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于金代泰和錢的文章中,有一篇文章的名字最富于詩意,“素心無痕擁泰和”,“ 素心無痕”一詞取自詩句“素心有玉,秋水無痕”或“秋波無痕,素心如玉”,前者在闡發一種道理,“世間事大多如此,有意去尋覓未必會看到美麗的風景,而無意中的一覲卻留下永遠的記憶。”,后者則描寫某些“尋找回來的東西,正是無痕歲月留在人心中的痕跡。”文章《素心無痕擁泰和》記述作者把玩泰和小平銅母錢油然而生的懷古之悠情。 ![]() 金代泰和通寶折十 上美品,拍賣成家價格USD 286800美元。 泰和錢幣是《金史》中有記載的三種年號錢之一,“(泰和四年)八月,定從便易錢法,……。后鑄大錢一直十,篆文曰“泰和重寶”,與鈔參行。”也是歷史上唯一有記載的鑄造大錢的金代年號。 ![]()
金代泰和重寶折三 極美品,拍賣成交價格RMB 3862500元。 金代錢幣素以材質優良、鑄工精湛、錢文優美而著稱,而金代錢幣中又以泰和錢幣的錢文書法水平最高,以當十大錢為例,楷書當十“泰和通寶”相傳為金章宗書寫,為類瘦金體,類似“崇寧通寶”,宋徽宗所創立的“瘦金體”素以“其字形瘦硬,瀟灑自如,看上去鐵劃銀鉤”,有一種“神髓風韻”之氣,金章宗雖為金代皇帝,但是“ 章宗之母, 乃宋徽宗某公主之女, 故章宗凡嗜好書札, 悉效宣和, 字畫尤為逼真。” 《豐坊書訣》云: “ 憬學徽宗瘦金書。” 書法上章宗師法徽宗,因此有人說“瘦金書是金朝帝室書法的象征”。而篆書當十“泰和重寶”則為金代著名的書法家黨懷英所書,為“玉筋體”,而這種筆體可以上溯唐代懸針篆。篆法凝重,筆法圓潤,結構峻整,令人嘆為觀止。具有瘦金體風格的泰和通寶錢和獨樹一幟的篆書折十“泰和重寶”,都可以稱為是金代錢幣文化的精髓和巔峰,代表金代錢幣書法的最高水平。 金代泰和通寶折三楷書 極美品,拍賣成交價格RMB 3402800元 泰和重寶銅質優良,體態渾厚,制作精美。字體精純典雅,美不勝收,光背無文。篆書泰和重寶傳世較豐,然因其屬大美泉,仍深得藏錢家之喜愛。當十曾鑄大泰和,篆體精良喜摩挲,肉厚肉薄皆佳品,真贗易辨難傳訛。篆字峻整品最良,諸錢之冠不尋常,幕多飾紋疑后鑄,莫把山雞當鳳凰。 金元 “泰和重寶”背蝶紋花錢(直徑:43.5mm),上美品 ,拍賣成交價格RMB 828000元。 從乾嘉年起,文人墨客醉心于古泉收藏,而篆書折十“泰和重寶”成為他們的喜愛之物,贊美之聲不絕于耳。 《退庵錢譜》曰:“按泰和重寶當十錢。銅質精良,金背爛然,篆書峻整,字棱墳起,規制極為粹美。金源立國重用鈔法錢不甚行。泰和間改鑄大錢尤屬僅見。然如正隆、大定諸錢,凡鑄一錢,諸損數錢之值,不惜工費,力求精好,故遠勝遼元諸品。” “泰和重寶”背犀角紋花錢,拍賣成交價格RMB 1747500元。 清人馮云鵬、馮云鴿所撰《金索·卷四》中《古錢征信錄》云:“此錢,兩面皆作大篆(當是合背錢)。余得此品,只一面有字,亦非大篆,乃玉著篆,結體茂美,似黨懷英筆。”秦寶瓚《遺筐錄》盛贊道:“章宗鑄錢皆極精,泰和尤勝。昔人奉新莽為鑄錢第一手,宋徽宗為第二手,予欲奉章宗為第三手。”按泰和錢甚精,所列背文著梅花、蟠紋者,皆開爐錢也。 金代泰和重寶折十 極美品,拍賣成交價格RMB 460000元 篆書“泰和重寶”折十錢,在北方各地都有發現,其中以北京出土的最多,而以廣安門為中心的原金中都地區發現的“泰和重寶”品相最佳,2003年6月牛街輸入胡同發現金代泰和重寶窯藏一處,發現當十大錢數百枚,錢體無銹,品相如新,不可思義,銅肉色泛紫,后被定為北京版泰和重寶。