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周莊
自然古樸,幽靜荒涼。
王子封地,周郎設莊。
淀山白蜆,魚湖泱泱。
肖田太史,姚家滄浪。
牌樓塔影,河埠廊坊。
全福曉鐘,指歸春望。
莊田落雁,蜆江池塘。
魚蝦鮮美,稻菽芬芳。
東莊殘雪,缽亭夕陽。
中房園趣,云海風光。
張廳訪古,沈屋話商。
商賈列肆,貨物盈倉。
澄虛道院,三毛茶房。
棋園雅弈,貞固老堂。
雙橋藝魂,博物情長。
劃燈民俗,村婦倩妝。
富安虹姿,旱踏水墻。
迷樓詩興,楚傖梓桑。
莊爐溫情,阿婆瓊漿。
吳儂軟語,黛瓦熱腸。
南湖秋月,旭日霓裳。
炊煙裊裊,秀水茫茫。
一隅蕞爾,千載名揚。
古鎮標本,典范水鄉。
注:1、周莊曾是吳王少子搖的封地。2、張廳:原名怡順堂,為明朝中山王徐達之弟徐逵建于正統年間,清初賣給了張氏人家,更名為“玉燕堂”,俗稱“張廳”。3、沈屋:江南巨富沈萬三的住宅。4、白蜆:指白蜆湖。
沁園春·江南水鄉
千古滄桑,云海風情,浩淼太湖。看江南古鎮,風光秀美;水中佛國,泊柏徐舒。風送蓬船,云連帆影,縹緲仙姿山水圖。還記否?是吳搖封地,蕞爾南隅。
周莊千載明珠,賞黛瓦、游船伴舊居。到張廳尋古,品茶論酒;沈家話富,穿錦烹魚。白峴初陽,東莊秋月,貨物盈倉商賈愉。驅晨霧,聽黎明鐘響,裊繞湖區。
注:周莊是吳王少子搖的封地。張廳:原名怡順堂,為明代中山王徐達之弟徐逵建于正統年間,清初賣給了張氏人家,易名為“玉燕堂”,俗稱為“張廳”。沈家:江南巨富沈萬三的住宅,原名“敬業堂”,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占地三畝,七進五門樓,房百余間。白峴:指白峴湖。
七律·舊觀新景
全福曉鐘
曦明星落水鄉夢,陣陣宏鐘破靜寧。
媲美杭州靈隱寺,堪稱佛國善緣情。
余音裊裊勸人醒,全福當當振耳驚。
舍宅周郎名故里,煌煌昭日鑒精誠。
指歸春望
梵宮重疊寺幽深,翹角飛檐古鎮尋。
白蜆江邊飛紫燕。烏篷船上聽柔音。
崔巍佛閣燭煙裊,浩蕩魚湖蘆柳陰。
牛背牧童橫竹笛,指歸春望沁人心。
急水揚帆
清澄淼淼平如鏡,恬靜江湖波不驚。
纖秀漁鄉舟楫往。溫柔澤國柳蘆行。
淀山湖瀉入東海,檣影風來連北城。
急水揚帆紅日耀,吳儂軟語一船情。
蜆江漁唱
水產豐饒魚滿江,漁舟唱晚送斜陽。
蟹肥蝦嫩銀魚小,鰻細螺鮮白蜆香。
麥熟掛帆忙曬網,菊黃飛荻急裝倉。
灘邊沽酒金輝度,賽過神仙日月長。
缽亭夕照
橫臥江波懷抱中,朝霞縹緲霧朦朧。
缽亭夕照回光艷,白蜆初陽染浪紅。
金灑瓦楞聞暮鼓,歌飄舟櫓沐晨風。
黃昏孤雁回頭望,疏荻凄清千萬叢。
南湖秋月
張矢魚湖秋月明,孤翁垂釣一桿橫。
不求羈宦數千里,唯愿閑心半百情。
莼菜膾鱸香古鎮,琴弦櫓韻醉安寧。
悄然入夢船倉晃,縹緲凌波懷抱鯖。
注:據清《周莊鎮志》記載,南湖本名張矢魚湖,旨在紀念晉文學家張翰(字季鷹)。張世居周莊南二圖巷,晉惠帝永寧元年(301年),當時政治腐敗,天下大亂,張于秋風送爽時節思鄉辭官隱居南湖,終日垂釣排遣心中郁悶。
莊田落雁
莊字圩田芳草萋,香蒲茂盛葦蘆迷。
黃昏落雁綴秋景,拂曉揚帆染夏霓。
恬靜炊煙蛙唱晚,溫柔軟語燕含泥。
而今蕭瑟周莊變,稻菽金黃荻已稀。
注:孤雁入群格。
東莊殘雪
千畝東莊肥沃地,沈家發跡辟糧倉。
瓊瑤片片疏籬靜,殘雪斑斑茅屋涼。
