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蔞桂枝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栝蔞根15g 桂枝9g 白芍9g 生姜9g 大棗4枚 炙甘草6g 上6味,以水900ml,煮取300ml,分溫三服,微取汗。不 汗者,食熱粥。 . (功效}解肌祛邪,舒緩筋脈。 (主治}柔痙。癥見項背強直,肢體拘急,發熱不惡寒,頭 痛汗出,苔薄白,脈沉細而遲或兼弦。 (臨證加減) 1.痙病:發熱汗出,惡風身痛,身體強,背反張,脈象澀 或沉遲等;若兼血虛加當歸;若身痛較重加秦艽、防風;若渴 重,加重栝蔞根之量至30g。 2.小兒慢驚風:氣虛加黨參;脾虛加白術;血虛加當歸; 陰虛加石斛。 3。本方加秦艽、當歸、川貝母、葛根、忍冬藤治柔痙。 4。本方加白術、當歸、黨參治小兒急驚風。 5。本方加葛根、當歸,治席漢氏綜合征感受風寒. 6.天花粉(栝蔞根)、麥門冬、知母、石膏、甘草。水煎 服。治燥火灼肺,口渴身熱,二便赤澀,喘咳氣逆,面赤唇焦, 咳痰難出,名栝蔞根湯。[脈因證治] 7.栝蔞根、胡黃連、黃芩各七錢半,炒僵蠶、白蘚皮、炒 大黃各五錢,牛黃、滑石各二錢半。共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 時竹葉煎湯調下。治風熱口中干燥,舌烈生瘡,名括蔞根散。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182.傷寒·金匱要略方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