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韓南翔教授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臺精密儀器,那“心、肝、脾、肺、腎”這五臟就是必不可少的零件,任何一環出現差錯,身體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般垮掉。 現在常見的一些疾病如腰椎頸椎病,肩周炎關節炎等,就與五臟陰虛與經絡不暢有關系,養好五臟,疏通經絡,這些疾病自然就好了一大半了。 眼窩、頸窩、腋窩……人體有許多凹陷的“窩”,這些“窩”隱藏著很多對身體有益的穴位,被人們俗稱為“養生窩”。 適度按摩這些部位,可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緩解疲勞,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下面告訴你人體8個“養生窩”的保健秘訣。 1.搓擦腘窩,緩解腰背痛 腘窩就是雙側膝蓋后方的凹陷處,為十二正經中肝經、腎經、膀胱經經脈循行區域,腘窩正中穴 位為委中穴。 中醫針灸推拿中講究“腰背委中求”,意思是治療腰背酸痛、下肢關節伸屈不利,委中是要穴。委 中穴兩旁還有委陽、陰谷、浮郄等穴位,均為治療腰背酸疼的穴位。 把手掌搓熱,來回搓擦兩側腘窩,間斷按壓穴位,也是以局部發熱、酸脹為宜,不但可緩解腰背 下肢關節疼痛,屈伸不利,還可加強人體的護衛作用,增強免疫力。 2.背痛開關:搓捂后腰 背痛時,用雙手搓搓后腰,腰酸背痛的癥狀會有立竿見影的改善。 腰部是中醫所指的“帶脈”所行之處,特別是脊椎兩旁,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經常按摩能有助于緩解腰酸背痛。 操作方法:將兩手搓熱后,放在后背脊柱兩側的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至尾骨處。經常背痛的人可以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3.腰眼:腎好一切都會好 腰眼也是春捂的重要部位。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會腰部酸軟怕冷,經常尿頻或精神容易困倦疲乏。按摩腰部腎俞穴可滋陰壯陽,補腎健腰。 腎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該穴,可溫暖腎陽。 除了點按以外,可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俞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做36次。 4.小腿:聚陽氣,一年少疼痛 很多老人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現惡心嘔吐眼睛痛,這種表現屬于肝陽虛,這時要重點保護好小腿外側,可以多熱敷足臨泣穴和陽輔穴。 足臨泣穴就在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將手指從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的縫向腳背方向推,推到有骨頭的邊緣時就是足臨泣穴。 陽輔穴在小腿的外側,腳外踝關節上方四寸的位置。 腰椎頸椎病的最佳治療方法 在以上的解析中,可以看到很多疾病都是因為經絡不通引起的,也給大家介紹了拍打身體8個窩即可緩解像腰腿痛疾病,不過這些方法只適用于輕度腰腿痛病患者。如果疾病較為嚴重的話,建議借助藥物來進行治療,西藥副作用較大,患者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不建議使用。中醫療法歷史悠久、安全無害、使用簡單、標本兼治。 膏貼法是目前治療頸椎病、腰椎病等骨科疾病使用最廣泛的傳統中醫療法,歷史悠久,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安全方便無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