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攝 2017-11-25
攝影報道: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維宣
從市二宮門前路口沿小港路裝修一條街行進到石材店轉進華興里,在窄巷里一直走到年代久遠的打撈局宿舍大樓,豁然可見白底紅字“華貴舞廳”,三個斑駁的大門緊閉上了鎖,房檐下有七個顏色暗紅的舊燈籠。票房玻璃窗被粗暴地鑲了一塊木板,玻璃窗旁有一紙通知,告知舞客在8月底前自行處理月租柜物品并使用完手里套票贈券,理由是舞廳定于9月1日全面裝修。
愛舞之人真心年輕,從國泰開張就投身舞場的張伯身材健碩腰板筆直,明明看著才50幾但他說自己63歲了,這著實是很難令人心服口服,他說自己跳到70就不跳了更是讓一圍臺飲下午茶的舞伴們嗤笑,因為坐在張伯對面的林主任是開過蒸汽火車的,現在已然70了還越跳越開心。
張伯正和舞伴認真地跳舞 在市二宮藝苑舞廳一旁飲下午茶的這班開心大叔大媽是廣州已經所剩不多的交誼舞忠實擁躉,其中張伯就見證了交誼舞這種舶來品在本地由誕生而盛至衰的全過程。
張伯帶上老花鏡在舞廳收銀臺結賬。
交誼舞愛好者在舞廳入口對鏡整理妝容。 據老張介紹,廣州東方賓館是最早開設的音樂茶座,首個商業舞廳是惠福路的國泰舞廳,八十年代初期廣州老百姓跳交誼舞熱情高漲,廣州市內舞廳一度多達百家,市一宮、市二宮和市三宮都曾開辦過交誼舞廳。
音樂響起,各位老友記開始歡快地舞動。
黃老板把生意交給了下一代,自己在舞場瀟灑。 后來隨著群眾娛樂方式的增加,年青一代的興趣日趨多元化,交誼舞這種老派的娛樂也日漸式微。如今只有市二宮和南樺的交誼舞廳仍在開辦,與市二宮一里之遙的華貴舞廳也于近日結業關張大吉。
舞廳角落里,整齊地擺放著一雙飽受歲月洗禮的舞鞋。 華貴舞廳正對蚤科直街居民樓里有一位白發阿婆斜倚鐵門,她知道華貴舞廳不會再裝修了。阿婆說,華貴舞廳最早是文化站,后來被承包做舞廳,票價從八毛到一塊多,后來又從六塊變到十幾塊,鼎盛時期可容納幾百人,開了幾十年,現在執笠了,居委拿回去了,可能重新用回做文化站,供老年人娛樂休閑。
跳累的阿姨在沙發上打盹,卻不舍得離開。
阿伯給自己準備了保溫杯熱毛巾這些神器幫自己恢復戰斗力。 張伯最中意慢三慢四,30歲開始跳交誼舞,跳了幾十年,一三五在市二宮跳中午場,跳完和舞伴一起飲茶。同坐的有退休老師火車司機以及有家族生意的老板,大家相識10年以上,雖然齊坐在一圍臺,但是每對舞伴一張單,吃完各自埋單。其中芬姨和林主任一對,華姨和黃老板一對。
鳳姨舞伴沒到,她直言自己跳快三整場轉不停,又陶醉又幸福,心情舒暢而愉快。
沒有舞伴的阿姨獨自跳得如癡如醉。 張伯說交誼舞拍檔難尋,因為女性退休早壽命長,所以舞場里男少女多,常常見到女和女跳,或者女的自己一個跳,或者跳廣場舞,交誼舞一旦找到了好的拍檔就象親人一樣珍惜。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