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ukgsw"><input id="ukgsw"></input></tfoot>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漢語詩律學》注釋

       老榆樹_yhgek 2018-03-17


      ?《漢語詩律學》注釋

      [注一]杜甫有一首百韻排律,題為秋日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仇兆鰲曰:詩有近體,古意衰矣。近體有排律,去古益遠矣。考唐人排律,初惟六韻左右耳。長篇排律,起于少陵,多至百韻,實為后人濫觴。元白集中,往往疊見,不免夸多斗靡,氣緩而脈馳矣。

      [注二]但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不都是試帖詩。杜甫傷春五首,春歸一首都是十二句的五言排律。

      [注三]而且,五言排律只限于平韻,沒有仄韻的。仇兆鰲杜詩詳注于杜甫行宮張望稻水歸引張遠注,以為此系仄韻排律,那是錯誤的。此詩不用律句,不用對仗,不能稱為排律。

      [注四]仇兆鰲杜詩詳注引范槨曰:絕句者截句也。或前對,或后對,或前后皆對,或前后皆不對,總是截律之四句。參看[注三十三]

      [注五]不能說得太絕對。杜甫的律詩就有一首出韻的。

      雨晴 杜甫

       

      天外秋云薄,從西萬里風。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農。

      塞柳行疏翠,山梨結小紅。

      胡笳樓上發,一雁入高空。

      (風、紅、空屬東,農屬冬。)

      有些詩似乎出韻,其實不是的。例如:

      北風

      北風破南極,朱鳳日威垂。

      洞庭秋欲雪,鴻雁將安歸。

      十年殺氣盛,六合人煙稀。

      吾慕漢初老,時清猶茹芝。

      (垂、芝屬支,歸、稀屬微。)

      仇兆鰲杜詩詳注于北風引胡應麟曰:此詩首尾俱四支韻,中間兩用五微。蓋古體通用,非出韻也。律詩出韻者,玉山詩出[]字,雨晴詩出[]字;排律出韻者,贈王侍御契出[]字,蓋檢點少疏,即作家亦未能免耳。力按,胡氏認為北風是古詩(不是律詩),這是對的。北風句,鴻雁句,十年句,六合句,吾慕句,時清句都是拗句,所以不是律詩。此外,玉山詩的芹字,贈王侍御的勤字,都是欣韻字,不算出韻(說見本書4.3)。只有雨晴詩農字可以認為出韻。

      [注六]切韻時代,支脂之分為三韻,平水韻合為一韻(支)。杜甫詩中,支韻常獨用,脂之則同用。例如紫宸殿退朝口號葉垂、儀、移、知、池,全用支韻字,不雜脂之韻字;又如夔府書懷葉師、遲、時、慈、詩、其、欺、緇、私、衰、(仇注,所追切)、期、頤、悲、墀、遺、旗、藜、詞、疑、夷、茨、帷、茲、持、司、痍、思、追、龜、錐、之、棋、希、尼、睢、葵、尸、誰、綏,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記異葉之、詩、時、絲、芝、悲、遲(實只七韻),兩詩全用脂之韻字,不雜支韻字。

      [注七]紅樓夢第三十七回,探春等人詠海棠詩,每人七律一首,限門、盆、痕、昏 五個字作韻腳。

      [注八]可補李白一例:

