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朝代就是唐朝了,唐玄宗李隆基開創了史無前例的“開元盛世”,使得整個國家變得極其強盛。但是在天寶年間,唐玄宗獨寵楊貴妃,又任用奸臣為相,結果爆發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導致唐朝從此走向衰敗。那么,為什么唐朝還可以茍延殘喘的存在150多年,甚至其中還出現了幾次可圈可點的中興呢?據小編分析,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因素: 第一,唐朝的經濟在安史之亂之后還算穩定,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崩盤現象。雖然河南和河北的財政是完全沒戲了,但是江淮一帶還算頗為富庶,所以江淮一帶就成了唐王朝的主要收入來源。實際上,當時的獨立藩鎮只有5個,占有34個州,但是臣服唐王朝的州達到了49個,總的來說,大唐還是能夠控制全國一半以上地區的經濟發展的。 第二,唐朝各個藩鎮結構之間的平衡。雖然大家都知道,唐朝的節度使權力之大,是比中國歷都無法想象的。實際上,在搞定安祿山之后,唐王朝就知道自己無法控制全部的藩鎮軍隊,而安祿山的覆滅也讓藩鎮也意識到了唐王朝雖然衰落,但是也不是誰都可以覬覦的。于是此時的唐朝和藩鎮又保持了一種微妙的關系,那就是各自安好。在無力發動戰爭的情況下,兩者之間互不干涉,因此唐王朝才可以獲得一種比較穩定的政治結構。 第三,唐朝的中后期出現了4位明君。唐代宗在位的時候收復了兩京,而德宗和憲宗則是大力的整頓朝政,終于取得了元和中興的巨大成果之后,武宗的時候出現了會昌中興。實際上,唐王朝最終還是毀滅于宦官干政,唐朝的宦官可以隨意廢立皇帝,最后才導致了黃巢起義和唐王朝的覆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