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More Than Health--健康,就要160 生活中最愜意的瞬間大概是:夏日炎炎開著冷氣躺在被窩里睡覺,尿意正濃時能夠盡情“釋放”,勞累一天終于淋到熱水澡,還有耳朵癢的時候掏出了一大坨耳屎...... 一開頭就尿啊屎的 拜托你矜持一點 說到耳屎,其實人家有個很小清新的學名叫“耵聹”(dīng níng)。深圳市福永人民醫院葉發貴副主任醫師今天就要給大家說說耳屎那點事兒。 一、耳屎是怎么“煉”成的? 當然是吸天地之精華 日月之靈氣煉成的
耳屎是由外耳道皮膚產生的,是外耳道耵聹腺、皮脂腺、毛囊汗腺等腺體產生的分泌物,與外耳皮膚脫落的上皮混合形成的耳垢。 不要因為它名字叫“屎”就心生嫌棄,人家能抑制外耳道的真菌和細菌,吸附進入外耳道的灰塵,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呢。 二、你是“糠耳”還是“油耳”? 媽媽說,愛一個人 就是連他的耳屎也不嫌棄
有些人的耳屎比較干燥,呈碎屑、薄片狀,俗稱“糠耳”;有些人的耳屎比較粘稠,呈蠟狀油脂團或膠樣,俗稱“油耳”。 對于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學者認為與人類某一基因有關,也有學者認為與人種有關,研究發現多達95%東亞人的耳垢是干的,97%歐洲人及非洲人的耳垢卻是濕的。 三、耳屎不掏會堵住耳朵嗎? 最近咋聽不太清 是不是該掏耳屎了
前面說到,耳屎主要由外耳道的軟骨部皮膚產生,軟骨部旁邊就是顳下頜關節,平時吃飯說話都靠這個關節的活動,顳下頜關節的活動有助于外耳道耵聹及上皮碎屑向外排出。
是的,意思就是說:即便不掏耳朵,耳屎也會自覺排出,不會不斷產生而堵住耳朵。
四、到底該怎么掏耳朵? 原來,這就是幸福的感jio~ 平時愛掏耳朵的朋友,應該很多都有過把耳朵掏出血的經歷,耳朵這么脆弱,到底該怎么掏?多久掏一次呢?
掏耳方法不對,容易觸碰擠壓皮下神經末梢,引起劇痛,還可能引起寒顫和咳嗽。此外,外耳道略呈S型向前下彎曲,掏耳不當時容易把耵聹往深處推,久而久之越積越多,就會影響聽力,嚴重的還會引發外耳道膽脂瘤。 所以不要自已盲目掏耳朵,可以等耵聹自行排到外耳道口后再讓人做清理,最好是到醫院讓醫務人員清理。對不能配合的小孩,更不能隨便掏。 你說你的,我聽著呢 掏完這次就改 用棉簽去掏外耳道,把耵聹、油脂反復在外耳道皮表面涂抹,容易感染細菌,引起外耳道皮膚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會抑制耳毛生長,影響防御功能。 常常掏耳朵,可能會導致外耳道變寬大,從而容易進水變得潮濕,引起真菌感染等。另外,寬敞的外耳道對傳入聲波的過濾作用和緩沖作用會減弱,容易造成強聲對耳膜的震傷。 文章看完了,有沒有覺得耳朵癢? ▌本文作者:葉發貴 ,戳下圖可直接在線咨詢葉醫生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