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口吃不出胖子,兩口也吃不出胖子來,胖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其實,人們每一天都在重復自己的一些行為,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習慣日久也就匯聚出了可以看見的結果。本期我們一起來看一下8大隱藏在日常生活里的“發胖惡習”,從根源杜絕肥胖!如果一個人具有肥胖體質,那么他就具有了肥胖的基礎;如果有一些與肥胖相關的不良習慣,那么他就具有了肥胖的誘因。如果二者都有,那么就極有可能形成肥胖。用公式來表示就是:肥胖=身體體質×不良習慣。 減肥期間需要糾正一些不良習慣,包括飲食習慣和行為習慣。有人說,我當然知道肥胖有些不良習慣,要不也不會肥胖了。其實有許多習慣并不能那么容易看到,這些習以為常的習慣只有認識才能糾正,只有糾正才能形成好習慣,肥胖問題才有可能解決。
01 怕剩飯浪費 為了不浪費食物或減少剩飯菜進入擁擠的冰箱。將餐飯桌上吃不了的食物勉為其難地吃掉,殊不知,多余的飯菜正在排隊等待消化和吸收,脂肪也在悄悄地吸收與合成。每天多吃一點點,按90千卡計算(半碗米飯,或乒乓球大小的肉或1湯匙油脂),一年365天,就是30000多千卡,將近5kg脂肪增長在你的身上。謹記:不吃是浪費,吃掉更浪費。 02 夜宵或零食 夜宵和零食就像業余收入似的,如果你常常在正餐之外“加班”,那你的脂肪收入就不可避免的增多。吃夜宵的欲望并非都是饑腸轆轆的結果,往往是比較無聊或者過于辛苦希望犒勞自己一下,也有被朋友同事拖去“被夜宵”的情況。 正常的三餐不會出現夜間饑餓的現象,或者有時候只不過是渴了,而大腦往往分不清“饑”“渴”,這是喝點水也許就能解決。零食無論是甜點還是果仁類的能量密度都比較高,一旦吃起來剎不住車就導致能量過量攝入。(多種零食含熱量較高如100g花生、核桃仁、瓜子仁、巧克力均可產熱500Kcal,等于食用150克主食)。 03 吃到飽為止 人往往吃飽了才滿足,只可惜這飽脹感經常姍姍來遲。人體開始吃東西以后,胃內逐漸充盈,胃壁的張力感受器興奮,并能把胃充盈的信息以感覺神經沖動的形式傳遞給下丘腦的食物中樞,并通過食物中樞傳遞給大腦皮層。大腦感受到胃內充盈后,又會發出運動神經沖動指令停止進食。 但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飽食中樞需在進食后20分鐘左右,大腦的飽食中樞才會發出停止進食的信號,如果吃到飽才停止,說明已經超出你的實際需要了。肥胖者自幼形成的飽腹習慣,使下丘腦飽感中樞反應遲緩,每餐都要吃到飽,日久必然形成肥胖。 04 吃飯過快 吃飯快除了節約時間和安慰饑餓外,并沒有什么益處。飲食太快影響吸收,食物消化有個完整的鏈條,首先要經過口腔牙齒咀嚼,將食物切碎,通過唾液攪拌后再到胃里面,胃里的酶,酸等物質再把食物初步消化,這樣才利于吸收。 如果進食過快沒有充分咀嚼, 直接進到胃里將會增加胃的負擔。在大量人群調查中發現,肥胖者的口味都很好,似乎對食物懷有特殊的感情,看見事物就會有強烈的進食欲望,進食速度明顯快于一般人,進食量也比一般人多。進食速度過快者,在飽腹中樞尚未興奮時進食量已超過人體生長與消耗所需能量。 咀嚼運動本身也使飽腹感增加。每口食物應咀嚼30次。吃飯過快的人,來不及多次咀嚼就囫圇吞下。研究表明,一餐需20-30分鐘,能有效限制進食量。 05 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午餐又因為中午工作的原因比較簡單,所以到了晚上的時候往往是饑腸轆轆的,導致晚上飲食過量。不吃早餐或早餐不合理易導致低血糖、精神疲倦,代謝下降不吃早餐,膽汁濃縮膽固醇積累在膽囊中形成膽結石。因早晨胃是空的,體內會形成更多的日型血栓蛋白,能導致血栓形成,誘發心肌梗塞。 06 晚餐是最豐盛、吃的最多 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飲食方式。中午在單位,往往吃食堂或者叫外賣,而這些飯菜往往不合口味,于是很多人吃的很少,想到晚上回家把中午沒有補充的營養全部補上,這是不正確的。 