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同舟楫,濟人濟事濟天下!'同濟大學即將迎來百年校慶。日前,學校以'同濟大學百年校慶籌備委員會'名義,通過中央和上海市多家主要媒體發布'百年校慶公告(第一號)',標志著我校百年校慶各項籌備活動全面啟動。 公告明確,同濟大學建校100周年的紀念日為2007年5月20日,百年校慶籌備的整體原則是:'隆重熱烈、規模適度、注重實效、辦出特色'。啟動百年校慶籌備工作以后,學校將從文物征集、修史建館、宣傳出版、學術論壇、慶典晚會、資金募集等幾方面積極開展工作。 附:同濟大學百年校慶公告(第一號) 天高云淡,丹桂飄香。在金秋收獲的季節,我們向多年來關心和支持同濟大學建設與發展的各級領導、遍布海內外的20余萬校友、各界人士和朋友鄭重宣告:2007年5月20日,是同濟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日!我們熱誠期待各界賓朋和校友,屆時與同濟全體師生員工,共襄盛舉! 百年同濟,百年輝煌。從1907年德國醫生寶隆在上海創辦'同濟德文醫學堂'到1927年學校成為其時為數不多的國立大學,二十年變遷,乃樹一里程碑。抗戰八年,六次遷校,千山萬水,弦誦不絕,又譜寫了文化抗戰的詩篇。至新中國成立,同濟已發展成擁有理、工、醫、文、法五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海內外聲譽卓著。1952年院系調整,成為其時國內土木、建筑學科最為強盛的大學。改革開放伊始,提出了'兩個轉變'的戰略構想,形成了對德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多學科并進的建設局面。上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先后與上海城市建設學院、上海建材工業學院、上海鐵道大學(原上海鐵道學院、上海鐵道醫學院)實現并校融合,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劃歸管理,同濟大學在中國高校布局調整中創造了特有的'同濟模式'。同時,學校先后進入'211工程'和'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建設行列,實現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同濟大學不斷向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一流現代大學邁進。 古昔為學有大道: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又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同濟大學百年歷史,鑄就了自己的精神品格:或曰'嚴謹、團結、求實、創新';或曰'同心砥礪,同窗求索,為振興中華而讀書;濟愚扶弱,濟世興邦,為富國強民而育人';或曰'同舟共濟,自強不息',表述不一,精髓不變,這就是同濟精神。正是宏大理想的召喚與漫漫長路的吸引,同濟人有決心有力量向巍巍的大學頂峰邁進! 百年校慶,是同濟發展歷史長河中的難得機遇,是同濟走向新里程的又一個起點,是同濟增強凝聚力的一次重要契機,是同濟提升實力、升華品牌的全面積聚。我們將本著'隆重熱烈、規模適度、注重實效、辦出特色'的原則,總結百年同濟的精神文脈,挖掘百年同濟的歷史積淀,展望未來發展愿景,為各界朋友、廣大校友演奏一部雄渾的交響詩。 從現在開始,我們將啟動百年校慶的籌備工作,包括文物征集、修史建館、宣傳出版、學術論壇、慶典大會、資金募集等,我們熱誠期待和歡迎大家關心、支持和參與我們的百年校慶。 四海同集,濟濟翔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