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月6日,一位仰望星空的科幻巨匠“飛向了”太空。 今天,從文學界到科學界,到娛樂圈,不同次元壁的人都在懷念他—— 阿瑟·克拉克(科幻三巨頭之一):女士們,先生們,世界上只有一個阿西莫夫。 威爾·史密斯(美國影星):吸引我去拍《我,機器人》的第一原因是阿西莫夫。 劉慈欣(《三體》作者):我敢說,阿西莫夫絕對是在中國擁有讀者最多以及知名度最高的科幻作家。 蔡康永(主持人、設計師):阿西莫夫講了一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們預先去想象未來,有些事情你可以選擇讓它發生,有些事情你可以選擇不要讓它發生。 卡爾·薩根(天文學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闡釋者之一。 鸚鵡史航(編劇):他告訴世界,你本來可以長成另一個樣子。 五岳散人(作家):曾經真正仰望星空的人,把自己的名字寫到了群星之中。 他就是被稱為“神一樣的人”——艾薩克·阿西莫夫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20.01.02 —— 1992.04.06 (美國科幻作家、科學家,與阿瑟·克拉克、 羅伯特·海因萊因并稱為科幻小說三大巨頭) 神一樣的人——阿西莫夫! 現在我們提到阿西莫夫,都會稱他為“神一樣的人”。 美國政府授予阿西莫夫“國家的資源和大自然的奇跡”這個獨一無二的稱號,以表彰他在“拓展人類想象力”上做出的杰出貢獻。 阿西莫夫一生寫了500多部作品,影響了無數個改變世界的智慧大腦。 比爾·蓋茨、扎克·伯格、馬斯克等業界大佬都是捧著阿西莫夫的書長大的。 許多宇航員,正是讀了阿西莫夫的書而選擇走向了星辰大海。 而激發大眾對科學的熱情,也正是阿西莫夫的創作初衷。 1958年,阿西莫夫在得知蘇聯發射人造衛星成功的消息后,痛感美國科學教育的落后, 于是他決定從一個生物化學博士,變成一個專職作家。 “我的前途不在顯微鏡下,而在打字機前。” 在阿西莫夫的寫作生涯中,寫了科學總論24本,天文學68本,化學和生物化學16本,物理學22本。 阿西莫夫強大的科學背景使他筆下的科幻不再只是科幻, 他甚至在作品里預測了我們現代世界的誕生。 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三大定律”仍沿用至今,被視為圭臬。 在我們議論未來機器人會不會代替我們的時候,70年前阿西莫夫就已經為我們設定好了法則。 除此之外,阿西莫夫還預言了萬維網、面包機、自動咖啡機、三維電影、納米技術、生物基因等多項科技,并預測人類在21世紀實現太空旅行…… 在某種程度上,阿西莫夫預言了現代世界的誕生。 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 后世的很多科幻作品,要么是在模仿阿西莫夫,要么就是在想辦法反叛他。 阿西莫夫一生最引以為豪的作品,則是《銀河帝國》系列小說。 這是一套滲透了我們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偉大作品—— 從人類的科技探索、世界局勢,到前沿經濟學理論、好萊塢電影,它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馬斯克是《銀河帝國》的忠實粉絲,年少時讀阿西莫夫的書,為馬斯克的太空夢埋下了一粒種子, 馬斯克為了向阿西莫夫致敬,今年把載有特斯拉的火箭送上火星時,還在車上放了《銀河帝國:基地》小說的微縮版。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則坦言,他的經濟學理論來自《銀河帝國》的啟示, 導演盧卡斯借用他的創意,用在《星球大戰》里,導演卡梅隆也受他的啟發,拍了《阿凡達》。 ▲左:《星球大戰》 右:《阿凡達》 《銀河帝國》講的是兩萬年以后的故事,里面的觀念即使放到現在,都顯得極為超前,被評選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 去年,《銀河帝國:基地七部曲》入選了最新的人教版語文教材,成為了七年級學生的必讀書目。 ▲最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大綱 在國內,中譯本數量最多的外國作家,不是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這樣廣為人知的作家,也不是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而是寫科幻的阿西莫夫。 資深媒體人羅振宇說,
距離阿西莫夫已經離開這個世界26年了,每天都有無數新加入的“阿西莫夫迷”。 每年在美國,為了紀念阿西莫夫,每年都會圍繞一個最熱門的科學議題召開討論會,討論會的名字也是以阿西莫夫命名的。 今年的討論主題是人工智能 在阿西莫夫一本小說里,宇宙的最后一臺計算機在最后時刻找到了讓宇宙重新開始的辦法。 也許宇宙里最后的那個文明早已遺忘了前人的所有成就,很可能也不知道人類的存在, 但是因為有科幻小說,我們多了一種和未來宇宙共享命運的憧憬。 神一樣的阿西莫夫,不只貢獻了神一樣的科幻作品,更借這些作品將科學的種子深深地埋在讀者的心中。 “女士們,先生們,世界上只有一個阿西莫夫。” 今天,向偉大的艾薩克·阿西莫夫致敬。 ▼ 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