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醫針灸經絡穴位圖解(手太陰肺經)

     1587hujili 2018-03-19

    肺手太陰之脈
    《靈樞◎經脈篇》:“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臂骨下廉,出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后直出次指之端。”上臂骨下廉之“臂”字,原缺擬補。

    中府
    本經承肝經足厥陰之氣,內循胃口,上膈,屬肺。肺為呼吸外氣之府庫。又以本經之氣,由本穴出中達表,因名“中府”。本穴原名“府中俞”,又名“膺中俞”,后人簡稱“中府”。蓋以本經之氣由內府輸出也。即出納外氣,經氣隨之通行之過棧也。

    本穴功用與云門略同。俱能舒達內藏抑郁之氣。《針灸大成》謂治少氣不得臥。按中醫病理,少氣之人,多喜靜臥。今言不得臥,乃氣郁于上,非氣虧于中也。刺本穴使氣得升降,而疏利之也。本穴為肺藏之募穴。按“募”字之義,匯也,聚也。古時招兵,曰募兵。即聚集壯丁,而揀選之也。

    按針灸治療多在調氣,如行氣、導氣、提氣、降氣,均以理氣為務。又針下有感謂之得氣,捻轉提插謂之行氣,下針之時或在呼氣,或在吸氣;總不離乎調理其氣。故于穴位命名,多取氣、水、云、天、海、泉、溪、澤。雖曰丘、陵、關、室,亦懷通、降、容、瀉之意。

    • 【特定穴】

      肺募穴,手、足太陰交會穴

    •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門下1寸,平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 【取穴法】

      第1步:正立或正坐位,雙手叉腰;
      第2步:在鎖骨外側下緣的三角窩處即是云門穴;
      第3步:從此窩正中垂直向下量1橫指(大拇指指間關節部位的橫徑為1寸)處即為本穴。

    • 【主治病癥】

      ①咳嗽、氣喘、胸滿痛等肺部病癥;②肩背痛。

    • 【艾灸參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50分鐘;溫度:38-45℃;
      艾條懸灸時間:5-10分鐘;
      艾炷灸時間:5-7壯。

    • 【經驗應用】

      ①現代常用于治療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等。配肺俞主治外感和內傷咳嗽;配復溜主治肺陰虛之干咳、肺癆等。
      ②《馬氏溫灸法》:治肺結核等各種肺病,亦用于下肢水腫。

    云門
    云,猶氣也。肺經之氣,由內府輸出。循行經絡,分布于表。本穴猶氣化飛升之門也。在治療上通經行氣之功居多。凡屬氣郁之癥,取本穴可以舒之。即使陰滯之氣,化云行空,暢達于陽,故名“云門”。治癥略同中府。但云門主外、主開,中府主內,主闔也。
    按云之為意,遠也,多也。“太山之云,不祟朝而滿天下”。蓋譽之飛升流布,速且廣也。《針灸大成》禁針,誤刺生暈,以其升散太過也。但治壯人之郁則宜,若老人患郁,針此反傷正氣,宜取豐隆引氣降下,解郁而氣不耗損。

    •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凹陷處,距前正中線6寸。

    • 【取穴法】

      第1步:正立或正坐位,雙手叉腰;
      第2步:在鎖骨外側下緣可見一三角形凹陷處,即為本穴。

    • 【主治病癥】

      ①咳嗽、氣喘;②胸痛,肩背痛。

    • 【艾灸參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50分鐘;溫度:38-45℃;
      艾條懸灸時間:10-15分鐘;
      艾炷灸時間:3-5壯。

    • 【經驗應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肋間神經痛、局部軟組織疾患等。配肺俞主治咳嗽、氣喘;配中府、期門等主治胸肋痛。

    天府
    肺開竅于鼻,鼻司呼吸而通天。人身之天,頭及胸廓也。本穴接于云門,故能通宣肺氣,出于氣府,行于肌腠,周遍全身,猶云之漫天匝地,廣漠流行也,更以其有關于肺,肺居藏府之最上,故名之以天,而曰“天府”。府者言居積之多,猶府庫也。

    治癥與中府意同。中府治內癥居多,天府治周身外癥居多,彼者猶納,此者猶出也,名詞字義,可以參之。

    古代朝庭制度,有天府、玉府、內府之設。天府,即中央集權處也。故云“天府治中”,即治理內政得失也。補此穴可招致耗散之氣,使之集中。宜施于虛不攝氣之癥,然必用補法。《甲乙經》謂治咳嗽上氣,喘不得息,逆氣不得臥,凡汗出,身腫,恍惚,善忘。揆此諸癥,俱為氣不守中之象,故宜取此,以使集中,引致大氣匯于胸廓,猶行政之治中也,故稱“天府”。

