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勃拉邦,老撾的一座千年古都。初見時,沒有驚艷,然而,小城的溫潤滋味是一點一點釋放出來的,待到歸期已不舍離去。 寺廟、僧侶和清晨布施 老撾是佛國,絕大部分民眾信奉南傳佛教。南傳佛教,也稱上座部佛教,指現在盛行于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及我國云南省傣族地區等。瑯勃拉邦市里就有不下30座使用著的寺廟。人們與廟宇佛塔比鄰而居,寬厚沉穩的誦經聲伴隨著朝朝暮暮。 在瑯勃拉邦旅行,一定饒不開香通寺(Wat Xieng Thong)。2010年上海世博會時,老撾館正中央端放的便是香通寺大殿模型了。香通寺是瑯勃拉邦最具代表性的寺廟,建于1559年左右,幾百年來,它一直靜靜地躺在湄公河和南康河的臂彎里。 瑯勃拉邦位于老撾北部,氣候相對涼爽些,所以香通寺的佛堂不如萬象的寺院高大開敞,然而香通寺佛堂那婉約的“人”字造型令無數參觀者傾倒。屋頂為三層重疊式,弧線優美,坡度極大,幾乎拂到了地面。殿堂內外雕刻的佛教故事雖有些斑駁卻異常精美,后墻上用馬賽克和寶石鑲嵌的“生命之樹”尤其美侖美奐。傳說大殿的位置上曾經有棵高達160米的大樹,于是大殿落成后建造者便在外墻上拼出了大樹的模樣,希望大樹得以永生。 按照老撾習俗,男子到一定年齡必須出家,且隨時都能還俗。在寺廟里可以學習佛法、外語和其它知識,也可以去寺外接受教育。因此很多家庭都愿意把孩子送進寺廟,寺院的生活就是學習和成長的過程。老撾僧人的生活并非遁世避俗的,走在古城的街上,常常會與僧侶擦肩而過,他們的身影年輕蓬勃,偶爾也會聽到嬉笑聲,出家人同樣擁有青春。 清晨出門托缽化緣,是南傳佛教僧人多少年沿襲下來的傳統,佛家需身無長物,保持謙卑,每天的飯食靠尋求布施而來,并且嚴格遵守“過午不食”的戒律,一天只吃早、午兩餐。 六點,晨光微露,隨著鼓聲的敲響,僧侶們從各自的寺院中出發走上街道,肩挎錫缽,身披袈裟,赤足前行,無言莊重,年長者在前,小沙彌殿后。信眾們早已等候街旁,肩披長巾,赤足跪在地毯上,將每天親手煮的第一鍋糯米飯敬奉給僧人。僧侶們也會將化緣來的食品施舍給有需要的人。 曾幾何時,清晨布施,這個平和、安靜、肅穆的佛教傳統,變成了瑯勃拉邦的旅游名片,觀光客紛至沓來,就為了一睹那道劃破黎明的橙色風景線。主街幾乎被游客占領,有守候在旁拍照的,也有加入布施隊伍的。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清晨布施風雨無阻。當溫暖的糯米香氣漸漸散去,施者整理著空空的飯簍,帶著平靜安詳的微笑離去,而僧侶們也各自回到修行的寺,掃地、澆花、修繕,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瑯勃拉邦是個溫和的小城,沒有吆喝,沒有拉客,沒有轟鳴的機車,也沒有心煩的喇叭。 特地不預訂酒店早餐,希望在街頭聞香識美食。米粉在東南亞是最尋常的食物,但在香通寺大門外嘗到的那一碗絕不尋常。老撾米粉,通常湯是由豬骨或牛骨慢火熬制,清澈見底,米粉亦細細、滑滑、軟軟的,但這家鋪子的湯是勾了芡稠稠的,米粉圓圓胖胖像極了烏冬面,彈牙,咬下去勁道十足,最絕的一點是居然還在米粉上撒了一把油炸蒜片,簡直顛覆了湯米粉一貫的清淡風格,這份香蒜的重口與這碗米粉一點也不違和,它的離經叛道令人難以忘懷。 在洋人街上漫無目地且行且走,耳邊間歇傳來讀書聲,用力地,幾乎撐破嗓子,應該是低年級小朋友。循聲而去,學校是開放式的,有些班在自修。我悄悄舉起相機,男孩也大方地送上笑臉。 旱季的南康河上,水流低淺平穩,當地人用竹子架起了臨時的小橋,方便兩岸的來來往往。純手工的竹橋很拙樸,踩著韌性的竹篾過河,每一步都富有彈性,伴著吱嘎吱嘎的聲響,心情也隨之雀躍起來。 河對岸有家著名的老撾火鍋。本地火鍋長得象個小山包,中間隆起,用于烤肉,四周凹處加入洋蔥清湯,用于涮涮。被炭火烘烤的鋁盤上,肉滋滋作響,汁水汩汩地往外冒,然后緩緩流入鍋底,于是原本清亮的湯水里泛起了一簇簇油花,更加地鮮美了。小竹簍里裝著主食糯米飯,用手抓然后捏成小團送進嘴里,米飯不黏手不粘牙,香甜可口,吃不完還可以做成鍋巴。 生活在這座佛都里,與佛有關的點滴隨處可見。僧侶造型的牽線木偶著實可愛,護佑著寺院佛堂的石獅子充滿了喜感,新人們總會在寺廟前留下永恒的記憶。 日薄西山,湄公河上游船忙碌地穿梭著。我喜歡這里形態優美的長船,談妥了價格后,船老大便載著我倆離岸而去。