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剛過10萬公里,就發現外球籠防塵套破損,由于發現的及時,在駕駛中感覺外球籠還沒有出現金屬磨損,因此決定抓緊更換外球籠防塵套,清洗重新上油,可以延緩半軸壽命。由于拆卸半軸需要拆穩定桿及下擺臂,因此一些底盤橡膠件順便更換了,具體作業如下:
準備好所有配件,除了內外球籠套及修理包外,還有所有底盤橡膠件及轉向球頭,為了以防萬一,準備一桶齒輪油,如果拆卸時有泄露可以隨時添加。

首先拆卸穩定桿支架,由于支架有銹,先需要噴點廢機油潤滑一下,方便拆卸!

拆卸穩定桿橡膠套(算盤子)

分離轉向球頭與羊角

拆卸下擺臂襯套螺栓,是含在大梁內的,內有焊的螺母,下的時候力度要均勻,防止內部螺母脫焊,就不好拆卸了!

拆下的穩定桿支架,為了保持裝配的偶配合及保護原車數據,需要做好前后標記!

穩定桿已經取下!

下擺臂也取下!

開始拆卸內球籠防塵套,為了防止齒輪油流失,內球籠外殼不拆下,直接取出三星軸承一端!

已經下掉內球籠防塵套的半軸桿,并可以分離取出!

取出的內球籠三星軸承,可以發現內球籠潤滑油脂顏色是黃色,正好和原廠修理包中的一黑一黃兩包油中的黃色油包對應使用

已經取出的外半軸,可以看到雖然球籠套破損,但潤滑油還保留有至少60%,因此只清洗更換防塵套是可以的!

開始清洗外球籠,先用柴油和刷子刷外圍!

再使用壓縮空氣加柴油噴霧吹洗,可以確保內部油泥與灰塵洗出!

另一組人馬開始裝配下擺臂的橡膠件!先打出襯套!

這是使用8年10萬公里的下擺臂襯套,變形磨損嚴重!

重新裝配好下擺襯套與球頭防塵罩!

外球籠清洗完畢,開始上潤滑油,使用黑色油包!

然后裝上防塵套,固定卡箍,裝配完成!

開始向車上裝配,整個裝配過程是拆卸的逆過程,不再詳述!

更換后的感受,感覺轉向靈活,另外前輪路感彈性增加,也感覺車頭高了一些,看了下前輪窩處葉子板與輪胎的高度,比更換大約高了半指,底盤橡膠件是車輛減震的第一環節,所以有的覺得減震性能下降的車主,不要總想到換前減,底盤橡膠件是第一更換要素。
這段時間需要磨合底盤橡膠件,因此坑哇路段盡量少早,速度保持60以內,1000公里后再進行一些底盤螺絲緊固即可恢復完整的裝配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