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是荷蘭的第二大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鹿特丹的老建筑,大多在二戰初期德軍的轟炸中被嚴重破壞了。重建的時候,很多著名的建筑事務所以這里為基地,使得后來的鹿特丹薈萃了眾多的新潮建筑。我們去鹿特丹,就是為了看看傳說中著名的怪房子。 好幾個朋友都說怪房子值得一看,但由于大家的描述各不相同,在我的腦海中一直無法形成具體的形象。直到真的看到那一排建筑,才一下子豁然開朗,原來房子還可以這樣建造。 所謂的怪房子,就是這一排架在空中的正方體。它其實叫作Kubuswoningen或稱方房子,是由建筑師Piet Blom于1984年設計建造的。 近看怪房子 只看外觀,我并不滿足,希望能夠進去一探究竟。怪房子下面是一些辦公場所,我推開一扇門詢問,里面的人告訴我側面有樓梯可以上去。 出門繞到側面拾級而上,發現怪房子居然圍出了一個漂亮的花園。 正好有幾個年輕人從一個正方體中走出來,我連忙上前詢問,是否可以進去參觀一下。還沒等我問完,他們便指著旁邊的一個立方體,笑著告訴我那是博物館,是專門供游客參觀的。 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看來和我有同樣想法的人一定不少。 博物館門票2.5歐,說白了就是樣板間。每個立方體其實就是一個三層的apartment,面積雖然不大,但里面應有盡有,五臟俱全。 位于一層的主要是客廳和書房 二層是起居室 而三層則是一個現代時尚風格的陽光休息廳 轉了一圈之后,我和坐在門口負責售票和講解的老人攀談起來,原來他就是這套房子的主人。老人告訴我,25年前,這片房子還沒蓋好,就已經被當時追求新潮的年輕白領買光了。他住進來后,不斷有來自世界各地好奇的人們敲門想進來參觀,久而久之,他覺得不如干脆把房子改成一個博物館,專門供人參觀好了。 “現在一年大概有三萬人參觀呢,”老人平靜地對我說。 “那當初您買這套房子的時候花了多少錢啊?”我問老人。 “相當于20萬歐元。當初票價合2歐元,是很合理的價格。” 20萬,現在一年就能收7.5萬,我忍不住開始幫他算帳 “您太精明了。”我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不能這么算,我不住在這兒,所以后來又花了60萬買了一套房子。而如果你明天來的話,在這見到的或許就換成一位女士了。”老人笑著和我說。 “您的夫人?” “嗯。” 簡短的對話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我真的很佩服眼前這位老人。幾十個立方體中,他是真正有頭腦生意人 和老人道別,我們要離開鹿特丹前往比利時了。臨走的時候,我又忍不住從背面拍了這排怪房子。 對我來說,這次的荷蘭之行是短暫的。就整個旅程而言,荷蘭的兩天只是一個序幕,好戲才剛剛開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