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風機電氣圖紙的4個步驟 01 — 把脈--如何利用簡易的單線圖進行原理圖結構化學習 風機電氣原理圖雖然大部分繪制方法相同,且方式一般不超過3種,以下為常見的2種: 方式一:從外部端子(終端設備)開始,逐步引入原理圖的設計,這樣設計基于柜體的尺寸和端子排的分布,從設計者的角度來講,有利于設計初期歸整大量繁瑣的端子排編號,不易出錯,屬于成熟產品和資深設計人員的研發思路; 方式二:根據功能需求分析,從原理圖直接開始,先進行電源(負載)配置,然后逐步邏輯原理圖設計,再之后進行端子排布,屬于初始產品研發和剛入門研發者的思路; 對于初學者來講,不管那種圖紙展現方式,只要一開始進入細節一頁頁地閱讀圖紙,很容易在閱讀過程中迷茫和反復,通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理透一份圖紙。 但如果基于單線圖的模式,一般一周時間就能把1份圖紙的大致框架摸清楚。 具體方法:準備幾張A3白紙,然后依次按照電壓等級(如690V、400V、230V、24V等)單線圖手繪(也可利用如EPLAN軟件繪制)配電情況(此時無需考慮控制回路),基本上按照該思路能把圖紙所有相關內容全部拎出來,除了通訊回路。 注:如果只是學習的話,手繪會更快些,順利的話可能8個小時就能完成一份圖紙,若利用軟件繪制可能需要一周甚至更多時間才能完成一份圖紙的繪制(不包括軟件應用學習的時間)。 02 — 診斷--以終為始的邏輯圖改如何運作 根據單線圖完成大框架的學習之后,接下來可根據單個驅動回路逐一找出其背后的控制邏輯思路。 具體思路:以終端設備為起點,采用順藤摸瓜方式逐步找出所有相關的因子,具體可參考如下表格模板實現學習。 注:邏輯原理圖的電氣邏輯學習核心主要在于抓住接觸器和繼電器及輔觸觸點等電氣回路,進行分析;軟件邏輯則需要結合產品說明書和反饋觸點進行進一步學習。 03 — 提升--尋找核心部件作為原理分析的起點 核心部件,主要指無法直觀了解其功能的集成部件,如舉例中的安全繼電器、軟起動器、特殊輸出模塊(A19.7)等(一般不超過10個),除此之外剩下的大部分都是類似于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熔斷器、防雷模塊、溫(濕)控開關、行程開關、變壓器、電源模塊等很直觀的部件。 針對核心部件的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尋找其原理圖,單獨研究,逐一攻克。 04 — 提煉--用設計者的思維進行心得總結 在熟悉上述3個步驟之后,基本對整體的圖紙理解達到一定的高度,此時可進一步對單個回路的連鎖反應和設計理念進行揣摩和提煉形成自己的專屬知識,從而形成獨立的記憶和理解力,如金風S48-750機組的安全鏈回路(不同的設計回路可根據需要自行設計表格模板): 注:一般核心設計回路也很少,主要有安全鏈回路、電源配置設計回路、變頻器預充電回路等。 |
|
來自: renwei4477 > 《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