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京兔 · 圖片 | 百草圖 · 編輯 | 一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當四月緊跟著春天的腳步而來,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在這迷人的芬芳里,清明節悄然而至。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今年的清明節時間是:2018年04月05日 戊戌年二月二十 星期四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 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節日起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而各地過寒食節的具體日期各不相同。
《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
節日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
踏青
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同時還會在踏青的時候,和家人一起放風箏,感受春日。
植樹插柳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關于清明戴柳插柳,古人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后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并相傳至今。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于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追憶往昔
清明是一個充滿回憶的節日,既能追憶先人,懷念往昔,又能在這樣特殊的節日里,帶上最親近的人一起踏青。
-主播- 京兔,央視紀錄片導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