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慧嫚,摘自新書《你淡定的樣子真好看:來自薩提亞的生命啟發》,由華景時代授權發布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分析為什么懂點心理學的人更容易擁有開掛的人生。 看完之后,我不禁感慨,懂點兒心理學簡直太重要了。
中國古話常說“天時地利人和”,其實,“人和”早就是精英階層的標配了,他們因為懂心理學,在人際社交和親密關系上,占盡了優勢。 著名教育學家劉墉之子劉軒,是名副其實的“精英”和“斜杠青年”,拿到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后,又成功突破“劉墉第二”,逆襲成“劉軒第一”。
普通人能做好一份職業就已經很不錯了,但劉軒卻能在多個職業身份之間自由切換,而且還能取得專業人士也不一定能達到的水準。
他是睿智的新銳作家和譯者,出版過多本暢銷書和有聲讀物,還獨自翻譯了《我獨自走過中國》這種經典書籍。同時,他還為《聯合報》和《東西名人》等報刊專欄供稿。
今年他的《助你好運》長期霸占臺灣圖書暢銷榜,李開復稱贊他:“增加人們積極情緒的心理學著作。”
他是充滿激情的專業音樂DJ和音樂制作人,有20多年的DJ經驗,被臺灣民眾稱為“臺灣時尚電教之父”。
他是思維跳躍的時尚達人和創意達人、品牌專家,合作過奧迪、奔馳這樣的大品牌,還為微軟筆記本拍攝過廣告。
他還是視覺敏銳的主持人和演講家,幾乎每年都有十幾場演講,參加內陸節目《我是演說家》就直接拿了冠軍。
當被眾多媒體追問,如何能擁有這樣開掛的人生? 劉軒說:
是心理學讓原本勤奮又天資聰慧的劉軒人生像開了掛一樣,而懂點心理學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同樣重要。
尤其是在職場上,懂點心理學,可以讓我們與同事、上級之間的溝通更為順暢,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擁有好的職業發展前景。
艾莉是一個年近30的職場女性, 她在公司遇到了一個“霸凌”型的女同事,每次有了責任和差錯,都讓艾莉來做“替罪羊”。
而懦弱的艾莉找不到合適的方式回擊,每次都被這個霸凌女同事欺負,回回都被氣到發抖,無法正常思考,進而情緒失控,要么委屈大哭,要么大發脾氣。
而這樣的表現,只會加深領導和其他同事對艾莉的誤解,讓職場處境更加糟糕。
就在這周,艾莉又遇到了同樣的情況。這個霸凌女同事試圖把她自己捅出的簍子蓋在艾莉身上(艾莉只是經手簽了個字)。 眼看“惡霸”當著一堆領導和同事的面對自己大加指責,艾莉開始緊握拳頭,不自覺發抖。
艾莉覺察到了自己的憤怒,可是這段時間以來朋友蘇青帶領她做的練習,讓她不再直接掉入舊的“立即反應模式”里。
靜下心來,深呼吸。“看看自己、看看他人、看看所處的情景。”跟隨著這個內心練習,她開始更全面也更清楚地掃描當下的局面……
“惡霸”是一副勝券在握的表情,她的黨派一臉不懷好意,大部分同事都希望這場鬧劇早早落幕。當然,也有一兩雙眼睛里帶著關切。
看清楚全局后,艾莉意識到“表達客觀事實并加上柔軟的姿態”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于是開始陳述自己接手這項企劃案時,各部門合作的混亂狀態,轉而話鋒一轉:“不過身為參與其中的一份子,我也要為整個方案的不夠完善致歉,這是很寶貴的經驗,讓我學習到很多,接下來我會盡力將它完善收尾。”
惡霸眼神變了,周圍的同事和主管的眼神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一次,艾莉不再是那個受氣包和替罪羊,她的位置變得主動起來。
還記得在韓國經典的電影《看了又看》中,當銀珠不小心在煮湯時睡著了而險些釀成火災,只是不停地道歉時,婆婆對銀珠說的是:
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曾說:“一個人想要真正成長,必須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時,又有所追求。”
當我們學會用心理學認識自己內心的那個小孩,才能真正獲得心靈的自由和成熟。 認識自己,減少焦慮,也會使我們的內心多一份平和寧靜,在愛情中,不再糾結“已讀不回=不愛我?”這樣的問題。
戀愛中的女生,最容易患得患失了。
小穎最近和男朋友在冷戰,某天下午她約我和她一起去咖啡廳坐坐。
到了咖啡廳,小穎點了杯咖啡,就一直盯著杯子攪拌咖啡,神情落寞,我看著都心疼。
我陪她默默待了會兒,才開口問她:“怎么回事啊?這么不開心?”