    有疑者:本穴在臂,稱臂曰“天”,無乃牽強?蓋人身四肢,猶屋之四柱,手足掌可以喻地,則臂之上端可以喻天。取本穴以上膊挨近鼻尖處是穴。鼻司呼吸,亦有天之含意。

    • 【定位】

      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3寸處。

    • 【取穴法】

      坐位,臂向前平舉,俯頭。鼻尖接觸上臂內側處即為本穴。

    • 【主治病癥】

      ①咳嗽、氣喘、鼻衄;②癭氣;③上臂痛。

    • 【艾灸參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40分鐘;溫度:38-45℃;
      艾條懸灸時間:5-10分鐘;
      艾炷灸時間:3-5壯。

    • 【經驗應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配肩髃、曲澤治療上臂疼痛;配合谷主治鼻衄;配臑會、氣舍等主治癭氣。

    夾白
    穴在上膊,臑部內側,白肉凸起之前方。垂手夾腋之處,故名“夾白”。以穴位在處得名也。為手太陰經行氣之夾道。治心痛、氣短、嘔逆、煩滿等癥。必辨其確為氣郁所致者,乃可用此。蓋以本穴能行氣也。

    • 【定位】

      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4寸,或肘橫紋上5寸處。

    • 【取穴法】

      兩手合掌向前伸直,夾住乳房,此時乳頭所對的手臂內側處即為本穴。

    • 【主治病癥】

      ①咳嗽、氣喘;②干嘔;③上臂痛;④心動過速。

    • 【艾灸參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40分鐘;溫度:38-45℃;
      艾條懸灸時間:5-10分鐘。

    • 【經驗應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等。配間使、內關等主治正中神經痛。

    尺澤
    脈訣云:“分寸為尺,分尺為寸”。人之前膊腕橫紋后一寸為關,由關至肘橫紋為尺。診家謂“尺膚熱”者,即指此一尺全部而言。見此一尺之熱,即知全身俱熱也。右數語,專為尺膚熱作解。四肢厥逆者另論。本穴在肘橫紋外側端,為手太陰經之合穴,合象水之歸。水之所歸,大則江海,小則沼澤,本穴承以前各穴之意,以澤字立意,治意亦廣,大有普及全身之勢。如治舌咽干澀、血不榮筋,臂攣喉痹、以及津液失調,四肢拘急,靜脈充血,取本穴治之,則甘霖普澤,萬物孳生矣。尤其時病拘急,在本穴靜脈放血,可以立愈。須兼取曲澤,猶旋瀉水流通于湖澤,減低漕道水位,則無漲逆之患矣。本穴于位則尺、于功則猶澤也。因名“尺澤”。

    • 【特定穴】

      合穴

    • 【定位】

      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 【取穴法】

      第1步:手掌向上,肘部稍微彎曲;
      第2步:用一手示指沿肘橫紋從外(橈)側向內(尺)側觸摸,在肘彎正中可摸到一條粗大的筋腱(肱二頭肌腱);
      第3步:這條大筋的外(橈)側凹陷處,即為本穴。

    • 【主治病癥】

      ①咳嗽、氣喘、咯血、咽喉腫痛等肺系病證;②肘臂攣痛;③急性吐瀉,中暑,小兒驚風;④小便失禁。

    • 【艾灸參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40分鐘;溫度:38-45℃;
      艾條懸灸時間:10-20分鐘;
      艾炷灸時間:1-3壯。

    • 【經驗應用】

      治療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急性胃腸炎、中暑、肘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等。配列缺、肺俞等主治咳嗽、氣喘;三棱針點刺出血主治急性咽喉腫痛;配合谷等主治肘臂攣痛、肘關節屈伸不利;配委中主治急性吐瀉、中暑等。

    孔最
    孔,通也,甚也,又間隙也。最,甚也,聚也。本穴為本經之郄。郄即大孔竅也。考肺手太陰之氣,出于中府,化云行天(云門、天府)降為雨露(尺澤)。在在孔竅,以通以達,猶天空大氣,周遍寰宇也。又本穴為本經之郄,其功用最能開瘀通竅,為治孔竅病,最得用之穴位。其所治癥多為身熱痛,汗不出,頭痛,吐血,失音,咽痛,均屬有關于竅,而有取于通者,二字連用,即通竅之極也,故名“孔最”。

    • 【特定穴】

      郄穴

    • 【定位】

      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處。

    • 【取穴法】

      伸臂側掌。先確定尺澤(參見“尺澤”)與太淵(參見“太淵”)的位置。從尺澤與太淵連線的中點處向上量1橫指,橈骨內側緣處,即為本穴。

    • 【主治病癥】

      ①咳嗽、氣喘、咯血、咽喉腫痛等肺系病證;②肘臂攣痛。

    • 【艾灸參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40分鐘;溫度:38-48℃;
      艾條懸灸時間:10-20分鐘;
      艾炷灸時間:3-5壯。