龍角黃金牽甲馬,酒樓廊廡筑城墻。
犒軍惹得帝王怒,成敗興衰夢一場。
注:不提銀妝素裹東莊地,反賞斑斑點點殘雪痕,皆因人們為江南一代富豪沈萬三家族由盛及衰而扼腕嘆惜。
牌樓塔影
周莊古樸一門扉,翹角重檐氣勢威。
工藝高超如彩繪,匾楹雋永勝芳菲。
凌云塔影湖中映,挺拔牌樓夢里歸。
萬頃碧波光瀲滟,紅霞麗日染崔巍。
太史景觀
淀湖面廣六千畝,儼舍堤圩四合圍。
灘岸蜿蜒浜汊織,碧波蕩漾櫓帆歸。
龍溝巨鯉籠神秘,貫耳陶壺見史微。
歲月滄桑煙水渺,野芳白鷺蟹鰻肥。
注:太史淀湖位于周莊古鎮以北一公里處。
申江霓虹
莊嚴華麗對牌樓,夜景朦朧急水流。
漁火星辰皆遜色,霓虹酒店獨爭優。
老街檐下燈籠亮,大院堂中仙客留。
港畔繁華風水地,江南澤國夢溫柔。
注:申江大酒店座落在急水港畔,正門面南直對全福老街,與古鎮牌樓相對應。
澄湖鐘聲
世事滄桑陸變湖,鏜鏜悠遠喚舟艫。
粉墻紅瓦鐘樓聳,吳縣昆山區市逾。
聲播四方思古鎮,名傳全國展宏圖。
罱泥軋草寶藏見,井灶街衢水底鋪。
注:澄湖廣45平方公里,岸境連跨吳江、吳縣、昆山三區市,以水質清冽而得名。且還有陳湖、沉湖兩個別名:一說據《太平廣記》稱“該地古為陳縣而名陳湖”;一說據湖邊寢浦禪林寺內佛鐘銘文載“天寶六年春,地陷成湖”。又載“當秋冬水涸之際,水下街衢井牡,歷歷可辨”。故有沉湖之說。鐘樓矗立于澄湖賓館主體建筑之上,樓頂四面置有四只大時鐘,聲揚四方。
云海風情
蜆湖靜謐小河流,靈秀空蒙二島浮。
遠望碧波情浩渺,近觀急水景溫柔。
炊煙裊裊初陽艷,梵唄瀟蕭殘月羞。
翹角重檐云海塔,鐘鳴世紀載春秋。
注:云海度假村西臨白蜆湖,北瀕急水巷,東南有小河蜿蜒而過,中間又有一脈清水緩緩東流,把三十畝大小的地盤隔成南北兩個“小島”。云海塔矗立于周莊大橋南側急水江畔,1999年12月底落成,塔上懸掛一口世紀金鐘,于2000年元旦0時敲響。
七律·老宅古橋
張廳訪古
原名怡順徐逵建,張氏才稱玉燕堂。
磚柱門欄鐫史跡,桌幾案凳刻滄桑。
箸涇河岸美人靠,湖石花山彩蝶忙。
對弈彈琴添雅趣,泥風爐火煮茶香。
注:張廳:本名怡順堂,為明朝中山王徐達之弟徐逵后裔于正統年間所建,清初出賣給張氏人家,才易名玉燕堂,俗稱張廳。美人靠:張廳臨水堂屋倚窗可見箸涇河,窗下駁岸設有古樸美觀的木棱式欄桿,雅名叫“美人靠”。泥風爐:周莊有品阿婆茶的風俗,東道主從大龍水缸里舀得一陶瓦罐清冽的天落水,置于泥風爐土,用樹枝柴火燒煮,水沸后沏茶。臨水彈琴對弈,閑談品茶,憑添無限雅趣。
沈廳話富
巷論街談沈萬三,名聲顯赫傲江南。
商盈金玉憑才智,躬稼莊田養繭蠶。
溢彩流光賓客至,雕窗鏤戶月光探。
五門七進歷成敗,松茂堂中出偉男。
注:沈廳原名敬業堂,后易名松茂堂。位于富安橋東堍南側。為沈萬三后裔沈本仁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占地2000平方米,坐東面西,前后七進五門樓,大小房屋百余間。雖經近270年風雨剝蝕,但規模依舊龐然。步入其中,不只為其精妙絕倫的建筑技藝所折服,更為其富麗堂皇、財運靈異的豪富之態而驚嘆。
迷樓詩興二首
其一
德夫堂內憶傳杯,我上迷樓僅一回。
為國詩人懷大志,當壚卓女見奇才。
風流聊作圣賢詠,燕雀難知酒色猜。
南社眾君今應笑,五湖四海客人來。
其二
陽春三月艷陽天,臨水憑窗賞霧煙。