行駛了一段后,船家關掉引擎,任船兒悠悠地蕩漾。夕陽的余暉將河面染成了金色,淡淡的并不刺眼;落日漸漸地鑲上明亮的邊,隨著一點點下沉,天空泛起了薄薄的紅暈。 ![]() 濃濃的歷史印記 老撾曾被法國殖民了幾十年,法式格調與東南亞風情混搭出萬千的韻味。個性迥異的咖啡館比比皆是,常常忍不住要進去坐一坐。 點一根剛剛出爐的長棍,松脆且帶著韌性,撕一小塊,抹上厚厚的黃油,濃郁的麥香混合著乳香在嘴里次第綻放,再抿上一口拉了花的咖啡,直教人幸福得搖頭晃腦。 小城迷你,你可以用腳步丈量,也可以騎個車隨意穿行,那散落的殖民痕跡賦予這座城混血的美貌和浪漫的情懷。去有故事的建筑里用餐,到莫蘭迪色系的咖啡館嘗一塊酸乳酪蛋糕,在精品店里流連忘返。 八十四歲的安縵老爺爺退休后創立了全新的品牌AZERAI,并選擇在瑯勃拉邦開設該品牌的第一家輕奢酒店。酒店的建筑是法式的庭院宅邸,之前也曾是賓館。AZERAI的設計清雅、大氣,中心泳池旁百年樹齡的榕樹庇佑著南來北往的人們。酒店的位置得天獨厚,出門是熱鬧的街市,回到酒店便是寧靜的天地。 在瑯勃拉邦的日子是佛系的,沒有行程需要安排,沒有時間需要追逐,沒有事情需要刻意。一切淡淡的開始,然而卻像含了一枚檀香橄欖,越嚼越有滋味。 ![]() 觀光 機場出租: 瑯勃拉邦機場有“Taxi Service”柜臺,出租車都是mini van,到市內50,000Kip,有收據。 取款:BCEL銀行的ATM機上都帶有“銀聯”標志,可以用銀聯的卡直接取款(郵局旁邊就有)。每次交易會收取15,000Kip的手續費。 南康河上的竹橋是要收費的,往返一次5,000Kip。 清晨布施的注意事項 著裝:布施者須脫鞋,男士須衣著得體,不穿乞丐裝或休閑短褲。女士上不露肩胸,下不露膝蓋,須穿著過膝長裙或長褲。 站位:布施時位于人行道里側,外側留給僧人行走。老年男士可站立,老年婦女可坐在小凳子上。中青年以下男士可坐在小凳子上或跪立;女士則須跪立。 布施物品:糯米飯、點心、水果等,布施時不能觸碰僧侶的肢體或缽盂。布施動作:左手抱或抬著布施食品,右手抓取小團糯米飯或點心、水果,舉至前額后輕輕放入僧人缽盂;布施時保持安靜,勿大聲喧嘩。 拍照:拍照距離保持在3米以上。拍照時禁止使用閃光燈、擋住僧侶行進的道路和強行與僧侶合影。 餐飲 Manda de Laos: 環境相當優美,以老撾傳統菜肴為主,有媽媽的味道。建議預約。 Dyen Sabai:南康河對岸著名的老撾餐廳,環境有點像我們的農家樂,比較原生態。特色是老撾火鍋。 3 Nagas Restaurant:餐廳本身就是歷史建筑,無論坐戶外還是室內,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沉淀。服務和食物都不錯,然而雖說是冰淇淋起家的老店,冰淇淋卻并不驚艷。建議預約。 Le Café Ban Vat Sene:可以從早上吃到夜晚,環境輕松優雅。湯米粉精致好味、用肉湯熬制的白粥鮮美無比,最可愛的是,對面的學校時常傳來瑯瑯的讀書聲,雖然聽不懂卻歡喜至極。 Azerai Bistro:Azerai酒店的餐廳,提供法式和本地菜品。推薦湄公河苔,炸得酥脆,然后撒上白芝麻,蘸著醬吃。還有一道冰淇淋是相當有特色的,將黑蜂蜜熬成糖塊,搭配人參果和羅望子醬,酸酸甜甜煞是喜人。 Zurich Bread Factory and Café:路過時總會情不自禁往里走,香氣四溢的面包和咖啡,洋氣舒適的環境,散淡的時光。 Saffron Coffee:Saffron的咖啡全部來自于老撾北部,與780多個家庭合作,除了提供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幼苗和種植技術之外,也以合理的價格直接向農民們購買咖啡豆,然后進行烘培和包裝。是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
購物 PASSA PAA Boutique & Studio: 這家店致力于將老撾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生活的巧妙融合。創辦人來自于倫敦,在一次對偏遠地區赫蒙族(Hmong)的考察之旅中愛上了當地的紡織品工藝。
在微信對話窗口回復“目的地”+“時間” 極度行資深旅行顧問1對1為你 免費定制旅行方案 趕快留言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