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情是中國的特產。因為中國是人情社會。這話對了一半。全世界都有人情,都講人情。 只要有人,就有人情。人情,人之常情。古人一句話講到底了:人心是肉長的。老外的人心也一樣。 講完何謂人情,講一個關于人情的認知。 有一句話,經常掛在大家嘴上:“這個社會人情冷漠”。 我講過一萬次:一個人不要活在流行語中,否則你基本上一事無成。 什么意思?這個社會人情冷漠,但是他冷漠他的,你不要冷漠就是了。你不要看到這個社會人情冷漠,你也傻乎乎地跟著冷漠,似乎還覺得自己很識時務很精明的樣子。如果一個人總是這樣,也不會有多大的戲。 越是這個社會冷漠,我們越要秉持善意:與人為善、熱心腸、謙讓,真正明白“吃虧是?!北澈蟮恼軐W智慧。 有人可能又會說了:人善被人欺、好人沒好報。哦,你的眼力能看到的不過一丈遠哦。 再講點實用的:我們該怎么講人情? 很多年前了,有個當時還在上大四的朋友,問過我一個問題: 我想跟某個大咖(設計界的頂級大牛)學習,但沒有機會靠近他。給他的微博(那時候還沒有微信)評論留言,永遠得不到回復;參加他的活動,也沒有機會說上話,不知道怎么辦。 我說,其實也很簡單: 第一,你給他的微博留言評論,能不能有點含金量,而不是大路貨,讓人家知道你不是個門外漢,是個上了點道的人。吹捧、贊美也要專業一點。搞來搞去不是“哇,好膩害”就是“好贊”,你把自己當小學生還是白癡? 第二,很重要,他每次活動的時候,你能不能去早一點,幫助他或者他的助手或者會務人員干點小事,布置下會場、挪挪椅子之類,醒目一點,適當的時候,為他做一些善意提醒、收集一些反饋。干什么事,要想得到,先付出。 幾個月后,這個大四學生不僅成了,還被那位大咖招進了公司。一開始當實習生,后來成為員工。有了好的平臺,昔日的菜鳥,現在已是著名設計師。 大咖也是人!看到一個年輕人如此有心、如此心細,沒有誰永遠是一副高冷面孔。你再想想,多少歷史大人物,出身卑微,年輕時他們怎么求師學藝的、他們怎么邁出人生第一步的?跟我說的沒有兩樣! 有個秘密,我告訴大家:越是高冷,心里越熱。相反,一副嬉皮笑臉“好好好”的人,你要認真辨別。 那些有腔調的人會說:“哇,你教人低三下四?!笔前?,謝謝你,請繼續你的看法。 今年春晚有一首歌很好聽,王菲、那英《歲月》。里面有句歌詞:“生活是個復雜的劇本,不改變我們生命的單純?!?/P> 這句話很好。生活很復雜、社會很復雜,但越是復雜,我們越要維持生命本真。生命的本真是什么?單純、性本善。 社會復雜它的,生活復雜它的,我們自己講人情、通人情、不改變生命的單純就是王道。 上天不會虧待有人情味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