大腳觀音思故客,小樓蠟像憶當年。
醉題粉壁律詩在,笑看晴空星月懸。
入目溫柔嬌俏女,酒香深巷夢纏綿。
注:迷樓原名德記酒店,位于貞豐橋北堍。店主李德夫夫婦年逾四十喜得女兒阿金,長得如花似玉,聰明伶利,因抵制纏足,故有“大腳觀音”綽號。憑著店主一手烹飪佳藝,加之阿金當壚勸酒,小店開得紅紅火火。二十世紀初,南社巨子柳亞子蟄居鄉里,1920年12月來周莊詩酒會友,先后四次邀南社詩友陳去病、沈君崇、趙雨蘇等相聚迷樓,通宵達旦開懷暢飲,詩興大發。柳亞子沉醉題壁七律兩首:其一“小樓轟飲夜傳杯,是我今生第一回。挾策賈生成底事,當壚卓女始奇才。殺機已覺龍蛇動,危幕寧煩燕雀猜。青眼高歌二三子,酒腸芒角漫捫來”。其二“紅愁綠怨女經天,蠟淚成堆燼篆煙。白墮貫邀千日醉,黃金散盡五銖錢。疏狂名士凌云氣,窈窕佳人勸酒緣。輸與長陵老孫子,江南羞見李娘妍”。紙竭墨枯意未盡,席間諸君遞唱七律詩達50余首。而今迷樓仍門庭若市,并塑有當年南社詩人詩酒酬唱的人物蠟像。本詩為次依柳亞子兩首韻。
楚傖故居
書香依舊遺文苑,單葉西灣祖蔭堂。
婉約纏綿三月記,溫情古樸一張床。
家寒陋舍出才子,文雅芳心傲梓桑。
劉海戲蟾圖案美,描金繪彩鳳朝陽。
注:葉楚傖(1887-1946)著名的南社詩人,原名單葉、宗源,以字行,別字(筆名)小鳳。周莊是其故土。家境貧寒,童年喪母。故居祖蔭堂是其祖父葉厚甫于清同冶年間修建,坐落在周莊西灣街上。著有《世徽堂詩稿》、《楚傖文存》以及小說《古戌寒笳記》、《金閶之三月記》等作品。楚傖在上海病逝,公葬于蘇州木瀆靈巖山。
澄虛道院
靈官圣帝玉皇閣,三進幽深一圣堂。
氣勢壯觀中市矗,敞廊寧靜大碑裝。
燭香裊裊祈安定,鼓樂聲聲求福康。
宗教旅游交化盛,澄虛道院賞芬芳。
注:位于周莊中市街頭、普慶橋堍,俗名圣堂。共三進,門庭有威風凜凜的王靈官雕像,二進為圣帝閣,三進為玉皇閣。玉皇閣敞廊兩側墻上嵌著大古碑,其上鐫刻著清初詩人張冷的詩篇《重過澄虛道院》。
三毛茶樓
面街臨水一茶樓,細品芳香解萬愁。
精美瓷杯留翰墨,天真畫像見溫柔。
悠悠歲月滄桑變,滾滾紅塵迷夢求,
浪跡天涯吞血淚,寄寒雁約在深秋。
注:三毛,原名陳懋平,漢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慶黃角椏。曾就讀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留學歐洲,婚后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加納利島,并以當地的生活為背景,寫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臺后,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醫院去世,年僅四十八歲。其作品有:文集:《傾城》《溫柔的夜》《哭泣的駱駝》《夢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馬》《背影》《我的寶貝》《鬧學記》《萬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記》《隨想》《談心》《我的快樂天堂》《高原的百合花》《親愛的三毛》,劇本:《滾滾紅塵》等,共出版發行作品23部。1989年4月十三日曾到周莊一游。三毛荼樓位于周莊西市街,與迷樓相鄰。茶樓經營主、作家寄寒曾與三毛書信往來,三毛于1990年6月25日回信,相約當年10月20日左右再游周莊吃大閘蟹,但因病住院直至逝世未能成行。
