的半月形“龍門”泄出,水勢洶涌,跌為平湖大瀑布,濺珠崩玉,驚濤拍岸,響聲如雷,蔚為壯觀。蕩舟由大池后壁洞口一進龍宮,迎面而來的是充滿神秘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的畫卷,狀物擬人,維妙維肖。蚌巖分內外兩廳、水面距洞頂170米。內廳有碼頭,可舍舟上岸攬勝;外廳為一千多平方米之月臺,仰觀洞壁,只見巨蚌蔽日,群鳥飛舞。從蚌巖至一旱洞,名曰虎穴,面積1.500平方米。景致亦多。自開放以來,中外游人對它“靈秀自天成,鬼斧神工開洞府;清奇絕塵世,瑤池瓊玉見人間”的藝術魅力,譽為世所罕見的“亞太奇觀”。 【息烽溫泉】 在貴州息烽具東北天臺寺山下,距縣城40公里。四周山巒起伏,中為峽谷丘陵。山上飛瀉而下的兩道溪水在丘陵間迂回曲折匯成小河。著名的溫泉療養院坐落在沿河兩岸,一幢幢建筑物,小巧玲瓏,舒適美觀。除眾多的醫療部門外,尚有游泳池、浴室、招待所、文化宮等設施。河邊七、八個泉眼,終年流水湯湯,熱氣騰騰。泉水恒溫54—56℃,無色,無味、透明,含有鈣、氡、鎂、鈉、鉀等十多種元素,可飲用及治療多種疾病。療養院周圍,林木郁郁,怪石嶙峋,風景秀麗。附近又有天臺叢林、豸角凌云、白石涌泉、慈云生佛諸名勝。 【紅楓湖】 在貴州清鎮縣城附近。距貴陽市33公里。是貴州高原上最大的人工湖。長20公里,水域面積57平方公里,相當于十三陵水庫的十三倍,深達數十米至百米以上。湖東盡頭建電站大壩,兩邊是高聳天際的石山,巉崖峭壁,可里而不可接。湖面碧波蕩漾,四周青山隱隱。湖中分布著七十多個拖嵐帶翠的大小島嶼。泛艇漫游者多,穿弋于危崖幽谷、群鳧亂飛的汊灣之間;或換乘小橡皮船駛入湖區的各桃源洞(有“宰相洞”、“水下洞”、“黃硫洞”等十數處)尋幽探奇。洞內鐘乳石形態各異,有宏大寬敞的宮殿,有石乳凝成的各種人物形象和瓊樓玉宇。有成串的葡萄、巨幅的帳幔、嬉戲的猢猻;有鐘鼓笙笛、牛馬龜虎,有爪果山、米糧山、珍珠山、珊瑚山。琳瑯滿目,巧奪天工。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中國名勝古跡詞典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