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了,多肉變美的季節,可以操心多肉上色問題了,本文大概是講關于多肉怎么上色最全面的文章了,也有大量的多肉養護信息,你值得閱讀。本文作者為@鴕鳥dacyou(大家可以關注她的微博,好多干貨美圖?。臉祟}鴕鳥的景天關鍵詞上色,文中的多肉均為鴕鳥dacyou的多肉。
![]() 玉珠東云 ![]() 多肉上色條件二、陽光充足 配合低溫實現上色目的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是一定要有充足的日照。白天大太陽曬著,晚上凍著,妥妥的迅速上色。但是所謂的充足日照可能和很多人理解的不同。經常有人覺得我放陽臺上,太陽曬得也很好,為什么就是不明顯呢?實際上,陽臺內和露臺的差別是非常大的。我的充足日照基本上是指全日照,并且是360度無遮擋全日照,從太陽出來曬到不見天光才是真正的陽光充沛,所以這是大棚具有優勢的原因之一。 ![]() 沙羅姬牡丹 ![]() 多肉上色條件三、大溫差 這點其實是要點一和二的體現,有太陽才有可能在低溫的天氣實現溫差。有棚子的話溫差可以拉到更大。我養在屋頂棚子里的時候,有一年因為地方不夠,很多肉被擠到了頂層貼近棚膜的地方,冬季大晴天棚子不夠通風的時候,這些位置溫度可以升到四十來度,又干又熱,晚上又最快降溫到接近外部環境,這片區域的肉肉很統一的整體色彩都不太紅反而偏黃。這種效果也成為實踐的中意外收獲了。 ![]()
多肉上色條件四、適當澆水 適當這個詞真是方便,要說明卻很累。澆水其實是多肉養護中最復雜又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需要綜合各種因素來考慮。天氣,環境,花盆,土壤,植物狀態、養護目的,所有相關的條件都要綜合起來考慮。所以想要養好多肉,不能機械地遵循幾天一次水的條件。最直接的方式是看土干得如何了。不能只看表面,有時候可能看起來干了其實下面還是非常潮濕的,也可以用掂重量等方式來判斷。 1、天氣:需要考慮澆水至少前一周和后一周的天氣情況。通過前面的天氣情況判斷什么時候需要再澆水,然后看天氣預報,確定預計的澆水時機是不是最佳。當然啦,一般情況就是溫度高、天氣好水就跑得快,陰天、下雨、低溫的時候水跑得慢。重點是:(1)、盡量干透再澆;(2)、澆過較短時間內能夠干透。夏天澆水情況特殊,可以參考我前面寫的渡夏篇。 2、環境:一個是你的地理大環境,一個是你具體養在棚里?院子里?陽臺?窗臺?這樣的小環境。地理大環境基本是沒辦法改變的,所以我們也只能羨慕下云南、山東這種適合多肉生長的地方,但是蘇州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相對廣東之類的南方城市我們已經算幸福了。好的大環境當然是全年降水少,太陽多,夏天溫差大,冬天有點冷又不過分的地方啦。小環境有選擇的話當然是選盡量光照多的地方。越不通風、光照越差的環境散水越慢,澆水也得更加悠著點。 3、花盆:現在花盆的材質款式各種各樣,散水速度各不相同,而且差異很大。一般盆深的、口小肚子大的散水肯定比較慢,盆內裝的土越多散水也越慢。所以大盆種小肉不是什么好選擇。還有就是如果多肉長大了,葉子都攤開來,把盆口都擋住的情況,散水也會變慢很多。材質的話,最常見種類里,瓷盆最不透氣,然后是塑料盆、紫砂盆,陶盆。不是散水越快越好,還得看你有多勤快。種得多了,干得快的季節天天澆也是很累的。如果澆水跟不上速度,肉肉也會變得干巴巴一直都不長大。 4、土壤:配土也是時常會被問到的問題。好的土壤就是有一定保水性又干得比較快。一澆就干留不住水那也是不行的,澆了不容易干就更不行了。我個人是用的品氏草炭(檸檬黃袋子那種)加珍珠巖和木炭粒,偶爾心血來潮了會加別的東西進去,比如虹彩石、火山巖、赤玉、鹿沼、椰糠。但是我其實并不喜歡石頭類的顆粒,雖然透水,但是根扎不下去,顆粒的話還是赤玉之類的好,有一定保水性還能被根扎透。喜歡瓷盆的、手比較欠的可以增多顆粒的比例,深盆子底下也可以多墊點顆粒。我也說不準我用的比例,標準就是讓草炭被顆粒充分分隔開,不讓它們時間長以后纖維糾纏在一起。另外土壤的酸堿度可能也會影響多肉的色彩,但是我沒有測量過,所以只在這里提一句。 順帶說一下椰糠,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椰糠的,便宜,比草炭更不容易結塊,又環保,可以和草炭混在一起用。但是它肥力低,多了保水比較強,還有一個糟糕的問題是椰糠容易長蘑菇,大棚里面地載的估計會哭。我因為都有鋪面又養得相對干,所以沒有被蘑菇困擾過。 5、植物狀態:肉肉是新種或者徹底服盆,生長旺盛或者一直不見長,很緊湊還是已經長徒,這些都需要作為是否澆水和澆多少水的一個參考。服盆的,長得旺盛的肉會需要更多的水。上次澆完有長徒趨勢的下次澆水就要悠著點啦。