祠堂尋蹤
長生祿位千年供,清遠庵中燭火紅。
恩重如山銘義士,民懷其德念劉公。
高風亮節鬼神泣,英杰忠魂日月雄。
天地潸然皆感動,人心一稱古今同。
注:鎮北永慶庵四義士祠供奉著四個不記姓名的長生祿位,供人們憑吊懷念。事由發生在清初,官府押送要犯路過周莊時四名犯人失蹤了,便命清兵封鎮搜捕,限三天內交出要犯,否則舉鎮屠絕,一個不留。還沒到第三天,次日清晨,清兵便把全鎮居民趕到城隍廟,揮舞大刀,聲言若不獲四要犯,將血流成河。正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人群中站出四位正義凜然的義士,自稱是要犯。人們驚奇萬分,這不是早已住在鎮南柵閣樓的異鄉客人嗎!清兵也明白這不是他們要搜捕的要犯,但最終還是按“要犯”殺掉了這四位義士。全鎮人都明白是這四位義士挺身而出,甘愿以自己的生命換取全鎮百姓的生命。周莊百姓頭頂香案,長跪街頭,祭奠義士。同治十三年,于永慶庵內設四義士祠,以祭英靈。
鎮南端南湖畔清遠庵內劉公祠,是為紀念唐代著名詩人、政治家劉禹錫而修建的。據《周莊鎮志》記載:“清遠庵始僅一椽,乃劉翁禹錫寓室,民懷其德,去后奉為佛堂”。
棋苑雅趣
貞豐橋側老街旁,古樸幽閑青瓦房。
唐宋元明奇譜展,古今中外怪棋藏。
玲瓏剔透數云子,珍貴晶瑩算玉王。
拾級登樓嘗雅趣,品茶楚漢入仙鄉。
注:周莊棋苑在在貞豐橋東側的老街上。底層大廳存放著古今中外各類棋品和棋譜展柜,其中最有棋品價值的有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發明并流傳下來的“打馬棋子”,有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留下價值連城的黑白玉石圍棋,還有最典范莊重的云南云子圍棋。展廳中還展出有古代繪有弈趣圖文的瓷盤及字畫。樓上是弈棋雅室。
貞固老宅
雕牖粉墻金字匾,溫馨寧靜舊樓房。
庭園石桌鼓形凳,臥室妝臺紅木床。
春色融融花送俏,涼風習習桂飄香。
倚窗外眺心神爽,老宅纏綿一夢長。
注:貞固堂位于太平橋北堍老街邊,是周莊唯一對外開放的舊式民居老宅。
博物鄉情
館中可見五千年,石器刀犁伴祖先。
前殿后房天井貫,近街遠水竹叢連。
黑陶拙樸圖紋美,長卷新奇書畫妍。
滿載鄉情聞軟語,彎彎扁擔罱泥船。
注:周莊博物館位于古鎮后港西街。
貞豐古橋
重建橋齡四百年,始修歲月問蒼天。
貞豐北堍一街貫,南岸西灣兩地連,
石駁河堤觀古跡,粉墻黛瓦譜新篇。
桅燈幾盞小河映,拱月成圓伴夢眠。
注:貞豐古橋位于中市河西口的貞豐弄處,是周莊最古老的石橋之一。始建年月已無史可稽,只知重建于明代崇禎七年(1634年)。
富安橋姿
豪奢蓋世富安橋,風雨興衰姿更嬌。
上見云天樓閣立,下觀河水畫船搖。
艷然深赭嵌康石,悠遠迷朦聽浪潮。
古樸雕欄圖案美,清波蕩漾映妖嬈。