    • 【經驗應用】

      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肺炎、扁桃體炎、肋間神經痛等。配肺俞、風門主治咳嗽、氣喘;配少商主治咽喉腫痛。《針灸資生經》治熱病汗不出,此穴可灸3壯,即汗出。

    列缺
    古稱雷電之神為列缺。雷電在大氣中有通上徹下之能。人或巔頂有陰沉郁痛之疾,則頭重目眩。刺本穴可使清爽,猶霹靂行空陰霾消散,而天朗氣清矣。故喻本穴為雷電之神,而名以“列缺”。于《易經》,在卦為大壯,剛以明也;為無妄,天下雷行,性命正也,皆用陽剛以制陰柔之象也。

    《針灸大成◎席宏賦》:“氣刺兩乳求太淵,未應之時尋列缺。列缺頭痛及偏正,重瀉太淵無不應”。今以列缺名義推之,乳在胸部,胸部猶天之太空也。最喜清明涼爽。倘或溫熱之霧氣彌漫,而僅取淵、溪、池、澤之穴以瀉之,何能有濟?若得霹靂驚天,則雨過天晴,云收霧斂,而溝渠漾溢矣。故取此之后,宜復取太淵,以疏瀉之也。三復此理,則知雜病法歌,太淵與列缺并用。后溪與列缺并用,等等法訣,即此意也。

    愿同道研究穴名,則能運用多方,而天人合一之義,愈以明矣。

    本穴為手太陰之絡,為與手陽明經相互溝通之捷經。致本經之氣,得過陽明而上達頭腦。此下各穴,乃本經梢末之余氣耳。在診斷上觀察,陰經之氣不足,則形成陽經之氣偏盛,而感覺手足灼熱。若陽經之氣不足,則形成陰經之氣偏盛,而成覺手足清冷。若二經之氣俱不足,則厥逆矣。其他各經之陰陽構通,亦同此理。倘遇此等證候,可于主客原絡諸穴調停處理之。

    • 【特定穴】

      絡脈,八脈交會穴,通任脈

    • 【定位】

      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 【取穴法】

      第1步:兩虎口相交;
      第2步:一手食指壓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掌心向前,手腕外側突起的骨頭)上;
      第3步:在食指尖端到達的凹陷處,觸摸時可感有一裂隙,即為本穴。

    • 【主治病癥】

      ①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肺系病證;②頭痛、齒痛、項強、口眼歪斜等頭項部疾患;③頸椎病,腕關節周圍軟組織疾病。

    • 【艾灸參數】

      艾條懸灸:5-10分鐘;
      艾炷灸時間3-5壯。

    • 【經驗應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感冒、支氣管炎、神經性頭痛、落枕、腕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等。配風池、風門等主治感冒、咳嗽、頭痛等;配合谷、外關主治項強等;配照海主治咽喉疼痛。《針灸資生經》:”若患偏風灸至百,若患腕勞灸七七。

    經渠
    本穴善能瀉熱開瘀,猶浚源疏流也。其所治癥為胸脹、暴痹、喘咳、氣逆、胸背痛、喉痹、掌中熱、郁熱、汗不出等癥。總以開瘀瀉熱為主,猶分洪流為多渠也。故名“經渠”。雖曰脈會太淵,本穴有同用焉。

    • 【特定穴】

      經穴

    • 【定位】

      在前臂掌面橈側,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凹陷處,腕橫紋上1寸。

    • 【取穴法】

      伸臂側掌。從腕橫紋上1橫指橈骨莖突的高點向內側推至骨邊處,可感覺其與橈動脈之間有一凹陷處,即為本穴。

    • 【主治病癥】

      ①咳嗽、氣喘、胸痛、咽喉腫痛等肺系病證;②手腕痛,橈神經痛或麻痹;③膈肌痙攣,食管痙攣。

    • 【艾灸參數】

      《針灸資生經》云:禁灸,灸傷人神。

    • 【經驗應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支氣管炎、扁桃體炎等。配丘墟等主治咳嗽、胸背痛。

    太淵

    本穴為脈之大會,通達十二經絡,猶水流之交匯也,故名“太淵”。太,大也;淵,深也,會經渠之總匯而得名也。

    治肺脹、喘滿、狂言、嗌干、妒乳等癥,總以清涼退熱之功為多。凡諸郁熱之宜以清涼者,皆可取此。

    《道藏》云:“太淵玉漿,甘如飴”。原注:“太清之淵隨時涼”。即以本穴功在清涼,故名之為“太清之淵”,簡稱“太淵”。

    • 【特定穴】

      輸穴,原穴,八會穴(脈會)