      以東襯冬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注九]唐人偶有形似通韻的詩,但是,其中必有特殊的理由。韻學要指云:八庚之清,與青部不分,故清部中偏旁多從[],從[],而今[屏熒聲]諸字,則清青二部均有之。宋韻以刪重之令,刪青部[]字,而唐詩往往多見,此斷宜增人者。今但舉唐詩[]韻,如李白短律[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五月南風起,梅花落敬亭。]杜甫客舊館五律:[重來梨葉赤,依舊竹林青。風幔何時卷?寒砧昨夜聲。]李建勛留題愛敬寺五律:[空為百官首,但愛千峰青。斜陽惜歸去,萬壑鳥啼聲。]喻鳧酬王擅見寄五律:[夜月照巫峽,秋風吹洞庭。競晚蒼山詠,喬枝有鶴聲。]裴硎題石室七律:[文翁石室有儀刑,癢序千秋播德聲,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山猶靄舊時青。]類可驗。緗素雜記云:鄭谷與僧齊已黃捐等共定今體詩格云:[凡詩用韻有數格,一曰葫蘆,一曰轆轤,一曰進退,葫蘆韻者,先二后四;轆轤韻者,雙出雙入,進退韻者,一進一退。失此則繆矣。]余按倦游雜錄,載唐介為臺官,廷疏宰相之失,仁廟怒,謫英州別駕。朝中士大夫以詩送行者頗眾。獨李師中待制一篇為人傳誦。詩曰:[孤忠自許眾不與,獨立敢言人所難。去國一身輕似葉,高名千古重于山。并游英俊顏何厚,未免奸諛骨已寒,天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還?]此正所謂進退格也,按韻略:[]字第二十五,[]字第二十七,[]字又在第二十五,[]字又在二十七。一進一退,誠合體格,豈率爾為之哉?近閱冷齋夜話,載當時唐李對答,乃以此詩為落韻詩。蓋渠不見鄭谷所定詩格有進退之說,而妄為云云也。力按,此所釋進退未必合鄭谷原意,惟冷齋夜話以此詩為落韻詩。可見古人認為落韻是嚴重的過失。

      [注十]趙執信聲調譜說:律詩平平仄仄平,第二句是正格,若仄平平仄平,變而仍律者也(這是孤平拗救,參看本書8.7)。仄平仄仄平,則古詩句矣(不是律句)。此格人多不知者,[一三五不論]二語誤之也,趙氏這段話說明了四個問題:第一,平平仄仄平是正格;第二,仄平平仄平是變格(拗救);第三,仄平仄仄平是古詩句,不是合律詩的平仄;第四,[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兩句話是誤人的話。有人試圖在杜甫的律詩中尋找一些孤平的例子來反證。其實有些形似孤平的例子都不是真的孤平。例如秦州雜詩的 應門幸有兒,獨坐的 應門試小童,其中的讀平聲(亦寫作膺,見詩韻合璧蒸韻),并不犯孤平。杜甫寄贈王十將軍承俊:將軍膽氣雄,臂懸兩角弓。纏結青驄馬,出入錦城中。時危未授鋮,勢屈難為功。賓客滿堂上,何人高義同?這里臂懸兩角弓是個孤平的句子,但是首聯、頷聯都失對,第三句,第五句都失粘,難為功 連用三個平聲,顯然是一首古風式的律詩(拋體律詩,不是律詩的正格)。錢箋杜詩引李(因篤?)曰:[]字宜平而仄,應于第三字還之,此未還,且無粘聯,拗體也。集中只此一首,人借口不得。李氏這段話說明了三個問題:第一,第一字宜平,可見五言平聲平腳的律句第一字非用平聲不可;第二,如果第一字仄聲,應在第三字還它一個平聲,這就是拗救;第三,這個拗體,雖用孤平,人們不得以為借口。

      [注十一詩論家認為,在平平平仄仄這個格式中,當第三字改用仄聲的時候,第一字必須用平,不能第一第三都仄(七言則不能第三,第五字都仄)。趙執信聲調譜云: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 律詩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則為落調矣,蓋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力按,趙氏的話是對的,盛唐以后的詩,如果依照趙氏的話來檢查,極少例外。盛唐以前,仄平仄仄仄的例子也是罕見的。本書88-89而所舉17個例子中只有一個例外。

       

       

      [注十二]再舉兩個例子:

      恐驚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月光明素盤。(李白宿五松山下茍媼家。)

      [注十三]再舉一個例子: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注十四]仇兆鰲曰:七律中,有平仄未諧,而句中自調者。賈幼鄰詩:[劍佩聲隨玉墀步][玉墀]二字仄平互調;杜少陵詩:[西望瑤池降王母][降王]二字仄平互調。此偶用變通水法耳。力按,不止七律,五律也一樣。不是平仄未諧,而是另一平仄格式。不是偶用變通之法,而是常用的律句。