注:富安橋橫跨古鎮腹地南北市河上,舊名總管橋,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由里人楊鐘建造,系青石面無級橋。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嘉靖元年(1522年),沈家先后重建,為單孔半圓石拱橋,并易名富安橋。橋東堍嵌有一塊長3米厚0.6米的武康石。橋頭四幢橋樓如亭似榭保存完好,與橋倒映水中格外妖嬈。
雙橋藝魂
鑰匙一把庫門開,銀子浜中富貴財。
踏著月光尋靜謐,諦聽煙雨潤青苔。
魂牽夢繞江南去,心系情迷澤國來。
哈默畫廊回憶展,雙橋瑰寶顯奇才。
注:在南北市河與銀子浜的交匯處,兩座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古石橋聯袂而筑。橫跨南北市河的世德橋,呈現拱形之美;跨越銀子浜的永安橋,以方孔構形。兩座橋恰似一把古老的大鑰匙,故俗名鑰匙橋。旅美畫家陳逸飛以此為素材,中西畫藝結合,創作了一幅以《故鄉的回憶》為題的奇畫,當在美國石油巨商阿曼德·哈默畫廊展出時,頓時引起了西方的轟動。鑰匙橋也戴著陳逸飛的藝術光環而遐爾聞名,譽滿全球。從此人們都喜歡把鑰匙橋叫雙橋。
七律·鄉俗風物
劃燈趣俗
鱗波瀲滟神仙境,八角金魚龍鳳騰。
橋畔門前懸喜慶,街頭巷尾掛紅燈。
流光溢彩吉祥見,笑語歡歌傳統承。
滿目生輝游古鎮,舳艫相繼水澄凝。
絲弦宣卷
說唱評彈神彩揚,長衫廣袖訴衷腸。
二胡笛子木魚響,銅磬三弦折扇涼。
救母目蓮宣報應,觀音菩薩見慈祥。
逢年過節農家樂,百姓歡迎笑水鄉。
注:宣卷在周莊已有200多年歷史,是當地鄉村特有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近似于堂名,亦有說唱評彈之風。按藝人多少及表演繁簡,分為絲弦宣告和木魚宣卷兩種。多是宣傳因果報應和勸人為善,《目蓮救母》《觀音得道》是其常演劇目。
水鄉茶道
一屋飄香滿月茶,阿婆吃講喜春花。
村姑壺里蕩香茗,老漢檐前托紫砂。
田埂地頭情義送,涼亭暖閣笑聲夸。
水鄉風俗有詩韻,暮鼓晨鐘伴日斜。
注:周莊茶道分春茶、喜茶、吃講茶、阿婆茶和滿月茶等。
深巷酒香
萬三白酒味醇綿,純樸鄉情澤國傳。
南社迷樓詩百首,東莊暖閣賦千篇。
臨窗慢酌花生脆,偕友開懷蕻菜鮮。
蝦米豬頭顏色艷,茫茫乎恍似神仙。
莊爐暖情
盛名久負數莊爐,鐫刻銅敲蝴蝶圖。
勻潔玲瓏呈巧妙,精光亮濺見驚呼。
暖衾焐手老人愛,烘物陪妝嬌女愉。
百姓家家藏寶貝,南洋業會視珍瑜。
黛瓦巧藝
登高鳥瞰頓心驚,屋脊房檐一片呈。
姿態凜然藏歷史,花紋雅致透鄉情。
秦磚漢瓦姑蘇筑,墨客文人古鎮行。
靈感如泉流老宅,農民手藝異邦迎。
注:吳冠中教授在周莊酒店高樓窗口看到一片古樸黛瓦屋脊時,不禁靈感泉滴,揮筆畫下了韻味悠悠的《老宅》。70年代末,美國仿造蘇州網師園中的簃春殿,請周莊鎮北高勇村一位農民泥瓦匠去制作燒制仿古青瓦。
村婦倩妝
風姿綽約水鄉女,分外迷人瀟灑來。
夾襖罩衫穿短袖,繡裙頭布掩紅腮。
姑娘俏麗惹人愛,村婦端莊憑剪裁。
髻飾銀簪斜插艷,瑤池仙子落塵埃。
鄉味美食
堤岸小橋多古建,茶樓酒店品新鮮。
米糕甜糯鄉情透,腌菜咸酸口水涎。
童子黃瓜香脆嫩,荷缸毛豆意纏綿。
豬蹄髈子軟酥爛,筋面包皮三味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