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文武雙全的十大名將,趙云第九,姜維第三,第一實至名歸
拾光夜讀
第十位:張飛
張飛是歷史上被黑得最慘的人物,在《三國演義》中,張飛被描述成為一位有勇無謀,脾氣暴躁的形象。不過歷史上的張飛并不是這樣的,歷史上的張飛粗中有細,文武雙全,是蜀漢除了關羽之外最厲害的大將。除此之外,歷史上的張飛也不像演義和電視中的那樣長相粗獷,而是一位人見人愛的帥哥。
第九位:趙云
趙云原本是公孫瓚的部將,早年的時候跟隨公孫瓚征戰四方,在這期間趙云認識了劉備。不過沒過多久,趙云的兄長去世,回家奔喪的趙云就離開了公孫瓚,大約七年之后,趙云在鄴城和劉備相見,趙云正式追隨劉備,這一追隨就長達三十年之久。在趙云跟隨劉備期間,深得劉備的信任,讓其擔任自己的保鏢隊長,保護自己一家老小的安全。
第八位:呂蒙
呂蒙是為東吳名將,是孫權最信任的人之一,孫權在位的時候,孫權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會先和呂蒙商量,再聽了呂蒙的意見之后再進行決斷,而呂蒙也沒有辜負孫權的期望,每次都能為孫權獻上最佳的計策。在關羽據守荊州的時候,孫權找到呂蒙我,問他可有破敵的計策,呂蒙向孫權舉薦了陸遜,讓陸遜配合孫權對付關羽,導致關羽大意失荊州,身死東吳。
第七位:關羽
提到關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他那強大的武力,所以后世稱關羽為武圣。不過關羽除了武力之外,在計謀上面不不差,這點從單刀赴會和水淹七軍中的表現并不難看出來。關羽即使劉備的結義兄弟,也是蜀漢的第一大將,為蜀漢政權的建立立下了許多的功勞。不過讓人惋惜的是關羽戎馬一生,最后竟然落得兵敗身死的下場,一世英名盡毀于此。
第六位:鐘會
估計熟悉鐘會的人不是很多,因為鐘會是三國后期的人物。在當時的魏國,有兩位文武雙全,有勇有謀的大將,一個是鄧艾,一個就是鐘會。鐘會從小就十分聰明,熟讀各家兵書,非常善于用兵。蜀漢都成被攻破后,鐘會想要據蜀而獨立,就與姜維合謀共圖天下,卻因事情敗露被殺。
第五位:鄧艾
鄧艾是三國中一個很獨特的人,在打仗的時候他非常喜歡出奇兵,且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在討伐蜀漢的時候,鄧艾和鐘會帶兵和蜀漢長期對峙卻始終沒能攻下蜀漢的防御,最后鄧艾突然想出一條妙計,繞道蜀漢都城的后背進行偷襲,此計剛提出來就被眾人否定,因為蜀地多天險,這樣行軍危險很大。不過鄧艾的思想總是與眾不同的,他命令士兵將毛毯裹在身上,繞后從山上滾下去,用這種方法成功潛入蜀漢,并成功的挾持了劉禪,贏得了伐蜀戰爭的勝利。
第四位:周瑜
今天的很多人提到周瑜時總會想到一個詞,小氣,因為在演義中,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歷史上真實這樣嗎?顯然并不是,歷史上的周瑜年少成名,二十歲就被拜為江東的大都督,掌管數十萬大軍。周瑜不但有勇有謀,還長得很帥,在當時的東吳是一個萬人迷。在三國的歷史上,赤壁之戰是一場十分重要的戰爭,而此戰的指揮官就是周瑜。
第三位:姜維
很多人都說姜維是文承諸葛亮,武承趙云,雖然這種說法有點夸張,但是姜維的謀略和武功都是十分了得。姜維早年的時候就跟隨諸葛亮北伐,立下了很多戰功,在蜀漢軍中擁有很高的地位和聲望,這就是諸葛亮臨死前講蜀漢托付給姜維的原因。在諸葛亮死后,蜀漢幾乎都是靠姜維鎮守才得以茍延殘喘。
第二位:張郃
張郃原是袁紹的部將,在官渡之戰投降曹操。在跟隨曹操的時候,張郃屢立奇功,成為了當時人人皆知的名將。曹操死后,曹丕登基,升張郃為左將軍,封鄚侯。張郃雖然武將,卻在十分善于用兵,常常可以在戰場上根據相應的地形對軍隊進行整,以此獲得戰爭的勝利。231年,張郃奉司馬懿的命令帶兵追擊諸葛亮的退軍,追到木門的時候中箭身亡。
第一位: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在呂布敗亡后跟隨曹操,是曹操最喜歡的大將。都知道東吳和曹魏對峙多年,這期間,東吳的將領包括孫權最懼怕的就是張遼。據傳,在東吳只要聽到孩子哭的時候就說張文遠來了,孩子就會嚇得不敢哭,可見張遼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