      [注十五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們曾把唐詩三百首里的仄起五言律詩作了一個統計(因為仄起五律的尾聯出句才能用平平仄平仄)。在總共五十首仄起五律當中,有二十五首的尾聯出句(第七句)是用特殊形式,如下: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唐玄宗)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王勃)

      無人信高潔,誰謂表予心。(駱賓王)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沈全期)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宋之問)

      何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李白)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杜甫)

      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杜甫)

      無才日衰老,駐馬望千門。(杜甫)

      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杜甫)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王維)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孟浩然)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劉長聊)

      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錢起)

      家童掃夢徑,昨與故人期。(錢起)

      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司空曙)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杜牧)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李商隱)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李商隱)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愁顏。(溫庭筠 重 讀上聲。)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崔塵)

      另有二十五首尾聯出句是普通形式,但是,我們注意到,尾聯出句頭節上安如果是仄聲,本該以不用特殊形式為原則 。所以像下面的十個例子不能不用普通形式: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杜審言)

      圣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岑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

      寄書長不遠,況是未休兵。(杜甫)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王維)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孟浩然)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韓翃)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許渾)

      (王維偶然值林叟,不在此例,因為王維那首詩是古風式的律詩,見本書第三十二節。)

      總計起來,在五十首當中,尾聯出句的平仄是:

      平平仄平仄 二十四首(占百分之四十八)

      仄平平仄仄 十首 (占百分之二十)

      平平仄仄仄 八首 (占百分之十六)

      平平平仄仄 七首 (占百分之十四)

      仄平仄平仄 一首 (占百分之二)。

      由此看來,所謂拗倒反應該是正,而我們稱它為子類特殊形式,也不過是取便陳說而已。

      [注十六]補充一個例子: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夜泊水村)

      [注十七]補充兩個例子: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首聯與頷聯失粘,頷聯與頸聯失粘。)

      城西陂泛舟 杜甫

      青蛾皓齒在樓船,

      橫笛短簫悲遠天。

      春風自信牙檣動,遲日徐看錦纜牽。

      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蕩槳,百壺那送酒如泉。

      仇兆鰲曰:盛唐七律尚有寬而未嚴處。此詩(指城西陂泛舟)[橫笛短簫悲遠天],次聯宜用仄承,下云[春風自信牙檣動],仍用平接矣。如李白登鳳凰臺詩上四句亦平仄未諧。此才人之不縛于律者。在中晚則聲調謹嚴,無此疏放處。

