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教育改革應先改變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中長輩對年青一代的家庭成員進行教育。孩子從出生、成長到成家立業(yè),是家庭一直陪伴他,在潛移默化影響他。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伴隨孩子最長久的老師。孩子生下來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對孩子的語言文字學習、行為習慣、道德品質(zhì)和性格培養(yǎng)等都有重大影響。古人所謂“3歲看小,7歲看老”,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足以影響孩子一輩子。 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身上,都有其父母的影子;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后,都有家庭教育的缺失,“子不孝父之過”。家庭教育最大的特點是父母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風要正,家長事事要以身作則,給孩子起表率榜樣的作用。比如有的家長自己從不看書,孩子在做作業(yè),他在玩手機或看電視或打麻將玩牌,卻天天教訓孩子要好好讀書。有的父母經(jīng)常吵架、鬧離婚,他的孩子能安心讀書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明環(huán)境對人有很大影響。我們可讓孩子多參加親子戶外活動,講講名人故事,進行賞識教育,嚴愛相結合,進行挫折性教育,但家長之間要保持一致性的教育理念。 最后注意一下,家庭教育的黃金時期是12歲之前幼兒期。為了孩子的一輩子,家長千萬別認為教育是老師的事,只養(yǎng)不教是富不過三代的根源。精忠報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典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