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原名正權,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號大千、大千居士,以號行,畫室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游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 1899~1983年 藝術家簡介 張大千與二哥張善孖創立“大風堂派”,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工。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并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名號多如牛毛。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齊名。二十多歲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為張大千日后的特有標志。他曾與齊白石、徐悲鴻、黃君璧、黃賓虹、溥儒、郎靜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畫家畢加索交游切磋。 1924年,張大千在上海首次舉行個人畫展。1929年籌辦全國美展,任干事會員。1931年,與兄張澤一同作為唐宋元明中國畫展代表赴日本。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張大千畫集》,徐悲鴻作序,推譽“五百年來一大千”。1938年,經上海、香港返蜀,居青城山上清宮,臨摹宋元名跡。1940年,赴敦煌莫高窟臨摹歷代壁畫,前后共計2年零7個月,共臨摹276幅,并為莫高窟重新編號。1943年,出版《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1955年,所藏畫以《大風堂名跡》4冊在日本東京出版。 1956年,張大千首次歐洲之行,赴法國與畢加索會見。1957年,以寫意畫《秋海棠》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選為世界大畫家,并榮獲金獎。此后,又相繼在法國、比利時、希臘、西班牙、瑞士、新加坡、泰國、德國、英國、巴西、美國及香港等辦畫展。1974年,獲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名譽人文博士學位。1978年,移居臺北,于臺北外雙溪筑摩耶精舍。晚年思鄉而不得歸,于1983年4月2日因心臟病逝世。 張大千 《瑞士雪山》 1925年,青年張大千在上海成功地舉辦了個人畫展,展出了多幅山水、花鳥、人物等繪畫作品,從此張大千步入畫壇,開始了以賣畫為生的職業畫家生涯。 1963年,在美國紐約的一次畫展中,他的巨幅作品六屏通景荷花,以6萬美元被收藏,創下當時國畫售價的最高紀錄;1965年,在巴黎的一次畫展上,他的作品荷花通景屏被美國藏家以14萬美元購得,再創中國畫最高價。 隨著中國書畫在國際藝術市場上的流通,張大千的作品率先進入了藝術品的拍賣市場,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他的書畫作品行情一路看漲,持續升溫。1987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上,他的潑墨山水畫《桃源圖》以170萬港幣成交,創出了當時中國近現代書畫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1989年他的《松壑飛泉圖》在香港蘇富比拍賣中以287萬港元成交;1991年他的《靈巖山色》在佳士得拍賣中以429萬港元成交;1992年他的《青城山》四屏在香港蘇富比拍賣中以748萬港元成交;1994年他的《幽谷圖》在蘇富比拍賣中以816萬港元成交,這件作品被臺灣著名收藏家林百里收藏,是其“廣雅軒”的鎮館之寶。 張大千的仕女畫和高士畫也是他人物畫中最為常見的兩類題材,1981年至1988年期間,他的仕女作品落槌價格大都在5萬港元以下,1989年之后,他的仕女類作品價格有所上揚。張大千1946年創作的《番女擎彪圖》在香港佳士得以125萬港元成交;1992年在香港佳士得上拍的《美人屏風圖》以70萬港元成交。 張大千 《桃源圖》 以下內容主要根據“大藏嘉藝術指數”編寫而成: 上拍量與成交量分析圖一 2007秋~2017春 上拍數 圖二 2007秋~2017春 成交率 圖三 2007秋~2017春 成交數 圖四 2007秋~2017春 成交額 張大千國畫作品在內陸最早上拍時間是1993年,此后連續上拍,2008年至2009年波動較大,2011年春達到目前最高——727件,自2012年春拍后調整下滑,逐漸穩定在每拍賣季445件左右。 整體來看,張大千國畫作品的成交率維持在75%左右,最高達89%,可見張大千的作品受社會認可的程度之高;成交數維持在362件左右,最高達647件;張大千國畫作品的成交額最高達RMB 2,706,592,581,成交額基本維持在RMB 691,192,333左右。 拍賣均價分析圖五 2007秋~2017春 拍賣均價 2005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張大千的《瑞士雪山》以1674.8萬元成交,此幅作品是他運用潑墨潑彩技巧的代表性作品,此次上拍的的15幅作品全部成交,單尺價位達到47.89萬元,創造了當時張大千書畫作品單尺最高價位。 2004年香港蘇富比上拍的《摩登仕女》以655.8萬港元成交,2009年隨著張大千作品整體的抬升,他的是女作品價格也有所上揚,2010年5月香港佳士得上拍的張大千在1954年創作的《拈花仕女圖》以1237.98萬元成交。 在中國近代書畫市場經歷2005年的階段性高峰后進入調整階段的整體走勢中,張大千的國畫作品行情還算穩定。從2009年春開始逐步上升,2011年春達到:921,541元/平尺,2016年春達到目前拍賣價最高:923,622元/平尺,隨后回落至690,301元/平尺,。 最高價分析圖六 2007秋~2017春 最高價 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2016年春季拍賣會“中國書畫”,張大千 1982年作《桃源圖》立軸 潑墨潑彩紙本,此幅作品拍出了目前最高價:HKD 270,680,000。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6年秋季拍賣會“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張大千 1965年作《瑞士雪山》鏡心 設色絹本 拍出了:RMB 164,450,000。 香港蘇富比2011年張大千專拍“梅云堂藏張大千畫”,張大千的《嘉耦圖》立軸 水墨紙本,拍出了:HKD 191,060,000。 此三幅繪畫作品目前為止是張大千國畫作品拍賣價中的TOP3. 張大千《嘉耦圖》 如果在2008年春買入100平尺的張大千國畫作品,大概需要花費RMB13,125,700,如果在2017年春賣出,大概可以賣出RMB 68,892,400,平均年收益率為23.03%,比北京2008至2017年商品房房價年增長率13.74%高出9.29%。 (注:此數據來源于云房數據研究中心) 張大千的國畫作品到底多少錢一平尺才是最合理的呢?請大家投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