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情緒對于孩子來說意義更為重要。媽媽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媽媽性格溫和,孩子性情也趨于平和,內心世界穩定;媽媽如果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孩子也心浮氣躁,遇事情緒化,做事容易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緒是做現代媽媽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 媽媽要學的第一個字是“虛” 很多媽媽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涵。在看到自己孩子優缺點的時候,做母親的都不要立即就反應出來。為什么不要動,因為孩子需要空間去自己成長,母親隨意而過多的評價,往往使孩子喪失內在的動力,而更多在意母親的反應。孩子的情緒得不到母親情緒的包容,要么變得謹小慎微,要么對抗性強,親子關系難以順暢。 媽媽要學的第二個字是:“弱” 母親在孩子面前要學會示“弱”。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實際上是通過示弱實現對孩子的托舉,孩子的內心會因此逐漸自信而堅強。凡是對孩子一直強勢的父母,實際上是在壓制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媽媽要學的第三個字是:“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母親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柔和”。你會發現,越柔和的母親,有時候帶動孩子的能力越強,越是扯著嗓門整天對孩子叫嚷的母親,則往往難以勝任真正引導和帶動孩子的重擔。 而“柔”也體現在選擇“柔”的教育環境和方法。 “家長內心焦慮與浮躁,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 孩子出現學習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導致孩子內心不安的干擾源。也就是說,孩子內在基礎層面的支撐亂了,才是最可怕的事。 家長必須擁有情緒自控的能力,孩子出現問題時,你先不要急躁,先平靜下來,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好,然后再面對問題。只有我們家長的內心平靜下來,才能把教育者對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內心里面,沉淀為自己的一種狀態。 家庭教育要想做好,應該下功夫做的事在兩頭,一頭是父親,一頭是母親,中間這一段空間要留給孩子,不要管他。 不管出現任何狀態的時候,請記住:作為家長,保證自己情緒的平和,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
|
來自: 昵稱36438855 > 《孩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