      [注十八]白居易特意寫了一些失粘失對的詩,稱為齊梁體。

      [注十九]上尾是八病之一,什么是八病,眾說紛紜,這里引仇兆鰲說法,以見一斑。

      仇兆鰲曰:沈約標律詩八病,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等名,不可不知,若大韻,小韻,正紐,旁紐,尚非所重。所謂平頭者,前句上二字與后句上二字同聲,如古詩:[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今、歡]同聲,[日、樂]同聲,是平頭也。又如[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飛雪,飄披聚還散,吹揚凝其威],四句上二字皆平聲,是平頭也。又如周王褒詩:[高箱照云母,壯馬飾當顱,單衣火浣布,利劍水精殊。]四句疊用四物,而每物各用一虛一實字面(虛指形容詞;實指名詞),亦平頭也。(力按,這一類,我們叫做合掌。)又如杜摯詩:[伊摯為勝臣,呂望身操稈,夷吾困商販,寧戚對牛嘆,食其處監門,淮陰饑不餐。]疊引古人,皆在句首,是亦平頭也。(我們也叫做合掌),所謂上尾者,上句尾字和下句尾字俱用平聲,雖韻異而聲則同,是犯上尾。如古詩:[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皆平聲。又如:[庭陬有若榴,綠葉含丹榮。][][]亦平聲也。又一句尾字與三句尾字連用同聲,是亦上尾。(力按,本書所謂的上尾,專指此類。)如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來、思]皆平聲。又如:[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圓似秋月。][素、扇]皆上聲,亦犯上尾矣,其在七律,如杜詩:[春酒杯濃琥珀薄][誤疑茅堂入江麓]同系入聲,王維詩:[新豐樹里行人度][聞道甘泉能獻賦],去聲同韻,皆犯上尾也。又如杜秋興詩:[西望瑤池降王母,束來紫氣滿函關,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王母、函關、宮扇、圣顏]俱在句尾,未免疊足,亦犯上尾。(力按,這是合掌。)若[林花著雨胭脂落,水荇牽風翠帶長,龍虎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漫焚香],前聯拈[落長]二字于句尾,后聯移[深漫]二字于上面,便不犯同矣。蔡寬無詩話云:[蜂腰、鶴膝,蓋出于雙聲之變。若五字首尾皆濁音,中一字獨清,則兩頭大而是間小,即為蜂腰;若五字首尾皆清音,中一字獨濁,則兩頭細而中間粗,即為鶴膝矣。]今按,張衡詩:[邂逅承際會],是以濁夾清,為蜂腰也;如付玄詩:[徽音冠青云],以清夾濁,為鶴膝也。(力按,仇氏以仄聲為間,平聲為清,恐非蔡氏原意。)舊注以[客從遠方來][上言長相思]為鶴膝,意不分明。所謂大韻者,如[微暉]同韻,上句第一字不得與下句第五字相犯,阮籍詩:[微風照羅袂,明月耀清暉]是也。所謂小韻者,如[清、明]同韻,上句第四字,不得與下句第一字相犯,詩云:[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是也。所謂正紐者,如[溪、起、憩]三字為一紐,上句有[]字,下句再用[]字,瘐闡詩:[朝濟清溪岸,夕憩五龍泉],是正紐也。所謂旁紐者,如[長、梁]同韻,[]上聲為[],上句首用[]字,下句首用[]字,是亦相犯,詩云:[丈夫且安坐,梁塵將欲起]、此旁紐也,在七律,如杜詩:[還開山岳散江湖][山散]為正紐;如[丈人才力猶強健][丈、強]為旁紐矣。

       

      [注二十仇兆鰲杜詩詳注引李天生曰:七律一百六十首,惟四首疊用仄字,如江村詩連用[局、物]二字,考他本,[多病所須惟藥物][幸有故人分祿米],于[]字不疊矣。江上值水詩連用[興、釣]二字,考黃鶴本,[老去詩篇渾漫興][老去詩篇渾漫與],于[]字不疊矣。秋興詩連用[月、黑]二字,考黃鶴本,[織女機絲虛夜月][織女機絲虛月夜],于[]字不疊矣。可見[晚節漸于詩律細],凡上尾仄聲,原不相犯也。

      [注二十一]嚴殘小語云:詩中有字音平仄借讀者,既經前人用過,亦可據以諧律。今就所見拈出之。杜牧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力按,此系丑類特殊形式),白居易詩:[紅欄三百九十橋][]讀平聲。姚合詩:[每月請錢共客分],白居易詩:[請錢不早朝](力按,若[]字不讀平聲,則犯孤平),又[紅樓許住請銀鑰],又:[當時綺季不請錢][]讀平字,包佶詩:[曉漱瓊膏冰齒寒][]讀去聲。武元衡詩:[惟有白須張司馬,不言名利尚相從],白居易詩:[四十著緋軍司馬,男兒官職未蹉跎],又[一為軍司馬,三兒歲重陽][]讀去聲。(原注:容齋隨筆讀入聲,野客叢談據集韻作去聲。)盧綸詩:[人主人臣是親家][]讀去聲,陸龜蒙詩:[莫把榮枯累,但知上下包](力按,若這[]字讀仄則犯孤平,下面徐鉉詩[]字同),又:[得失任渠但取樂,不曾生個是心心],徐鉉詩:[莫折紅芳樹,但知盡意看][]讀平聲。杜甫詩:[恰似東風相欺得(力按,這是子類特殊形式仄仄平平仄平仄),夜來吹折數枝花],白居易詩:[為問長安月,誰教不相離][]讀入聲(力按,恐怕是去聲)。王建詩:[綠窗紅燈酒初醒][]讀去聲,杜甫詩:[會須上番看成竹],獨孤及詩:[舊日霜毛一番新][]讀去聲,李商隱詩:[可惜前朝元菟郡][]讀去聲。白居易詩:[燭淚粘盤累蒲萄],又:[燕姬酌蒲萄][]讀入聲。李群玉詩:[紅芳點袈裟][]讀去聲。白居易詩:[金屑琵琶槽],又[四弦不似琵琶聲],張古詩:[宮樓一曲琵琶聲],方干詩[語慚不及琵琶槽],這[]讀入聲。獨孤及詩:[徒言漢水才容刀][]讀去聲。白居易詩:[況對東溪野枇杷],張古詩:[生摘枇杷酸][]讀入聲。白居易詩:[金杯翻污麒麟袍],李賀詩:[銀鞍刺麒麟],李山甫詩:[志公偏愛麒麟兒][]讀去聲。白居易詩:[三年隨例未量移][]讀平聲。蘇軾詩:[聞道已許談其粗],又:[寂寞閑窗易粗通][]讀上聲。陶谷詩:[尖檐帽子卑凡廝,短革靴兒未劂兵][]讀入聲。今北地[親家][]讀去聲,吾吳[蒲萄][][枇杷][]讀入聲(力安,[琵琶][]也讀入聲)。詩人皆隨方言入律,四聲遂無定位矣。

