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小朋友參加了春季圍棋級位賽。為了讓小朋友能休息好,更有精力參加比賽,妻提議周五晚上就在附近休息。 本次組織者汲取了前幾次承辦地的經驗,應該來說還是想來很多辦法,比如說提前兩周就建立了微信交流群,適時發布比賽一些情況;又比如對場地進行了規范化設置等等,這些都應該為組織者點贊。 說了組織方,再說小朋友,從場地外的高處望去,整個場地上的小朋友就像螞蟻窩里的小螞蟻一樣,忙忙碌碌的,當然,他們不是為自己的食物忙碌,而是忙碌著交流、玩耍、放松。小朋友就是小朋友,一進入場地,兒童的天性表露無疑。完全沒有比賽的意識,有的忽閃忽閃著看著賽場的環境,有的觀察自己沒有見到的東西,有的互相玩耍,有在互推著棋盤上的旗子,有的耍棋盤,有的稀奇的看著場地外臺上的家長,有的相互間悄悄的打斗,有的互相介紹著自己...... 而場外的家長們呢,雖然90%都故作鎮靜,但焦急眼神統統統將他們出賣。有的坐立不安,有的手里拿著一本書,但眼睛卻不是望著場內,更多的在無聊的刷著手機,更有甚者,在場地外高聲吼叫著,讓小孩子小心......可憐天下父母心,我雖然真的同情家長,包括我自己。把輸贏,把晉級看得如此重要,這就失去了學習圍棋的原來之意,也達不到學習的目的。其實我們應該問問自己的內心,如此靜不下心了,又怎么學好圍棋,怎能沖出突圍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