    • 【定位】

      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 【取穴法】

      坐位伸臂側掌。在腕橫紋橈側輕觸橈動脈,從感覺到搏動處稍往橈側移動,至凹陷處即為本穴。本穴正對經渠上方。

    • 【主治病癥】

      ①咳嗽、氣喘等肺系病證;②無脈證;③腕臂痛,膈肌痙攣。

    • 【艾灸參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40分鐘;溫度:38-48℃;
      艾條懸灸時間:5-10分鐘;
      艾炷灸時間:1-3壯。

    • 【經驗應用】

      ①現代常用于治療感冒、咳嗽、支氣管炎、肺結核、無脈癥、肋間神經痛等。配列缺、肺俞主治咳嗽、氣喘、胸背痛,尤其是肺虛所致者;配內關、三陰交主治無脈癥。
      ②《馬氏溫灸法》:目翳,白睛充血。

    魚際
    穴在手拇指本節后,掌內側豐肉際,形如魚腹,古稱此處為魚。《靈樞◎經脈篇》云:“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因名本穴為“魚際”。張隱菴謂“有如魚腹,因以名之”。蓋謂魚處之邊際也。

    • 【特定穴】

      滎穴

    • 【定位】

      在第一掌指關節后,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 【取穴法】

      第1步:仰掌;
      第2步:在第1掌指關節后,第1掌骨中點,掌后白肉隆起(大魚際肌)的邊緣(赤白肉際),按壓有酸脹處,即為本穴。

    • 【主治病癥】

      ①咽干,咽喉腫痛,失音;②咳嗽,咯血;③小兒疳積;④多汗癥,鼻出血,乳腺炎,手指腫痛。

    • 【艾灸參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40分鐘;溫度:38-45℃;
      艾條懸灸時間:3-5分鐘;
      艾炷灸時間:1-3壯。

    • 【經驗應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咽炎、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配合谷主治肺熱所致的咳嗽、咽喉腫痛、失音;配孔最、天突等主治哮喘發作期;艾灸魚際穴對口干舌燥者有良好的作用;治小兒疳積可用割治法。

    少商
    肺屬金。金,在音為商,于時為秋。本穴為手太陰之末,交傳手陽明之初,出陰經而入陽經。功能通瘀解熱,以其具金氣肅清之力也。因名之以“商”。“商”即五音之商音。商之氣令雖屬肅殺,但其初令,尚含生意,故為“少商”。

    本經之氣,由列缺傳入手陽明之經,循經向上進行,連接十二經脈,如環無端。

    前言手太陰之氣,既由列缺通過陽明,循經上行,其余氣貫入拇指則可,而曰傳入陽經以商陽為行氣之初,恐有未能。因拇食二指分歧不能由指端飛越也。本經之氣由其絡穴通過陽明,大部循臂外廉上行,小部順其貫力之勢,分抵食指之端,折而回行,合并陽明之氣,隨而上行也。其他各經之陰陽交接,均同此理。

    • 【特定穴】

      井穴

    • 【定位】

      在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

    • 【取穴法】

      坐位,伸指俯掌。沿手指指抓甲底部與外(橈)側緣引線(即掌背交界線,或稱赤白肉際處)的交點處,距指甲角0.1寸,即為本穴。

    • 【主治病癥】

      ①咽喉腫痛,鼻衄。②高熱,昏迷。③癲狂。

    • 【艾灸參數】

      艾條懸灸:5-10分鐘;麥粒灸:1-3壯。

    • 【經驗應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肺炎、扁桃體炎、中風、昏迷。《針灸資生經》云:“以三菱針刺之,微出血,泄諸臟熱。”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A做受大片观看| 国产999精品2卡3卡4卡| 狠狠五月深爱婷婷网| 中国熟妇毛多多裸交视频|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天堂|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好紧好湿好黄的视频| 日韩在线观看精品亚洲| 国产亚洲999精品AA片在线爽| 欧美极品色午夜在线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APP| 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免费在线黄色电影|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美女乱子伦高潮在线观看完整片| 99riav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狠狠五月深爱婷婷网| 天下第二社区在线视频| 人妻人人做人做人人爱| 又色又污又爽又黄的网站| 18禁午夜宅男成年网站| 97精品亚成在人线免视频| 老少配老妇老熟女中文普通话 | 亚洲一二三区精品美妇| 国厂精品114福利电影免费| 青青草国产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一线| 亚洲AV成人无码精品电影在线 | 午夜成年男人免费网站| 成人拍拍拍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