      [注二十二但是,也有例外,依意義應讀平聲,在詩中則讀仄聲,或依意義該讀仄聲,在詩中則讀平聲。例如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仇注:重,義從平聲,讀依去聲。(力按,此說未確,廣韻用韻,重,更為也,正讀去聲。)陪李金吾花下飲:細草偏稱坐,香醪懶再沽。仇注:稱,義從去聲,讀用平聲。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廷爭酬造化,樸直乞江湖。仇注:爭,義從去聲,讀用平聲。

      有時候,依意義應該上聲,在詩中則讀去聲,或依意義應讀去聲,在詩中則讀上聲。仇兆鰲杜詩詳注引林時對曰:古文用字,隨義定音,如下下之[]及上聲,而禮賢下士之[]則去聲也。杜詩:[廣文到官舍,系馬堂階下],又:[朝來少試華軒下,未覺千金滿高價],是借上聲為去聲矣。王維詩:[公子為嬴停駟馬,執轡愈恭意愈下],是借去聲為上聲矣。此類甚多,不可無辯。

      [注二十三補充兩個例子,杜甫崔少府高齋三十韻:泉聲聞復怠,動靜隨所激,鳥呼藏其身,有似懼彈射。仇注:射,音石。可見射箭的身讀入聲。送鄭十八虔貶臺州:萬里傷心嚴譴日,百年垂死中興時。仇注,中,張仲切。可見中興的[]讀去聲。

       

       

      [注二十四此外,還有首聯、頸聯用對仗,頷聯不用對仗的。例如: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一百五日夜對月 杜甫

      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仳離放紅蕊,想象顰青娥。

      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注二十五仇兆鰲曰:按杜詩七律,凡首句無韻者,多對起,如[五夜漏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是也。亦有無韻而散起者,如[使君高義驅今古,流落三年坐劍州]是也,其首句用韻者,多散起,如[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宮城外柏森森]是也。亦有用韻而對起者,如[勛業終歸馬伏波,功曹非復漢蕭何]是也。大家變化,無所不宜,在后人當知起法之正變也。

       