去年在右安門一帶出土大定通寶4000枚左右(直徑約25.5mm,重約4g),泰和重寶150枚左右(直徑約45mm,重約18g),大觀通寶折十70枚左右(直徑約41 mm,重約16g) ,幾乎涵蓋了此三種錢幣的所有常見版式。 金 “泰和通寶”折二(直徑:29.6mm),上美品,拍賣成交價格RMB 460000元 這些泰和重寶的特點之一是重量不一,一般認為泰和重寶的重量在17-22克之間。而這次發現的泰和重寶,超過22克的竟有10枚之多,在17-22克之間的有10枚,在17克以下有5枚。最大一枚“泰和重寶”重量竟然達到了35克,而最小的兩枚直徑只有13克左右。 泰和重寶折十大型一枚,拍賣成交價格RMB 402500元 重量在25克以上的“泰和重寶”屬于厚重型,其邊緣略寬,文字筆畫肥重,郭厚均在3.4毫米以上;重量在20-25克之間屬于大型細字版式,以重量22.76克的泰和重寶文字纖細,邊緣細小,最接近母錢的形態;而重量在20克以下的“泰和重寶”,屬于寬緣、文字筆畫肥重型,郭厚均在3毫米以下。從這些泰和重寶來看,很難找出絕對相同的版式,依照《論元代私鑄“ 泰和重寶” 銅錢》一文,篆書“泰和重寶”依照直徑分類可以分為五類,III式, 直徑4. 4厘米, 錢文為“缶”寶, 內外郭粗細都與錢文相等。 金 “泰和重寶”折十(直徑:45.2mm),上美品 ,拍賣成交價格RMB 368000元 而至于為什么這些錢幣的重量呈現出逐步減重的狀態,“泰和重寶”自泰和四年八月開始鑄造,到泰和八年,金宣宗去世,衛紹王繼位,鑄造了四年,這四年,金國經濟情況不斷惡化,民間將錢幣收藏起來,使得對錢幣的需求量不斷上升,為了保持錢幣的鑄造數量,在原料短缺的情況下,減重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以至“泰和重寶”越來越薄,埋藏后被嚴重腐蝕,出現大窟窿小眼,而初鑄的重量在25克以上的泰和重寶在同樣嚴重腐蝕下,幾乎是巍然不動。 金大型“泰和重寶”,拍賣成交價格RMB 345000元 篆書“泰和重寶”由于“泰和”二字含義吉祥,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因此,民間流傳的面文為篆書“泰和重寶”,背為各種吉祥圖案的錢幣數不勝數,僅《中國錢幣大辭典(壓騰錢)》一書就有三十種之多.在篆書折十“泰和重寶”錢中有一種四出紋“泰和重寶”,在四出紋“泰和重寶”中,比較珍貴的背為四出紋,帶星月的錢幣,在裴元博的博文《金 折十型篆書泰和重寶背四出上月下星》中吟詩一首: 金“泰和重寶”背“金”篆書折十型一枚,拍賣成交價格RMB 172500元 四出源自王莽始,兩晉隋唐少此式。金興再銘四出紋,寓錢流布四宇知。懷英玉箸傳千古,章宗瘦金重一時。萬代興亡難細述,品茗賞泉賦小詩。 金 “泰和重寶”篆書折十型一枚,拍賣成交價格RMB 172500元 并且指出: 泰和重寶篆書折十型四出文錢,錢文為黨懷英之玉箸篆。四出文優美而富于彈性,穿上巨月穿下星傳達著薩滿大神太陽神的形象。這些獨具匠心的設計寓意非常明顯,即:在薩滿大神太陽神的庇護下金國的錢貨必將流布四隅,為促進經濟繁榮起到推動作用。 可咨詢小編V信:130 2213 2833 本為藝術論事團隊、通俗作家老鼎論藝編輯。 |
|
來自: 寒石mz9n02mkw0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