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歷史上的廖金精,從事地理的,沒有人不知道,宋代明師,自宋至今,有關他的神奇故事有很多很多,廖金精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名氣?我想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1、與楊公斗法的故事。與楊公斗法,突出了自己技藝高超,更顯示楊公的技術的精湛! 2、經典的風水案例。樂平劉漢四祖地(我點出公侯,他點出賊頭)、樂平朱氏祖地(半夜夫妻八百丁)、樂平許學士祖地(此子他日必為吾虔州太守)、樂平如許侍郎地(我斬他人頭)等等。 3、留下了寶貴的地理資料。《地理泄天機》、《拔砂精》、《正體擇日》、《一盞燈》、《懷玉經》、《俯察本源歌》等等。 4、恰如其分的地理點評。對沐國公祖地點評:“二龍爭顧勢如何,恰似江豚拜浪波,四水俱朝龍足下,官居上將管山河。”對許婆地的點評:“行盡樂平路無知,許婆墓城非虛譽”,而對馬丞相祖地的點評字數最多,是最給力的,是怎樣的評價,我們一起來看看。 “先師黃老善尋龍,五福源頭兩發蹤。山東來祖四十里,丙午丁未山為龍。迢迢宛轉乾亥骨,乾亥五里穴其中。丑癸二山為出面,出面是穴為仙宮。坐癸向丁來正案,案前聳出貴人峰。貴人卓入青云里,日月捍門山更隆。秀山在案頭邊出,排衙列陣山重重。男女子孫分位次,一十二座貪狼峰。庚寅生人遇年月,甲科當出狀元公。午未生年為最妙,高薦及第榮祖宗。惜乎水斷居絕位,富天貧強貴不終。 二、馬丞相及其兒子著名的歷史學家馬端臨 廖金精點評最給力的穴地,福蔭了什么人哪?出了一個丞相,一個著名的歷史學家! 馬廷鸞(1222年-1289年),號碧悟,就是前面我講到的想得到沐英祖地請神筆的馬丞相,宋饒州樂平眾埠鄉樓前村人。幼年喪父,貧不改志,刻苦讀書,淳佑七年(1247),馬廷鸞赴京參加乙未科省試,獲進士第一,殿試為第四,一舉成名。他一生勤政愛民,秉性正直,從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為權奸把握,不能盡展其才華。度宗朝奸臣賈似道、丁大全當國把持朝政,視為異見,受其壓制,迫于內憂外患,廷鸞飲恨引退。宋亡,馬廷鸞拒絕與元政權合作,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 馬端臨(1254年-1323年),字貴輿,號竹洲。饒州樂平人。右丞相馬廷鸞之子,宋元之際著名的歷史學家,著有《文獻通考》、《大學集注》、《多識錄》。他為謀求治國安民之術,探討會通因仍之道,講究變通張馳之故,以杜佑《通典》為藍本,完成明備精神之作《文獻通考》。《文獻通考》是中國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體例別致,史料豐富,內容充實,評論精辟。 三、神奇的來龍與祖山靈山 廖大師對馬丞相祖地的評價如此的詳細,一定親自來過穴地,對結穴的來龍發祖,行龍和結穴以及周邊的砂水形巒布局和做法了如知掌。廖師說,“先師黃老善尋龍,五福源頭兩發蹤。山東來祖四十里,丙午丁未山為龍。迢迢宛轉乾亥骨,乾亥五里穴其中。”,五福源頭在哪里?兩發蹤又發自哪里?山東來龍,山東又是指哪里?我帶領來自全國各地的易友考察過幾次,沒有人提到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僅僅看穴的,不尋龍覓祖,不去考證廖師的點評,是不完善的,考察必須要知道龍的祖山,龍的出身,行龍的過程到結穴到穴地的理氣做法。