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聯合國一份文件,如果分別用漢語、俄語、英語、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寫出來,那么最薄的那份文件,肯定是用漢字書寫的。可見我們的漢字是最簡潔的文字語言。英語啰里啰嗦,顛三倒四,不如漢字表達的豐富清晰。 中國漢字不僅僅是文字,更是藝術,這是世界上唯一將文字與藝術相結合的文化現象。 那么,中國書法常說的“五體”是指的哪五種字體呢? 1、篆體。這種字體一開始是出現在商代,先是大篆,后來到秦朝的時候,由宰相李斯統一成小篆。字形為長方形,線條等粗,均勻,對稱,是秦朝官方使用的文字。 2、隸書。出現在漢代。是漢朝的官方文字。特別是橫,“蠶頭燕尾”,好像波浪,一波三折。 3、楷書。又叫真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筆畫、結構非常的嚴謹、端正。唐朝,是中國書法的楷書時代,簡稱“唐楷”,出現了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楷書大書法家,與后來的元代趙孟頫合成楷書四大家,人稱“歐柳顏趙”。 4、行書。比較瀟灑的字體,俗稱連筆字。筆畫之間有連貫、游絲、牽帶等,抑揚頓挫,行云流水。 5、草書。非常灑脫的字體,不過,有的字難以辨認,只適合藝術創作,不適合日常應用,試想,你填表寫個檔案用草書,誰認得啊,中考高考用草書寫作文,零分肯定的了。 五種書體,只是大概的劃分,實際書寫的時候,可能會有變化,從而產生出較豐富的字體。 比如,楷書,稍微連筆,就成了“行楷”,就是個別的筆畫連起來或者變形,適合平時書寫,簽個名什么的。 行書,再寫的快一些或者說再自由一些,就是“行草”,介于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最適合搞書法創作的就是行草。便于發揮,表達心中的感受。 還有,狂草,幾乎每個字都變了形,藝術性很強,但是不適合特別是咱們老百姓,這種書體擺在眼前,權當欣賞一碗拉面唄。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老祖宗給我們創造了這么美的文字,我們應當代代傳承,也讓外國人都來學習漢字文化,成為世界上最通用最流行的文字、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