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 ——周作人 《雨天的書》 中國自發現并食用茶開始至今,已經有約5000年的歷史。而在按工藝和發酵程度劃分的六大茶類尚未完整成形之前,在中國古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比如唐、宋兩朝,茶的形態主流就是以蒸青緊壓團餅綠茶的形式存在的,比如唐詩中常提到的“月團”、“明月”,以及宋詞中提到的“北苑龍團”、“密云龍”等類似具有描述與比喻意味的名詞,指的就是當時制作成小餅狀的團茶。到了元中期,散茶的制作明顯超過團餅茶,成為重要的生產茶類,這種改變多在茶的形態特征上,而究其根本,茶類依然是綠茶。直到六大基本茶類被熟知的今天,綠茶仍然以其獨特的品質與風格為人們所喜愛,成為六大茶類里最清鮮的一種顏色。 猴魁鮮葉 綠茶之“綠”
綠茶與其他各種茶類一樣,在生產之初都是從茶樹上的鮮葉開始。作為自然界中一種特別的植物,它與大多數植物一樣,都具備“綠”的顏色,當然,在茶葉初生時,由于氣溫低,茶芽生長緩慢,茶葉的持嫩性佳,有些茶樹的鮮葉也會呈現出葉綠素含量較低的“鵝黃”色。當茶葉長至芽頭堅挺或一芽一葉,正是其茶葉體內氨基酸含量較高的時候,表現在口感上則是清鮮與爽口的特點。
名優綠茶一般會在清明前采摘,經過茶農精心制作,在殺青和干燥環節喪失大量水分,因而呈現出“干茶綠”的特點。綠茶經過沖泡,在水中呈現出微黃、淡綠、青綠等不同層次的綠色,這就是“茶湯綠”。喝過三、四巡的茶,仔細觀察它的葉底,可以發現名優綠茶的葉底嫩綠鮮活,如同剛從茶樹上采下一般,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葉底綠”。以上“三綠”,是綠茶成色最主要的品質特征。 干茶之綠
綠茶的加工工藝
在六大茶類中,綠茶的制作工藝較為簡單,具體為:鮮葉—殺青—揉捻—干燥。
其中,殺青的主要目的是揮發影響茶香的青草氣,喪失鮮葉體內的部分水分,使之柔軟易塑,為下一步的揉捻做形做準備。而揉捻是形成干茶外形的重要環節,揉捻的手法和時間要根據具體茶品而定。比如,同樣經過揉捻工序的碧螺春和涌溪火青,撇開鮮葉采摘時間的因素,因為其手法、力度、時間不一,其外形的卷曲程度和緊結程度區別也較大。最后一個環節是干燥,干燥的目的是固定茶葉品質。經過殺青和揉捻的茶,其水分含量依然較高,而水分又是微生物繁殖的必要條件和茶葉霉變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對茶葉進行進一步的干燥,以備日后的運輸和儲存。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工藝是綠茶的基本工藝,每款茶品制作細分起來,還有很多小的環節,比如龍井、大方有“輝鍋”工序,碧螺春有“搓團顯毫”的工序,太平猴魁有“捏尖”的工藝,不一而足。而現在也有一些綠茶因為追求茶湯滋味淡雅的特點,或是為了快速成品,其中的揉捻環節是可以忽略的。具體茶品還需要對其作具體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猴魁理條工藝
綠茶的代表茶品 據統計,中國現有茶園面積110萬公頃,茶區分布遼闊。中國的茶區目前被分為四個重要部分,分別為長江以北的江北茶區、長江以南的江南茶區、中國版圖東南部的華南茶區以及版圖西南部的西南茶區。在四大茶區的主要產茶省份中,均有綠茶的一席之地。以各省為例,具體分列如:
浙江省——西湖龍井、安吉白茶、顧渚紫筍、徑山茶 江蘇省——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陽羨雪芽、太湖翠竹 安徽省——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休寧松蘿、頂谷大方、涌溪火青、金山時雨、滴水香茶、徽州白茶、舒城小蘭花 四川省——竹葉青、蒙頂甘露、永川秀芽 江西省——廬山云霧、婺源綠茶、狗牯腦 湖南省——高橋銀峰 河南省——信陽毛尖 山東省——嶗山綠茶、日照雪青 貴州省——都勻毛尖、遵義毛峰 陜西省——紫陽毛尖、午子仙毫 湖北省——恩施玉露 廣西省——桂林毛尖、南山白毛茶 福建省——寧德天山綠茶、石亭綠 安吉白茶葉底
綠茶的功效
綠茶味苦性寒,屬于不發酵茶,最大程度保留了茶的原始成分和營養物質。綠茶含有較多的咖啡堿,咖啡堿是興奮中樞神經的主要物質,清晨喝一杯綠茶,可以幫助我們提神益思,為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奠定清晰的思維基礎和良好的心情條件。綠茶含有大量的茶氨酸和維生素,每天飲四杯綠茶,基本能夠滿足人體一天所需的部分微量元素。綠茶的茶多酚又能夠幫助人體清除體內的自由基,而自由基正是加速女性衰老的原因,因此,常喝綠茶能夠美容養顏、延緩衰老。此外,綠茶還具有鞏固記憶力、緩解疲勞、降三高等養生功效。 剛采摘下的全芽頭
綠茶的沖泡
因綠茶個體差異較多,形態與口感不一,為了最大程度呈現茶的本質風味,在沖泡技巧上還需要我們多加注意。
對于外形扁平或緊結的綠茶,如西湖龍井,采用下投法。具體為: 溫杯—投茶—溫潤—沖泡—出湯。 以上為西湖龍井
對于外形松散的綠茶,如黃山毛峰,采用中投法。具體為: 溫杯—注水—投茶—續注沖泡—出湯。 以上為黃山毛峰 對于多毫細嫩的名優綠茶,如碧螺春,采用上投法。具體為: 溫杯—注水—晾水—投茶—出湯。 以上為西山碧螺春 據大眾品飲所得,沖泡綠茶以4克為宜,溫度在85 度左右為佳,具體茶品的適宜沖泡水溫需根據茶葉的老嫩程度酌情增減。 盛茶小簍
TIPS: 1.新綠茶火氣還未散去,為避免上火,可將新購綠茶靜置兩、三個星期再行飲用。 2.綠茶性寒,女性在生理期、哺乳期盡量不飲,胃部不適者少飲。 3.購買的綠茶盡量在一年內喝完,平時儲存注意陰涼、避光,未開封的綠茶盡量放在冰箱保鮮。 4.常用電腦的女性可以常喝綠茶,因為綠茶可以抗輻射,減輕電腦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5.喝過三巡的綠茶葉底可以貼在眼下去除黑眼圈,也可用來擦拭手背,為肌膚補充氨基酸能量喲~ 文:木葉 攝:師杰 部分供圖:程鵬 延展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