我們不妨通過谷歌地圖來了解一些大概。 我們追龍,一直追到來到弋陽的靈山,靈山在當地是神奇的圣地,我們從衛星圖上就可以看出它的奇特,仿佛是一個陰陽太極圈,圈中有水,靈山是丹霞地形,砂石較多,形成了惟妙惟肖的蛇龜糾纏相伏的玄武圖,神龜是玄武之象,被崇尚為生殖繁衍之神,《周易參同契》用龜蛇糾繆的例子說明陰陽配合:“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 你尋龍到這里,一定會想起《撼龍經》:“高尖是樓平是殿,請君來次細推辯,亂峰頂上亂石間,此處名為聚講山,聚講繼成即分去,分宗拜祖迢迢路,尋宗尋跡更尋兒,龍來此處最堪疑。”你看到靈山的天池水,你一定想到《撼龍經》云:“高山頂上有池漬,兩邊夾起真龍行,問君高頂何生水,此是真龍頂上氣。祖山貴氣則龍貴,行龍前去結什么穴的,關鍵看出身。 迢迢宛轉乾亥骨,乾亥五里穴其中。這二句話是很重要的,由丙午丁未來龍從樂平眾卜的余魯飯店處開始向西北邊轉到結穴處,就路程來講是五里左右,廖師告訴我們入首來龍,為乾亥龍,在二十四山龍中,乾龍最重最貴,在《青囊經》云:乾坤艮巽號御街,四大尊神里內排。《都天寶照經》:乾坤艮巽出官貴,乙辛丁癸田莊位.甲庚壬丙最為榮,下后兒孫出神童,其中亥龍最催官,在賴布衣的《催官篇》中有曰:催官第一天皇龍,催官第一天皇龍,剝龍換入天市東。乾亥山龍,乃是廿四山最佳之山頭龍勢,《經》云: 一步亥龍三代富,三步亥龍發萬戶。但是前些年,由于當地人盲目開踩石材,把乾亥龍脈挖得支離破碎,聽當地人講,位于龍脈破壞的附近村莊里,幾年來一直有打少丁的情況,老人都說與破壞龍脈有關。 四、考察明師點的穴地也需要緣分 我每次帶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來到這里,首先讓他們去尋龍點穴,我一般不做聲,因為我知道謎底,說真的,這實際上是一次很好的實習鍛煉,廖金精能看得上的名地保留下來的不多,能有這么好的真題讓我們來做,也是一種榮幸,特別喜歡云南的羅師兄和湖北的張師兄,他們來樂平考察過兩次,因為他們的理論不同,在考察中他們各序己見,有時會有碰撞火花,但實際上挺好的,在探討中出真知,這完全不影響大家之間的友誼和感情,很喜歡那種氛圍,也很愿意搭建這個平臺,讓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自己第一次來到馬丞相祖地,感覺是這個地方很靜怡,確定是一個發文貴的地方,因為有十二貪狼峰在那兒明擺著,但穴在哪里?如果你不好好的尋找,還真懷疑這里是否結穴,認為龍還在走吶!有這種感覺的人,實際上不在少數,上次有位易友,來到這里后,不到半小時,直接斷定,該地無穴,弄得我好是尷尬,要知道我是花了很多時間,查找了家譜,訪問的村莊里的百姓,對照了明朝徐氏的記載和圖形,一一佐證了,他這樣說,我也不好去辯駁,來者都是客,也只怪他們沒有欣賞到廖大師點評名穴的緣分! 五,讓人難以琢磨的穴地形局 這里的形局是怎樣的哪?我們還是來看看廖師的點評,“丑癸二山為出面,出面是穴為仙宮。坐癸向丁來正案,案前聳出貴人峰。貴人卓入青云里,日月捍門山更隆。秀山在案頭邊出,排衙列陣山重重。男女子孫分位次,一十二座貪狼峰。 一般來講,結穴首先要起穴星,穴星找到了,才有開面結穴,廖師在這里講癸丑二山為出面,也就是開面,癸丑在什么方位?