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公益順風車開城計劃 圖片源自網絡 3月27日高德地圖宣布推出順風車業務,率先在成都及武漢上線,也開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車主招募,之后將逐步擴展到全國。與其他平臺抽取用戶10%傭金不同的是,高德順風車標榜公益,堅持不抽傭,不打補貼戰,而是基于其長期積累的自駕出行用戶及出行調度能力,在不增加城市道路壓力的情況下,以科技手段提升運力,從而提升社會出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
以出行地圖為主業的高德,推出順風車業務,是順勢而為的舉動。根據高德數據,其擁有7億用戶,平均每天提供高達3.4億次的出行規劃,也有億級的自駕車主用戶,在使用場景上與順風車具有非常高的契合度(僅以北京五環內,就有16.4%的出行需求高度重合)。高德早于2017年7月上線“易行平臺”,為滴滴快車、神州專車、首汽約車、曹操專車、ofo、摩拜單車和飛豬旅行等提供出行方案,用戶使用高德地圖,其推薦的出行方式,有出租車、經濟、舒適、商務、豪華等,其中出租車和經濟型車輛來源為滴滴出租車和滴滴快車,舒適和商務車分別為首汽約車與神州專車,豪華車為神州專車。高德的出行服務原來是扮演著幕后技術提供商的角色,這次上線順風車則是由高德直接運營,包括司機的招募、用戶注冊和定價等,走到前臺與用戶直接互動。
高德上線順風車,不宜僅從地圖服務商的角度作考慮,應該放在阿里平臺及生態圈去作評斷。其瞄準的三個重要領域是共享出行、大數據和支付場景。
出行是O2O線上轉線下的兵家必爭之地。阿里對共享出行的布局,早在2013年初就投資了“快的”,然而到了2015年情人節快的被滴滴并吞以后,阿里股權及影響力日漸下降,在馬云看來,那個合并是一個失敗案例,因為目前的“滴滴出行”基本上歸屬于騰訊系統。對阿里而言,以高德地圖順勢進入順風車,是阿里反轉共享出行的一個戰略突破。
另在“共享單車”布局上,其業務競爭已提升到共享大出行平臺的一環,在單車領域,阿里也是落后于騰訊,不像騰訊可以“左擁滴滴、右抱美團”,加上日前促成美團并吞摩拜單車從共享汽車下行到共享單車,阿里需要獨立布局共享單車,希冀上升到共享汽車。也因此,螞蟻金服于2017年3月參與“永安行”A輪融資,12月4日再加碼永安低碳科技合并哈嘍單車后的3.5億美元D1輪融資,螞蟻金服(上海云鑫)持股32%,取代永安行成為永安低碳科技的最大股東。阿里(和螞蟻金服)也參與了ofo去年7月的E輪融資,另今年三月領投E2-1輪的8.66億美元融資,先前因滴滴-ofo交惡,滴滴遲未簽字,2月5日及12日ofo以單車作質押,曾先換取阿里及螞蟻17.7億元的貸款。再看未來發展,ofo有可能從滴滴的掌控轉成阿里大平臺的一員。
對大數據及移動支付場景的爭奪,其理至明,出行是億級的交易,也是BAT們的重兵所在。支付寶在日常生活(食衣住行等)的交易,落后于騰訊,高德的順風車業務,可以擴大阿里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