      [注二十六仇兆鰲曰:五言絕句于漢魏樂府,六朝漸繁,而唐人尤盛。大約散起散結者,一氣流注,自成首尾,此正法也。若四句皆對,似律詩中聯,則不見首尾呼應之妙。必如王勃贈李十四詩:[亂竹開三徑,飛花滿四都。從來揚子宅,別有尚玄人。]岑參(力按,當作王之渙)登鸛鶴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錢起江行詩:[兵火有余盡,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令狐楚從軍詩:[胡風千里驚,漢月五更明。縱有還家夢,猶聞出塞聲。]以上數詩,皆語對而意流,四句自成起訖,真佳作也,若少陵武侯廟詩:[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其氣象雄偉,詞旨剴切,則又高出諸公矣。莫謂[遲日]一首(力按,指杜詩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但以學堂對句也,到于對起散結者,如盧巽南樓望詩:[去國三巴遠,登樓萬里春。傷心江上客,不是故鄉人。]李白獨坐敬亭山詩:[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柳宗元江雪詩:[千山卵形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又有散起對結者。如駱賓王易水送別詩:[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宋之問別杜審言詩:[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孟浩然宿建德江詩:[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照人(力按,當作[月近人])。]杜詩如:[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此即雙起單結體也。如[江上亦秋色,火云終不移。巫山猶錦樹,南國具黃鸝。]此即單起雙結體也。又有四句似對非對,而特見高古者。如裴迪孟城坳詩:[結廬古城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則又脫盡蹊徑矣。杜詩如:[萬國尚戎馬,故園今若何?昔歸相識少,早已戰場多。]此散對渾成之用也。又仇氏引楊慎曰:絕句四句皆對,少陵[兩個黃鸝鳴翠柳]是也。然不相連屬,即是律中四句耳。唐絕萬首,如韋蘇州:[踏閣攀林恨不同,楚云滄海思無窮。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又劉長聊:[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源。落花芳草無尋處,萬壑千峰獨閉門。]二首絕妙,蓋字句雖對,而意則一貫也。其余如李嶠送司馬承禎還山云:[蓬閣桃源兩地分,人間海上不相聞。一朝琴里悲黃鶴,何日山頭望白云?]又柳中庸狂人怨云:[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又周樸邊塞曲云:[一隊風來一隊沙,有人行處沒人家。黃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見花。]斯亦其次也。仇兆鰲曰:升庵所引,此一體也。唐人諸法畢備,皆當參考,以取眾家之長。凡絕句散起散結者,乃截律詩首尾。如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云:[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花滿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張繼楓橋夜泊云:[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也。有對起對結者,乃截律詩中四句。如張仲素漢苑行云:[回雁高飛太液池,新花低發上林枝。年光到處皆堪賞,春色人間總未知。]王烈塞上曲云:[紅顏歲歲老金微,砂磧年年臥鐵衣。白草城中春不入,黃花戊上雁長飛。]有似對非對者,如張古胡謂州云:[亭亭孤月照寒舟,寂寂長江萬里流。鄉國不知何處是,云山漫漫使人愁。]張敬忠邊詞云:[五原春色歸來盡,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發時。]是也,有散起對結者,乃截律詩上四句。如李白上皇西巡歌云:[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地轉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李華春行寄興云:[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草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有對起散結者,截律詩下加句。如李白東魯門泛舟云:[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水縈回。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后來。]雍陶韋處士郊居云:[滿庭詩景飄紅片,繞砌琴聲滴暗泉。門外晚晴秋色老,萬條寒玉一溪煙。]是也。有全首聲律謹嚴,不爽一字者(力按,指第一,第三字都依平仄格式)。如白居易竹枝詞云:[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睛鳥一時啼。](九按,這[]字、[]字未全合。)賈島渡桑干云:[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有平仄不諧,而近于七古者,如李白山中問答云:[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韋應物滁州西澗云:[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有平仄未諧而并拈仄韻者,如君山父老閑吟云:[湘中老人讀黃老,手援紫荔坐碧草。春到不知湖水深,日暮忘卻巴嶺道。]李洞秀嶺宮云:[春草萋萎春水綠,野棠開盡飄香玉。繡嶺宮前鶴發翁,猶唱開元太平曲。]有首句不拈韻腳。而以仄對平者,如王維九日憶兄弟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戲題盤石云:[可憐盤石臨泉水,復有垂楊拂酒杯。若道春風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來?]

