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懂點價值投資、選股會看基本面的朋友就肯定會知道PE(不就是市盈率嘛,這么簡單的內容,誰不知道)。其實多數投資者并沒有認真地理解過PE,只是懂個大概的、別人說的而已,就像PE(動)相對來說越低就是越好,今天就來帶大家學習一下:PE(靜)、PE(動)、PE(TTM)。 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即P/E)也稱“本益比”,理論上的計算方法是每股股價除以每股收益,但是股價/每股市盈率=總市值/凈利潤,通常為了方便就用當前總市值除以一年的總凈利潤來計算,是反映該股票估值水平的重要指標。根據計算時采用的不同方法,可以分為: 靜態市盈率,簡稱PE LYR,計算方式:當前總市值除以去年一年的總凈利潤。但是這種方法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問問當前2018年3月19日的時候想要參考PE的時候,很有可能出現這家公司年報還沒更新出來(年度報告由上市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編制完成),那么我就無法得知2017年的總凈利潤了,數據還是需要統計的,所以一般的炒股軟件都是以2016年的數據來填充。那么就是說,大家看到的是市盈率(靜態)=2018年3月的當前總市值/2016年的總凈利潤,時隔兩年,這種誤差可想而知!所以就有了PE TTM。 滾動市盈率,簡稱PE TTM,計算方式:當前總市值除以前面四個季度的總凈利潤。“去年一年”和“前面四個季度”有什么區別,我就不需要多加解釋了,簡單點想就是PE TTM要比PE LYR更加準確一點,數據來得更新一些。那么PE TTM就是我們常見的PE(動)嗎?很肯定地說“不是”,這個教滾動市盈率,區別等等下面講PE(動)的時候你就知道了。一般PE TTM用在比較嚴謹的期刊、研報等地方,講究數據的準確性,不用PE(動)的原因也就是其中的計算數據是“虛”的。 動態市盈率,簡稱PE(動),計算方式:當前總市值除以預估今年全年總凈利潤。注意這個“預估今年全年總凈利潤”,說得難聽點這就是“虛”的,這個數據具體怎么來的也不得而知,總是會有他的一套計算方式,據說是以6個月內券商預測的凈利潤取平均數。 市盈率作為最常見的價值投資指標,經常給投資人的決策帶來了許多盲點和誤區。市盈率研究的核心是:如果我按照當前股價買入股票,那么我幾年后才能回本?一般來說市盈率是多少,那就是幾年后能回補,其實中里面就存在著兩個致命的誤區。 第一,不可能用企業一年的凈利潤來判斷今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凈利潤,凈利潤是動態的,所以還需要結合凈利潤增加率來做進一步的判斷。 第二,“回本”是什么意思?光同凈利潤來算本金,而完全不考慮公司本身的凈資產,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做個最簡單的比喻,假如說,某家公司凈資產為100億,每年的凈利潤是20億,我現在以120億的市值買進這家公司,那么我幾年能回本呢?按照PE來計算120/20=6年。你發現問題了嗎? 想看更多相關內容,點擊關注,明日繼續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