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生對于史學貢獻最大的是什么呢?當然是思想史與學術史。 在兩漢經學史方面,他在《兩漢經學今古文學平議》中指出,所謂兩漢今古文之爭不過是立官學之爭,而非清人所演繹出來的今古文學的不同。這個意見在當時來說,是一個非常深刻而有洞見的觀點,可惜并未產生足夠的影響。直到今天,一部分學者開始從頭反思經學今古文問題,才重新意識到錢穆先生這一觀點的重要性。 在學術思想方面,我尤其推崇他的《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錢穆先生在?繹學理,闡述思想方面有他頗為獨到的功夫。這種眼光和功夫也同樣體現在他的《朱子新學案》和《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這種學術風格,在當時的歷史學者里面,實在是找不到第二個人的。而相比之下,當時的哲學學者中,講同樣問題時,義理之深奧幽玄或能勝之,但多不免摻雜西學影響,又或只集中在對象學說中的一點,而失于對其整體學術的講評。所以既能把歷史中的思想演變捋出一個成型的脈絡,又能用傳統中國學術的語言,同時還不代入自己的過度演繹,能把這種工作做好的,也只有錢穆先生。 當然,錢穆先生的考據功夫我以為頗有可議。至少一直被人追捧的《先秦諸子系年》,并不能說是很成功的作品。 至于說錢穆先生影響最大的作品,當然是《國史大綱》。但是好像大家都比較欣賞的都集中在開頭的那四段話。在我的理解中,其實這四段話主要是針對古史辨派和史語所說的。這么一想的話,好像也就沒有那么激動人心了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