       

       

       

      [注二十七詩韻合璧下層載詩韻集成,中層載詞林典腋,上層載詩腋。詞林典腋和詩腋專罷工對偶的詞句,并分別門類,作為示范。詞林典腋所分的門類如下:

      1、天文門 2、時令門 3、地理門

      4、帝后門 5、職官門 6、政治門

      7、禮儀門 8、音樂門 9、人倫門

      10、人物門 11、閨閣門 12、形體門

      13、文事門 14、武備門 15、技藝門

      16、外教門 17、珍寶門 18、宮室門

      19、器用門 20、服飾門 21、飲食門

      22、菽粟門 23、布帛門 24、草木門

      25、花卉門 26、果品門 27、飛鳥門

      28、走獸門 29、鱗介門 28、昆蟲門

      外編

      1、臺頭對(指歌頌帝王的話)

      2、顏色對 3、數目對 4、卦名對

      5、干支對 6、姓名人物對 7、虛字對

      詩腋所分的門類如下:

      1、帝治部 2、仕進部 3、德性部

      4、人倫部 5、人事部 6、天文部

      7、時令部 8、地理部 9、禮制部

      10、樂律部 11、文學部 12、文具部

      13、武備部 14、武具部 15、外教部

      16、形體部 17、技藝部 18、宮室部

      19、服飾部 20、器用部 21、珍寶部

      22、稼穡部 23、農桑部 24、飲食部

      25、草部 26、木部 27、花部

      28、果部 29、禽部 30、獸部

      31、鱗介部 32、昆蟲部

      外編

      1、干支 2、方位 3、數目 4、彩色

      但是,詞林典腋和詩腋的目的,只著重在詞藻方面,并不是規定同門相對才是工整。若專就對仗而論,分類自可較寬。例如詞林典腋以入草木門,菊,入花卉門(詩腋同),然而蘭菊,相對應該是最工整的。因此,我們就把草木花果合并為一門。依此歸并,就只有十一類廿八門(連人名、地名、數目、方位、顏色、干支、虛字在內)了。

       

      [注二十八句中自對,有時候和兩句互對配合起來。杜甫送李八秘書赴杜相公幕:[南極一星朝北斗,五云多處是三臺。]仇注:[南北][三五],句中自對;[一星、多處],兩句互對,見詩法變化。

       

       

      [注二十九合掌,仇兆鰲認為是上尾的一種。他說:又如杜秋興詩:[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王母、函關、宮扇、圣顏]俱在句尾,未免疊足,亦犯上尾。若[林花著雨胭脂落,水荇牽風翠帶長。龍虎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漫焚香。]前聯拈[落、長]二字于句尾,后聯移[深、漫]二字于上面,便不犯同矣。據此,合掌有兩種:上聯與下聯犯同,叫做合掌;前聯與后聯犯同,也叫做合掌。不過仇氏不叫合掌而叫上尾。叫上尾不妥,因為聲調犯同才叫上尾,詞性犯同應叫合掌。紅樓夢七十六回敘述中秋聯詩;林黛玉聯道:人向廣寒奔。犯斗邀牛女,湘云也望月點首,聯道:乘槎訪帝孫。盈虛輪莫定,黛玉道:對句不好,合掌。這是說牛女帝孫的意義重復了。合掌指的是同義詞相對,不是上聯的對仗方式和下聯的對仗方式完全相同。

       

       

      [注三十杜甫更題詩:[群公蒼玉佩,天子翠云裘。]仇兆鰲杜詩詳注引黃生曰:[五六句中不同虛字,謂之實裝句。]力按,所謂虛字,指動詞;所謂實字,指名詞。實裝句是說句中只有名詞性詞組,沒有動詞,也就是本書所謂名詞語。

       

       

      [注三十一近體詩中,最好不用理字(疊字不在此例)。這就是說,不但對仗不用同字,一篇之內,用字也不要重復。仇兆鰲杜詩詳注引胡應麟曰:在丞早朝詩五用[宮室]字,出塞詩兩用[]字,郴州詩六用地名字,雖其詩神骨冷然,絕出煙火,要不免冗雜。高岑即無此等,而氣韻自遠。兼斯二者,獨見杜陵。然百七十首中,利純雜陳,正變互出,后來讀者亦須知分別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粗大挺进朋友人妻淑娟|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麻豆|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53| 久久精品手机观看|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视频| 手机看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AVA片| 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青草| 日本无遮挡真人祼交视频|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国产破外女出血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鲁丝不卡| 亚洲中文久久久精品无码| 成年福利片在线观看|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 88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50岁熟妇的呻吟声对白| 偷拍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福利新婚之夜| 中文字幕制服国产精品|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