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是一門藝術,有人直率好強,三言兩語就摧蘭折玉;有人含蓄幽默,蜻蜓點水就意味深長。有人大大咧咧,毫無心機;有人謹言慎行,含而不露。 有些人好心辦了壞事,而有些人兩面三刀,腳下使拌。世界千奇百怪,難免有時遇見各種尷尬情況,而俗話說藝不壓身,掌握一些交往的策略和技巧,是為人處世的必修課。 01 鬼谷子說:以無為待有得,察言辭,合于事。大意:用順應自然的無為之道來對待所獲得的情況,觀察言辭要與事理相結合。 對方游說時的策略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圓轉靈活,即具有隱藏和欺騙性;另一種是方正直率,即直截了當,但卻堅強無比。對待第一種可以采用無為的態度迷惑對手,耐心等待對手顯露動機,再隨機應變;對待第二種,可以仔細觀察對方進攻時的漏洞,找到其致命弱點再狠命一擊。 隋朝末年,王世充襲擊李密的時候,李密召集手下的謀臣商量,裴仁基說:“王世充帶領全部精銳來攻打我們,洛陽一定很空虛,如果我們能派出三萬精兵沿黃河河漕向上逼近洛陽,王世充一定會再返回去援救?!?/span> 單雄信說:“敵方的士兵連飯都吃不飽,而我方的士兵又都積極表示愿意參戰,這樣一定能打敗敵人。” 祖彥君說:“裴仁基的謀劃可以起短期的作用,單將軍的計策,將直接導致失敗和滅亡。人常說:祝賀你的人還沒有走,吊唁你的人又來了。想奪取一定要先給予,想要削弱一定先要使他強大。希望主公能先給他點甜頭,讓他強大一點,然后再抓住他的傷痛處,給以致命的打擊?!崩蠲苷f:“好計策!”于是準備不和王世充交戰。 上面的言談有方正剛強的,如單雄信;也有圓轉靈活的,如裴仁基。祖彥君針對不同的言論分別作出回應,有理有據,讓李密心服口服。 02 鬼谷子說:聰明人不因自己的主張而排斥別人的主張。因而語言扼要而不繁瑣,心里虛靜而不亂想,志向堅定而不被擾亂,意念正當而不偏邪。 孟嘗君想要施行合縱政策,公孫弘卻建議不如先觀察秦昭王是什么樣的君王,再準備行動。盂嘗君就派他到了秦國,秦昭王聽說后,想用言辭羞辱他。 公孫弘拜見昭王,昭王問,“薛公的封地有多大?”回答說:“一百里?!闭淹跣χf:“寡人的土地有數千里,還不敢跟別人為敵。如今盂嘗君的封地方圓百里,還想與寡人為敵?” 公孫回答說“孟嘗君喜歡賢人,君王不喜歡賢人?!闭淹跽f:“孟嘗君喜歡賢人,像什么樣子?” 公孫說:“他不向所謂的天子臣服,不在諸侯面前討好,得志的時候不愧為民眾之主,不得志的時候不肯做別人的臣仆;并且治理國家可以做管仲、商鞅的老師,所講的道理符合禮義,如能聽從實行,可以使他們的君主稱王稱霸;擁有萬輛兵車的威嚴君主,如果侮辱使者,使者將退下一步自殺,一定用他的血污染君王的衣服?!?/span> 昭王笑著向公孫道歉:“客人何故如此,寡人只是跟客人談論問題罷了!我跟孟嘗君很友好,希望貴客一定把我的心意轉告他!” 秦昭王先是以嘲笑的口吻侮辱孟嘗君,然后又假裝欣賞公孫弘,實際是想引誘他說出真相。面對昭王的咄咄逼人,公孫弘沒有上鉤,他機智勇敢,既維護了主公的榮譽,又表現了自己的忠勇和剛毅。 公孫弘不卑不亢,意念堅定,一面在秦王面前有意贊賞和抬高孟嘗君,一方面以死相逼,讓秦王不敢小覷自己,從而不辱使命。 03 說話的技巧很多,一句話也無法講完,但是通過了解以上故事,我們可以懂得一些道理。首先,我們與人交流要不卑不亢,來有言去有語,不被對手的氣勢嚇倒。 其次,要針對對方的特點,準確地判斷出是什么目的,采用的是方正還是圓轉的方法,思路清晰才能有的放矢。 最后要說的是,學習說話的技巧不是一日之功,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練好內功,多接觸外界環境才能得心應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