合理的三餐分配應該是,早餐,午餐和晚餐各占能量的30%,40%,30%晚餐吃的過飽,容易加重胃的負擔,造成胃炎,胃潰瘍等,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尤其本來就有這方面疾病的人),結石等疾病,并會影響睡眠,造成失眠和神經衰弱等。晚餐吃得過飽,也會促進胰島素大量分泌,活動少,熱能消耗很低,多余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逐漸使人發胖。 07 邊看電視邊吃飯或吃零食 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吃下過量的食物。要注意飲食衛生,進食時應專心。限制自己只在飯桌前進食,可減低吃零食的頻率做好飲食規劃,將零食納入規劃中。 08 吃東西來緩解精神壓力或情緒 很多肥胖者遇到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好就很可能產生大吃大喝一頓或不斷吃零食緩解心理壓力的想法。飲食緩解情緒導致攝入過多。情緒會引起內分泌紊亂,也是導致肥胖的原因。
食物是用來為身體提供能量、維持生命新陳代謝的,雖然食物能夠帶來快樂,但快樂不是飲食的主要目的。如今對食物的追求已經是本末倒置,只圖一時的口福,無視機體的正常需要,多憑情緒和欲望選擇食物和進食時間。 三餐應該規律,定時定量。如果到了吃飯的時間,而不吃飯,那么由于條件反射,胃酸會在正常就餐時間分泌。胃中沒有食物,胃酸會直接消化胃黏膜,長期則會導致胃炎。長期不定時吃飯,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包括胃病,肥胖等。 即便是為了健康,規律的三餐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到了吃飯的時間,而不吃飯,那么由于條件反射,胃酸會在正常就餐時間分泌。胃中沒有食物,胃酸會直接消化胃黏膜,長期則會導致胃炎。長期不定時吃飯,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包括胃病,肥胖等。 早餐的作用是讓身體蘇醒,啟動正常的能量消耗(9點前),午餐的作用是補充上午消耗的能量,為下午作準備(11-2點),晚餐則提供夜間睡眠時消耗的能量(晚9點前)。 吃飯的時候應該細嚼慢咽,享受美食的味道,這樣大腦就有足夠的時間意識到你正在吃飯,也可以給你的身體發出你是否吃飽了的信號。 如果你早餐或午餐的時間有限,只給自己準備一小份定量的飯菜,這樣,即使你很快就吃完了,身體也不會攝入多余的熱量。 不良飲食習慣不僅影響減肥,而且會帶來疾病。壞習慣能養成,好習慣同樣能夠養成。當然養成好習慣并不容易,而且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而不斷滿足自己的欲望,不加節制就可以形成壞習慣。壞習慣的結果就是肥胖和疾病。 〖 埋線引領減肥新風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減肥人士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埋線作為主要的減肥方式,埋線減肥作為中醫針灸埋線的延伸應用,以其無創傷、療效顯著、全方位調理等諸多有點俘獲了愛美人士的心。那么,埋線到底是如何幫助人們快速安全地實現減肥塑形的呢? 埋線對于減肥的幫助主要是四個方面:抑制食欲、減少吸收、加速代謝、整體調理。通過中醫針灸對經絡和穴位的研究,在關鍵穴位上埋入可吸收的線體,對穴位進行持續的刺激,從而抑制患者的食欲,從而緩解暴飲暴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同時降低身體對過剩營養的吸收率,從而在“攝入”方面解決減肥難題。 在解決了“攝入”的問題后,埋線還可以加快患者體內的循環和代謝速度,提高基礎代謝率,讓患者每日消耗的熱量增加。與此同時,埋線減肥還可以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解決導致肥胖的根本問題所在,如陽虛、痰濕、便秘、失眠等,讓患者從根本問題解決肥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