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制造業增速持續回升,再加上政策利空因素減弱、板塊整體估值水平偏低及機構資金調倉需求等因素的影響,一季度醫藥板塊集體爆發。國家醫??偩值葯C構改革實施,創新藥審評改革和一致性評價持續推進,藥店分級分類政策即將落地,富士康、藥明康德等獨角獸企業快速過會彰顯監管層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政策鼓勵,創新將會是醫藥板塊長期的投資核心,受春節期間流感疫情的影響,部分企業在一季度存在超預期的可能性,將會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結合政策利好和業績情況,建議重點關注受益政策利好,如創新產業鏈、一致性評價、連鎖藥房等,以及科技創新+細分龍頭概念,同時關注流感帶來的一季度業績高增長標的。重點推薦康弘藥業、安科生物、泰格醫藥、昭衍新藥、凱萊英、京新藥業、翰宇藥業、大參林和樂普醫療。 醫藥行業增速回暖,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2017年醫藥制造業主營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為12.50%和17.80%,2018年1-2月制造業主營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分別上升至為18.3%和37.3%,國內醫藥市場需求穩步增加,藥品價格下降空間逐步收窄,再加上環保監督趨嚴原料藥價格大幅提升、冬季流感高發等因素的影響,制造業增速繼續回暖。 190家醫藥上市公司發布2017年業績預告,以業績預告中位數為準,28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29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50%-100%。截止到3月30日,醫藥板塊累計有84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其中有68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正增長,28家增速超過30%,醫藥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 醫藥板塊先抑后仰,一季度表現搶眼 經歷去年的分化行情后,今年1季度醫藥板塊迎來了久違的行情,尤其是2月9日至3月30日之間,累計上漲15.67%,在全部行業中排名靠前。截止到3月30日,申萬醫藥生物指數報收8,556.84點,累計上漲5.96%,對比來看,醫藥生物指數表現好于大盤指數和中小板,落后于創業板,漲跌幅在全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3位,僅次于計算機和休閑服務行業。二級行業指數全部上漲,醫療服務、醫藥商業、化學制藥、生物制品和醫療器械漲幅超過一級行業醫藥生物,漲幅分別為13.47%、7.42%、6.38%、6.38%和5.97%。 把握政策利好,聚焦創新和龍頭 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是我國醫藥產業進步巨大的根本原因,也將是長期發展動力來源。國務院機構改革和按病種付費目錄的發布將有助于提升醫保資金監管和使用效率。藥店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利好龍頭連鎖企業。改革臨床試驗管理、優化審評審批、MAH等多項政策的出臺鼓勵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2017年藥品審評審批提速,創新藥獲得受理和批準的數量穩步攀升,創新成果初現。未來3年,預計多個國產創新藥品種將逐步落地,相關公司估值溢價有進一步提升空間。一致性評價有助于提升國內仿制藥質量,促使行業優勝劣汰,提升行業集中度,率先通過的藥企有望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近期證監會政策也積極鼓勵科技創新型企業在國內上市,針對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四個行業開通IPO快速通道,預計四大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在國內上市速度有望加快。隨著富士康、藥明康德等行業龍頭IPO過會,國內醫療器械龍頭企業邁瑞醫療也即將在A股上市,以邁瑞為代表的醫療器械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實現快速發展,未來將對進口產品逐步實現替代,我們持續看好具備科技創新的醫療器械細分領域,如體外診斷和介入器械的龍頭企業。 重點推薦標的 我們看好創新藥代表康弘藥業(002773)、安科生物(300009)以及相關CRO/CMO企業如泰格醫藥(300347)、昭衍新藥(603127)、凱萊英(002821);受益于一致性評價的京新藥業(002020)、翰宇藥業(300199);藥店細分行業龍頭大參林(603233),器械細分龍頭樂普醫療(300003)。 風險提示:醫改政策風險;市場估值風險。 (責任編輯:DF0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