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晏利揚 朱智翔 楊亮杰
“北京的客戶訂購了2.1萬斤黃顙魚,我得趕緊給他們準備好?!闭χb魚上車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鐘管鎮東舍墩村養殖戶吳建榮說,自從用上了養殖尾水治理系統,不僅養殖塘水變清了,而且養殖收入也增加了。
養殖戶環境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得益于德清以浙江省唯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成示范試點為契機,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全域漁業養殖尾水治理。其治理經驗不僅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關注推介,也得到了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的批示肯定。

濕地潔水池 以點帶面 全域治理
走進吳建榮的養殖場,連片的塘田錯落有致,繁茂的綠植布滿田埂,精致的籬笆圈起小道。站到田埂上望向潔水池,池中水生植物郁郁蔥蔥,池水清澈見底,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儼然一個水清景美的濕地公園。

沉淀池 “看,魚塘排出的養殖尾水經過沉淀池、過濾壩、曝氣池、生物處理池等設施的層層處理進入濕地潔水池,明顯變得清澈透明了。”吳建榮指著潔水池介紹說,處理后的養殖尾水還可以再利用,一年可利用養殖廢水13萬噸,節約用水1000噸。
“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這樣一來,既節約了水資源,又保護了環境。另外,水質好了,魚病也少了,不僅每年能節省60%的魚藥費用,產量也增加了20%。”吳建榮笑著說,由于循環水養出來的魚幾乎沒有泥腥味,他養殖的黃顙魚成功打入北京市場,批發價也比一般養殖場每斤高出近1元錢。
“綠富美”的吳建榮養殖場只是德清漁業發展綠色生態養殖中的一個亮點、一個縮影。作為浙江省最大的內陸水產養殖縣,德清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21萬多畝,養殖尾水污染問題較為普遍,且長期存在。為根治頑疾,德清縣委、縣政府出臺了《德清縣進一步推進漁業生態養殖加快尾水治理實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治理目標、方式、要求和責任,并通過先行治理示范點帶動其他養殖戶的方式,逐步鋪開,實現全域治理。
此外,德清將漁業養殖尾水治理工作納入對各鎮(街道)的年度考核,嚴督嚴考、掛圖作戰,每月通報治理進度和排名,對未能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完成工作任務的,在考核中予以亮牌問責。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治理點1333個、15.1萬畝,且排放尾水基本能達到地表水Ⅲ類以上,漁業產值同比增長10.6%,漁民人均收入同比增加10余個百分點。

濕地潔水池 因地施策 科學治理
乾元鎮地處德清縣中部,共有水產養殖戶400余戶,其中30畝以上的規模養殖戶近150戶,其他200來戶都是30畝以下的小散戶,養殖品種不一。
在全力推進養殖尾水治理工作之初,這些分散在田間地頭的零散養殖戶的尾水治理成了乾元鎮最大的難題。“一些只有幾畝規模的養殖戶單獨建設尾水處理系統并不現實,將一個區域內的眾多散戶串聯成片,集中建設是最有效的辦法?!鼻傓r辦副主任胡喆說。

生物凈化池 此外,乾元鎮針對漁業養殖尾水治理出臺了專門的獎補政策,對按時完成治理任務并通過驗收的,在德清縣補貼500元/畝的基礎上,還額外補貼300元/畝。明星村65歲的養殖戶倪金毛就享受到了這一政策的福利。當初,包括他在內的5個小規模養殖戶一直為騰蝦塘做尾水處理池而煩惱。因為無論是誰騰出自己的蝦塘,都意味著養殖收入的減少。最終,倪金毛主動承擔,而乾元鎮的獎補政策也為他彌補了損失。
事后,倪金毛樂呵呵地說:“這套養殖尾水處理系統建設好之后,養殖污水經過凈化再循環利用,我們心里也巴不得這么做?!?br>


曝氣池 優化結構 系統治理


稻鱉共生基地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這家公司在每畝稻田中放養了500公斤小草魚,讓草魚覓食田里的雜草和遺落的稻谷。到了第二年播種水稻時,雜草被草魚吃盡,魚也長大,收獲的草魚用作甲魚的飼料,不必再另外投食,進一步減輕了水體污染。如此,沒有雜草、沒有污染且肥力十足的田地也更適合水稻的生長,做到了環境治理與生產效益的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淡水魚綠色生態養殖新路雖已開啟,但道路依然漫長?!敖酉聛恚覀儗⒁晕菜卫頌橥黄泣c,加快推進全縣漁業養殖轉型升級,撬動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钡虑蹇h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說。(來源:浙江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