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今年高考就剩下兩個多月了,面對大學開辦的上百個專業,家長和考生在選擇時往往很是頭疼,今天我就來說說專業的選擇問題。
現在的考生由于和社會接觸不多,對社會上很多職業不是很了解,即使是我們的家長,接觸到的職業也很有限,再加上大學的專業名稱很多專業性很強,依據名稱無法了解專業所對應的職業。
因此,在選擇專業時往往也一樣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容易去追逐熱門專業。但是,同樣一個專業,因為學校的層次不同,畢業后就業的方向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
比如,工商管理專業,頂尖大學畢業后,很可能去大的咨詢公司或者大型企業的管理部門,收入非常之高,而一般學校畢業的話,很可能連就業都很困難。
再比如最熱門的計算機、電子通信專業,名牌大學畢業后,可以去華為、騰訊等大公司,而如果上一個很差的大學,畢業后去好公司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如果上學期間沒學到本事,就業同樣可能會很困難。
下面就說說怎么來選擇專業。
一、盡量尊重孩子的選擇
專業選擇雖然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職業,但對大學四年的學習和未來的職業選擇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選擇專業時,尊重孩子的意見就顯得非常重要。
如果家長強迫孩子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和學校,孩子在上學期間就會比較痛苦,學習興趣就會大打折扣,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就會把責任推到家長身上。有些孩子甚至會用退學來要挾家長,到了那個時候,家長后悔就來不及了。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孩子對社會和職業又不了解,到時候不好找工作怎么辦。其實,任何一個專業都會有需求,關鍵看你在這個專業領域處于什么水平。再說了,孩子自己選擇的專業,到時候遇到困難他也會想辦法克服,不會把責任推到家長身上。
如果有些孩子對自己所選擇的專業和職業知之甚少,純粹是憑感覺去選擇某一專業,而家長又比較了解,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講清楚利害關系,最后還是讓他自己來決定。
二、興趣非常明確考生的專業選擇
如果考生對某一專業有濃厚的興趣,對自己未來的職業也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規劃,那就毫不猶豫的去選擇這個專業去就讀。當然,這樣的考生所占的比例會非常少。
那么,怎么來判斷孩子的興趣非常明確呢?那就是孩子對這一專業和以后從事的職業有著充分的了解,最好是參與過相關的社會實踐。
比如,孩子說他喜歡當老師,這種情況一般比較靠譜,因為他和老師打了十幾年交道。再比如,家里有人從事某個職業,孩子自然就對這個職業比較了解。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通過讀書顯示出對某一專業有特別的愛好,比如他說對歷史感興趣,他在中學期間就大量閱讀了歷史方面的書籍;他對中文感興趣,他閱讀過大量文學作品或者經常寫作;他對計算機感興趣,他自己課外時間喜歡閱讀計算機方面的書籍。這些情況就可以確信他的興趣是真的。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種情況,無論孩子學習成績如何,將來取得成就的可能性都很大,家長就應該義無反顧地支持孩子的選擇,而不要考慮將來的就業問題。因為任何一個專業如果你的水平處于高位,就業都不會有問題。
三、沒有明確興趣的孩子的專業選擇
絕大多數孩子屬于這一類型,這種情況也非常正常,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更何況一個不到20歲的學生呢。
遇到這種情況,可以采取排除的方法,首先排除那些堅決不愿意上的專業類別。
大學的專業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以下大類,理科類專業有工科、理學、醫學、農學;文科類專業有哲學、文學、歷史;文理兼招的專業類別有法學、教育、管理、經濟。
一般孩子都可能會排除教育、醫學、農學類專業,主要原因不是這些專業不好,而是因為他們對這些職業太了解。