小穎嘆了口氣,這才說出來:
小穎一口氣講了大半天,看來男朋友“已讀不回”這種事,真的壓在她心里太久了。
其實,不是她男朋友愛不愛她的問題,而是小穎不懂“嬰兒式心理”,這種心理讓她在戀愛中很沒有安全感。
所謂的“沒有安全感”,通常是指我們感受到“自我價值”被動搖或貶低了(被對方說出缺點時),我們開始感受自己不被愛、沒有價值、不自由等。 我們可能會討好對方來重獲認可,倒也不是最壞,起碼討好的時候“很溫柔”; 也可能會“超理智”地拒絕接受別人的評判,但一不小心就會推遠和對方的距離; 或者我們會直接發飆,“你去找溫柔的去啊,找我干什么”,也還蠻可愛的反應,至少也算是堅持了自己的本性; 再要么就是沒底氣發飆,當下把話題岔開,而獨自一人的時候,開始覺得對方不愛自己了、是不是喜歡別人了,陷入胡思亂想。 不過,這四種反應,就心理學上完整的幸福層次來說,頂多只是得以生存而已。 可是我們都值得擁有升級版的快樂和成功,也就是更高的幸福感,不是嗎?
尤其是在于我們的親人相處的過程中,懂點心理學能讓我們不再讓“愛”傷人。
兩年前,小姨和姨夫的夫妻關系蠻緊張的。 因為小姨很難接受姨夫突如其來的變臉。
前一秒姨夫還高高興興的,下一秒就大聲訓斥; 事情還沒有開始做,他臉上就已經露出不耐煩的情緒了; 一件很小的事情,也會讓他大發雷霆。
看著自己心愛的人這樣子,她是既生氣又費解,直到她開始接觸心理學,她才發現,她慢慢地看懂姨夫了。
在姨夫脾氣琢磨不透的背后,其實藏著一個膽小怕挨罵的孩子,所以他總是用憤怒和生氣表達自己的不滿。
姨夫在小時候,經常被父母訓斥事情做不好,不敢特努力等等,所以姨夫的內心深處總是擔挨罵。 在他成年后,這種心理仍然在他的婚姻里作祟,只是姨夫用憤怒和生氣來表達這種脆弱的感受罷了。
當小姨明白了這些,她就釋然了:“原來并不是他不愛我,并不是他討厭我,只是他的成長經歷讓影響了他管理情緒的能力。”
慢慢地,小姨在婚姻生活中常常更給姨夫正面積極的鼓勵和反饋,有時候也會適時和姨夫有一些深入的交流和溝通,現在,他們比以前更加恩愛了,更加懂彼此了。 很多人,明明是想要愛的,但是說出的的話、做出來的事情,卻往往會把別人推得更遠。 也許,他想說的是“為什么不愛我,我想要愛”,但說出口的卻是“我一定要成功到讓你佩服”“我才不稀罕你的愛,我這么好,哼,我擁有這么多東西。”
其實,煩躁、不安、擔心、恐懼、傷心,所有的情緒和狀況都不是大問題,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陪伴這樣的自己,如何安頓這些小情緒。 找到屬于自己的有效方法,是我們最值得為自己做的事情之一。 ——節選自《你淡定的樣子真好看:來自薩提亞的生命啟發》,作者:胡慧嫚 身邊有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的生活,說男朋友不愛自己,怪父母不理解自己,氣孩子不聽話,惱丈夫不體貼。 總是羨慕別人的生活如何云淡風輕、幸福美滿,卻看不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其實,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但有些人,因為懂點兒心理學,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總能在與他人的關系中大方地付出、從容地爭取、灑脫地接受,成為備受艷羨的人生贏家。
最近,有一本現象級的心理學暢銷書,剛剛上架就被一搶而空。
單聽書名,你就想下單了,它就是《你淡定的樣子真好看》。
多位娛樂圈大咖如林志玲、陶晶瑩等傾力推薦,著名作家張德芬及權威心理學專家王浩威也大力推薦。
或許你在生活中、感情里遇到了諸多困惑卻不知所措,或許你習慣了用情緒處理問題,常常把自己的人際弄得烏煙瘴氣。 但是,請不要再慌慌張張,請不要再輕易憤怒,學會保持淡定,用一顆寵辱不驚的淡定心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你淡定的樣子真好看》這本心理學暢銷書,就是為內心單純卻總是受傷的你準備的。
閱讀這個故事,你將走進似曾相識的生活場景: 全人圖:在自己、他人與情境的關系中互相站位; 應對姿態圖:審視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四種溝通模式下的應對姿態; 冰山圖:揭開冰山的秘密,你將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與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當從故事中走出來,你將修得一顆亦剛亦柔、最有力量的淡定心。
新書剛出版,我有幸收到了編輯贈書,拿到書的第一個感覺是,封面超級溫暖治愈,拿在手里很有分量。 無論是紙張、印刷、排版、配圖、內容處處都體現了作者的用心,這本書可以說是最近幾年我看到的心理圖書的標桿。
現在這本書在當當網又一次補貨剛上架,現在購買,還能打7.14折,欲購從速啊。 庫存量每天都下降很快,不知道再過幾天還能不能買到。 想要做那個讓人害怕的懂心理學的人嗎? 想要迎來開掛的人生嗎? 拼手速的時間到了 立刻下單,不糾結 作者簡介:胡慧嫚,國際薩提亞(Satir)學派認證合格治療師,臺北實踐大學家庭咨詢輔導研究所碩士,有10年心理個案咨詢經驗,對親密關系中的常見問題與困惑進行了深刻的總結與分析,并且以小說的形式將各種典型案例串聯起來,創作出了《你淡定的樣子真好看:來自薩提亞的生命啟發》一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