在東北邊,前面講到龍是從乾亥來龍,從乾亥到癸丑,從西北到東北,龍在行進中拐了一個彎了,我們很容易看到龍在行進在彎轉,沒有想到行龍在癸丑處開面結穴,因為沒有看到穴星,這也就是我們很多人迷惑的地方,實際上這是一個凹腦天財穴,根據我們所學地理知識,回龍顧祖凹腦天財的穴的,后面一定要有鬼樂之砂,作為后襯托,我們站在行龍的背上,看到癸丑后面竟然是一片凹地,根本就不具備結穴的有利條件,還何況是大地名穴? “丑癸二山為出面,出面是穴為仙宮。”就算結穴,但堂局在哪?根本看不到很大的名堂,穴的扦得很低,從穴地到前面案山不到三十米的距離,感覺很是逼壓,同時穴的前面有一條小山溝,下雨時有水從穴前自右到左地流過,算是過堂水吧,但穴的處在水溝的絕處,天門不開,怎么能算得上好的形局? 有種種理由可以斷出此地無穴,因為結穴的形局的確有點局促! 六、大地皆從腰里落,回轉余枝做城郭 正是因為看見龍還在行走,很多易友認為龍沒結穴,認為在龍脈的盡處,形成閉合的垣局,有寬大的名堂,有龍虎護穴,有朝山案山關欄,水口有重重砂曜把守,形成正結,如果真的是這樣的好穴,誰都能點得出來,也不會被廖大師看好稱奇,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有些大地為腰落結正穴。楊公云:“大地皆從腰里落,回轉余枝做城郭”。范越風云“大富大貴之地,必不在大窮盡處,大窮盡處多是風吹水劫,真龍盤泊,必分牙布爪結穴。之外有三、五里,或數十里,余氣并皆暗助,如人之巨室,其寢息之處,必在堂奧之中矣。” 龍還在走,只能證明該龍力氣大,生氣足,結了正穴后,沒有收斂干凈,還有余氣。吳景鸞云:余氣不去數數十里,決然不是王侯地。但余氣畢竟是余氣,從其起伏的力度,龍身的植被就能容易察覺出來,我們站在余氣行龍上,都是些砂石。余氣之山離去數里,還能結成方御史的祖地,可以看出該龍的生氣有多么的旺盛。 七,廖公點評的地是非常的符合形局理法的 馬丞相祖地是凹腦天財穴形的穴場,因為樂山很遠,穴場后的山峰是“仰瓦”形,因此這種格局生氣聚攏在穴場的前方,所以并不必顧慮其呈仰瓦形狀,我們在穴場可以看到行龍在入局時,展開帳幕,山勢頓挫跌宕,形成大小一十二座山峰,龍脈在生氣旺盛之處轉身,結成“回龍顧祖”型的穴場,極其藏風聚氣。龍穴安扦在垂下的乳狀突出的頭部,穴經過被破壞,但有墓碑,有石頭結的垣局,我們開羅盤測定座向,癸山丁向兼子午,合乾亥來龍的理氣做法,站在穴的處,我們可以看到穴場向前延伸出氈褥狀的平地,也可以看到案后秀麗的文峰,下手的山巒,抱裹穴場,周圍四方的山巒擁從著龍脈,各有情致,近處的案山是有些逼壓,但案山山形圓平,遠處的朝山形體秀異。雖然穴場在河流的發源地,局面十分的狹窄,但是山巒都顯得光彩不凡,而且水流的出口處,兩岸卓然聳立著巨石墩,水從中間流過,這叫做日月悍門,是最尊貴的佐證,所以該地出丞相和歷史學家也就不足為奇! 一般人來到這里感覺到形局的不足,仰瓦形天財穴,又沒有樂山,橫龍結穴,形勢不止,又用粘法下葬,不是明師根本不敢堪定這樣的穴地,這個穴地相傳是一個黃姓的地理大師堪輿,只是沒有留下他的名字,所以廖金精在點評中稱之為“先師”,可見也是非常的欽佩,在兩宋時期,樂平德興是堪輿的一個新的中心,這樣的民間大師多的是,真是高手在民間呀! 愛江河簡介,江西樂平人,出生于風水世家,大學歷史系畢業,從事風水的研究、應用和推廣二十多年,出版風水著作《陰宅鐵口斷》《陽宅鐵口斷》《風水神奇斷》等,愿結交天下易學有緣之人,相互學習,不斷進步,也熱誠歡迎各位易友來江西樂平考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