另外小苗比大的更加需要水,盡量不要控水,干了就澆最好。 另外順便說下發根。我覺得發根比較好的環境是根部不見光又有濕度。溫度當然是十幾度到二十幾度最好了,隨便放哪里都發得飛快。再扯遠點,折騰肉還是秋天最好,休養時間最長。 6、養護目的:你想讓它快長還是出狀態?想長快點,多澆水,想出狀態,不要澆太多,夏天怕死,少澆水。蘇州的話,梅雨之前溫度合適可以經常澆,而且為了迎接苦夏,需要補充體力,所以需要澆水養肥點;等到梅雨來了,每天下雨,澆了水大半個月都不會干,溫度又不低,有點危險,所以不能多澆水;夏天更加不能多澆水,過了夏天,就可以任性的養護了,一干就澆吧,只要有足夠太陽,就會長得很開心。到了冬天該準備讓它上色了,這時候就要控制澆水節奏了。很少有干死的肉肉,所以真心不用怕,就算干到皺了,只要根還健康,一泡水下去馬上就好了。但是上色也并非越干越好,太干了不飽滿,但是干了容易包起來。上色季節不妨把澆水間隔拉長到平時的兩倍,澆水的量也可以稍微少一點。 7、澆水工具和方式 我目前用洗車的那種8L噴壺澆水。因為我有點完美主義,所以基本上澆水不會對著臉,而是直接澆在土上,盡量沿盆邊澆,力度不能太大,防止水飛濺起來,澆到差不多底孔能流出水的程度,澆完了用吹耳球把葉子上的水吹干凈。比起直接水勺灌水,這樣澆其實很難澆透,但是反而利于控制澆水的量?;ㄐ姆e水的弊端應該都有所了解了吧?最糟糕的情況就是黑腐,好一點是被曬傷,再輕點就是留水印。也有人會說我從來不吹都沒事,我只能說如果不是環境很好那就是你人品比較好。 ![]() 女美月 ![]() 多肉上色條件五、足夠空氣濕度 空氣濕度并不是不可少的條件,但是它能使多肉的顏色更加鮮艷,狀態更加飽滿。這一條基本上需要配合棚子來實現。另外空氣濕度和通風是需要綜合考慮的,一般來說,冬天對通風的要求不那么高,所以除了晴天中午時段最好透下氣,其它時間都可以封著。 ![]() 娜娜小勾 ![]() 多肉上色條件六、露養和棚養 露養和棚養哪個好?這取決于個人喜好了,我是棚養派的。露養容易有各種傷痕,水印,灰塵等,狀態看起來比較狂野一點,上色的效果也比較深沉濃重。不過其實露養也不可能完全丟在外面不管,長期下雨,溫度過低或過高時都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保護。習慣了露養的多肉可以抵抗更加惡劣的環境,但總是有極限的。 相比之下,棚養的狀態可以維護得比較完好,顏色更加鮮艷嬌嫩,但是植物肯定也更嬌氣一點。日常需要多注意通風情況,防曬防凍防蟲也一樣得注意。堅持細心的呵護才是完美狀態的最大保證。 ![]() 魅惑之月 ![]() 多肉上色條件七、狀態的積累 完美的形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澆水節奏的大起大伏容易使葉片長短不一,或者一旦蟲害、凍傷、曬傷留下了疤痕,就需要非常長的周期來新陳代謝直到恢復。就算色彩,也是能夠部分延續下來的。如果長期處在快速生長狀態的肉,一般都綠得很深沉,這樣的肉肉要出狀態會更加困難。但是曾經有過明顯色彩的肉,往往能夠留下一點基礎。就算過完夏天,也還保留著一點色彩,這樣的肉肉在下一個上色季節會更加容易養出明顯的色彩,甚至養出一些不容易出現的黃色、橙色等所謂的“糖果色”. ![]() 藍姬蓮 ![]() 愛斯諾 ![]() 最后的廢話 微博被問最多的應該就是肉肉賣不賣和如何出狀態吧。 我只是個玩家,和大家一樣,就是更喪心病狂一點,不能滿足于窗臺陽臺,非要發展到變成負擔才覺得足夠。所以雖然肉肉很多,但也都是到處收集來或者在養護過程中自然變多的,所以也不會想再賣出去。我享受這種單純玩樂的心態,不想因為涉及到利益而變得心情復雜。 很多買來時候不出彩的肉肉,最后卻給了我驚喜。所以與其買個超美的肉肉最后養丑了被打擊還不如買個普通的養到漂亮體會成就感,所以我不會太糾結買時候的狀態。 但是怎么養出狀態這個問題,微博回復里幾句話根本說不清楚,或者問的人也只是順便感嘆下,所以經常都沒有回復,或者簡單回答了也不確定是不是能幫到別人。一直想寫個詳細的來分享下我的經驗,拖拖拉拉到現在。應該還有疏漏的,但是就先這樣吧,以免我無期限的拖拉下去。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取舍自便,也歡迎給我更多意見。當然這些經驗有的是實踐來的,也有很多是別人教給我的,我也非常感謝那些無私分享經驗的前輩朋友們。自己多看多想,多參考別人的成功經驗,再用實踐來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能被喜愛被表揚很開心,不太擅長用語言表達這種感謝的心情,只有繼續努力來回應大家的喜愛。 ![]() 赫拉 ![]() 海濱桑切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