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 在一個炎熱令人倦怠的午后,一位女士走進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心理援助中心“幫幫心理熱線”值班辦公室。女士一進門還沒坐下,就迫不及待地說:老師您得幫我,一陣連珠炮式地訴說著生乳腺癌的老母親,給她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她說:“我實在受不了了,整天被她母親壞情緒糾纏著、左右著,焦慮、抑郁、痛苦極了,要崩潰了。”她母親始終在她身邊一言不發,好像身邊發生的一切與她一點關系都沒有。 原來,她母親在半年前體檢時發現患了乳腺癌,是早期的,經過積極的治療效果非常好。但是她母親卻每時每刻都把自己當成病人,總嘮叨自己將不久離開人世,這種負面情緒讓所有的家人都為她牽腸掛肚,放心不下。老人希望讓所有的家人,都能整天圍著她轉,每時每刻圍在她身邊伺候著她,母親對她更是特別的依賴,要時時在她的視線中、寸步不離。咨詢師耐心傾聽女士的傾述,共情她每天面對老人的不容易,對女士的孝心表示敬佩。 她的母親在腫瘤醫院檢查并治療后出院,從女士的敘述中了解到其母親平時是一個很強勢和有主見的人,家里一切都是母親說了算,從小到大自我中心感強,喜歡控制與操縱他人行為,有強烈占有欲,將所有的感情重負壓在孩子身上,生病后控制欲望更加嚴重了,這讓女士倍感壓抑。 咨詢師經過多次和女士的溝通交流,讓她明白了老人都會面臨死亡威脅,雖然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過程,然而對于年輕人來說,死亡似乎總是件很遙遠的事情,而老年人則不同。遲暮之年,與死亡的距離越來越近,特別是得癌癥的老人,無論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會受到雙重折磨,對死亡的恐懼會更加強烈。母親的內心可能是痛苦和無助,甚至痛不欲生。所以對死亡的畏懼也越來越強烈,她就更加依賴和希望從家人及周圍親近的人那里得到安慰和幫助。 咨詢師的建議 1 要給病人足夠的空間,又不能太過疏離,要在合適的距離中盡量提供溫暖的安慰,要知道:需要給母親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生活環境,還要進行心與心的溝通交流。 2 與老人說話第一要點就是要有耐心和愛心,我們常常有足夠的耐心對待孩子,卻沒有多少耐心給到老人。特別是生大病的老人,更需要子女的耐心! 3 要真誠地欣賞老人的優點,并喚起關注她的優點,給到老人正能量。在溝通中講究技巧,肯定中提不足,對方會愿意接受。古人一直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情緒好的時候不回避“死”話題,可以一起去面對。有時候,越不敢提,越害怕;提得多了,適應了,害怕程度反倒減輕。 4 針對老人對自己病情的膽怯,編造一些虛擬的人,這些人與他們的年齡相仿,但比他更痛苦;或者同樣痛苦,但年齡比他的年齡還要小,讓他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最近來訪者打來電話說:“經過多次的疏導和使用咨詢師教的方法后,真的很奏效!媽媽像變了一個人,家里的氣氛和諧了很多,病情也得到了控制。” 心靈處方 這是一個很多患癌癥家庭出現的共性問題。特別是上了年歲后,身體狀況不如從前,與社會交往少,長時間處于孤單,孤寂的精神狀態伴隨左右,惡劣的心情會破壞人的心理平衡和防御機制,致使免疫力下降,不能及時消除體內驟變的細胞,就容易生病,而且往往是重病,他們會飽受衰老和重病等雙重折磨。給家人也會帶來很大的痛苦和煎熬,帶來的是“一人得癌,全家悲哀”的境況,全家人都會身心俱疲。特別是強勢的人遇到了更加強勢的腫瘤時的無奈、焦慮、恐懼等,就會展現得淋漓盡致。 巧用技術,耐心疏導 針對老人的特點及患病老人的心情特征,采用有效的咨詢方法,告訴來訪者讓老人正視自己的病情,調整心態。 一是疏泄和安慰 主動熱情關心病人,抽一定時間陪伴病人,傾聽其訴說心中的焦慮,并表示理解和同情,消除其孤寂感,讓其體會到她并不是孤立地承擔痛苦; 二是暗示療法 暗示療法是指治療者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效應的一種方法。也就是利用治療者的權威使患者接受治療者的觀念,從而解除心理壓力和負擔,使癥狀得以減輕; 三是死亡教育 患者穩定的情緒、良好的心境、精神放松都可增加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生、老、病、死這一自然規律,認識到生命的真正價值在于質量,最終達到幫助其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平靜面對死亡的目的; 四是家人的責任 關心、幫助和支持癌癥患者,使患者輕松愉快地度過生命的每一天,是患者家庭中每個成員的責任。家屬的心理狀態對老人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退行”成功,老人的需要得到滿足 心理咨詢師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評估:來訪者媽媽的情緒得到調節,心情有了好轉,家庭的氣氛有很大的改觀,老人戰勝疾病的信心增強了,喚回母女及家人的親情。改善和修通,心理咨詢中無條件地接納和共情,讓來訪者真心感到咨詢師是用心幫助她、理解她。客體關系的重建讓長期以來積壓的對母親的抱怨和不理解,得到疏通。 用問題解決治療的方法解決來訪者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找出來訪者對母親的抱怨的問題:情感低落,焦慮,無奈,寢食難安問題,對母親疾病的恐懼焦慮情緒,對母親的抱怨,和母親溝通不通暢等。 每次選出一個具體而清晰的容易解決的問題去解決:如幫助母親正視疾病、調整心態等。 用評量的方法確定要解決問題的目標。如焦慮問題,現在焦慮的指標是5分緩解焦慮到1分。 用頭腦風暴的方法討論出解決問題的幾個方法。如安慰、欣賞、鼓勵、虛擬客體等 分析所有方法的利弊。 制訂落實所選方法的具體方案,選擇其中的一個辦法。如放松,運用深呼吸的方法。 對腫瘤患者及家屬的一點建議 現在癌癥和糖尿病、心臟病一樣都被認為是慢性疾病和心因性疾病,所以在積極進行手術和藥物治療外,重視心理疏導,接受必要的心理幫助,對治療和康復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