排除完了以后,就從剩下的類別中做選擇。這其中最難選擇的就是工科類專業,因為工科類專業最多,專業性又強,僅從名稱很難做判斷。其實了解這些專業一點不難,從百度上搜索一下就可以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最難了解的是某一個專業所對應的行業的就業情況和未來的發展情況,這個從網上很難找到確定的答案。只能找對經濟方面情況比較了解的專業人士去咨詢。
說到這里,很多家長可能越來越糊涂,這么多專業怎么去選擇,其實也沒有必要過于糾結,尤其對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就更沒有必要糾結,越好的學校畢業的學生第一次就業的時候專業越對口,而越一般的學校畢業后專業對口的情況越少。
因此,如果你不想花錢請專業人士填志愿,隨便選一個專業也影響不大,因為大學四年重要的是通識教育,學不了多少專業知識。只要你愿意學習,工作以后根據自己從事的職業來好好學習也來得及。
但對于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來說,選擇專業還是比較重要的,應該慎重考慮。 四、各種分數段專業如何選擇
對于沒有明確專業意向的考生,在選擇專業時可以參考以下意見。首先要說明的是,以下內容是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1、600分以上
600分以上成績的考生,完全就可以上一個非常好的學校,這個層次的學校整體實力都比較強,學校開設的專業也都具有一定的實力,基本上沒有爛專業。因此,在報志愿時,重點考慮學校的地域和知名度。
這個分數的學生,大學畢業以后考研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沒有特別的專業偏好,可以選擇報考數學、物理專業,等到考研時再確定專業。尤其是數學專業,轉經濟類或者工科類專業都比較容易。
2、550到600分
這個分數段所對應的學校也是非常不錯的,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專業,在報考時應該盡量考慮這些學校的優勢專業。
有部分的雙一流院校也落在這個分數區間,如果你比較注重學校的名氣,也可以報考這些學校。
3、一本線到550分
處于這個分數段的學校會非常多,選擇起來難度會比較大。我的建議是,盡量考慮大城市或者發達地區的學校。
一個人上學的地區和將來參加工作的地區有很大關系,選擇在大城市和發達地區上學,社會實踐和就業的機會就多,上學期間的眼界也會不一樣。
4、二本分數
二本招生的學校中,好一點學校的分數線都超過了一本線,因此,二本分數能上的好學校就會明顯減少。
如果你的分數接近一本線,家里經濟條件還不錯,我仍然建議考慮經濟發達地區去上學,原因和上面一樣。
如果你的分數高出二本線不多,那么選擇余地就會很小,只能根據分數來選擇學校了。
5、三本分數
三本分數處于比較尷尬的位置,三本學校都是民辦大學,學費都比較高,學習風氣也不是很好,有些家長會覺得上三本不劃算。
但是,有時候本科文憑和大專文憑還是有區別的,比如,你想考公務員,三本文憑和一本是一樣的,但大專文憑可能連報名資格都沒有。
如果你的社會關系可以為孩子畢業以后安排工作,三本也是有用的,因為有些國企入職要求必須是本科文憑。
因此,上三本還是上大專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不能一概而論。
6、大專分數
這個分數段的考生在選擇專業時,還是盡可能選擇專業性強的專業,比如烹飪、護理、幼教、電氣、汽車修理等專業,避免選擇如管理、物流、營銷等專業。
大專學校更是眾多,但主要還是以本地學校為主。有些家長會認為上大專是在浪費錢,反正出來還是一樣打工,不如直接去打工算了,還省了一大筆錢。
我覺得如果你的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太差的話,大專還是有必要去上的。大專所學的內容以應用技能為主,比較結合實際,如果孩子在上學期間能好好學習,還是能學到一些東西。
再說了,如果你走向社會,連個大專文憑都沒有,你可能只能一輩子打工了,上升的通道徹底被堵死了。
有些人可能會說,現在的很多有錢人高中都沒上過,不一樣也能當老板嗎?這種情況的確有,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難度會越來越大,你的孩子很可能不會成為幸運兒。
選擇專業是一件非常費神的事情,但是,也沒有必要把這件事看得太重,究竟大學幾年也學不了多少東西,而且現在的知識更新很快,大學學到的那點專業知識幾年也就過時了。
上大學重要的是學習能力的培養,價值觀的形成,思維能力的提升,這些才是最重要的。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還是要靠工作以后才學習,因此,持續的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
|
來自: wwdragonfly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