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庭育兒 百名兒科專家,為你做好科學育兒的后援團! ?你看干貨文章,娃聽哄睡故事,戳左邊綠色按鈕吧 前幾日科長看到一條新聞,真是感到痛心疾首: 網友對此各執一詞,有責罵父母粗心的,有提倡讓孩子睡嬰兒床的,還有說嬰兒床根本沒用的…… 悲劇已然發生,與其去責備,不如好好反思,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0~3歲嬰幼兒: 建議同房分床睡眠 建議0~3歲嬰幼兒與父母同房分床睡眠 2005年,美國兒科學會修改了先前推薦的《兒童安全睡眠環境方案》,建議嬰幼兒與父母同房分床睡眠。 即:把孩子的嬰兒床放到父母的大床旁邊。 小床具有空間限制,能增加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同時還能方便父母隨時照顧寶寶,對孩子來說也更安全。 我們不提倡嬰幼兒與父母在一個大床上同睡! 雖然這樣更方便于哄睡、喂奶,但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寶寶可能會被熟睡的大人壓到,也可能會被枕頭、被子等擋住面部,導致窒息。 3~6歲寶寶: 建議開始分房睡 孩子長期目睹父母親熱會導致什么后果呢? 孩子長到六七歲的時候,對于兩性已經有朦朧的意識了,如果得不到正確的疏導,就有可能導致性早熟、甚至出現戀父、戀母情節。 有個小朋友,經常在幼兒園向小伙伴們“轉播”父母前一晚親熱的實況,從爸爸媽媽脫衣服、光著屁股開始,細節之豐富令人瞠目結舌。 當老師把情況反映給家長時,寶媽一臉詫異和尷尬,說每次都是等孩子熟睡了之后才開始的,怎么會這樣呢? 其實啊,孩子都是在裝睡,他們就等著父母現場“直播”呢! 還有位寶媽被幼兒園老師叫到學校,說她家兒子總是在午休時趴到隔壁小女孩的身上,還要親親。 當老師喝止他時,他還笑嘻嘻地答:“我在學我爸爸,他就是這樣欺負我媽媽的!” 你看,孩子的模仿力,的確驚人。 除了在同伴之間模仿父母親熱行為,還有可能誤導孩過早進行性行為,或者對性產生抵觸和厭惡。 孩子多大就該分房睡了呢? 一般來說,5歲分房最為合適。但也沒有具體的時間限定,只要能夠在3~10歲期間完成分床、分房就行。 也就是說,寶寶3歲后,就可以嘗試分床睡了。這個時期的孩子想象力還不夠強大到自己嚇唬自己。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分床的困難指數越高。 這么早分床睡,孩子會不會缺少安全感? 實際上,孩子的安全感不是靠和父母一張床睡覺就能建立的,只要我們平時給予孩子足夠的照顧和陪伴,在孩子需要我們時能夠及時回應就夠了。 如何幫助孩子 適應分床、分房睡? 分床睡 為寶寶選擇合適的嬰兒床 大小合適、安全舒服的嬰兒床才能讓寶寶睡得更踏實、更有安全感。不要為了圖省事、省錢就直接買個大床哦! 我們要為孩子選購固定柵欄的小床,柵欄一般要高出床墊50cm,兩個柵欄之間的距離不可超過6cm,床墊與床架要緊緊密合。 為寶寶排除安全隱患 盡量別在嬰兒床上放置枕頭、毛絨玩具、被子等。 一是因為毛絨文具容易積攢螨蟲和灰塵,容易導致寶寶皮膚過敏;二是為了避免這些柔軟的物體造成寶寶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克服自身困難 與寶寶分床睡,孩子半夜哭醒、需要喂奶的時候,寶媽會更辛苦些。 但只要想到這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助睡眠是有益的,寶媽們還是愿意克服這些辛苦的,對吧? 分房睡 舉行一個“隆重”的分房儀式 選擇一個有儀式感的時間點,比如寶寶生日或者新年第一天,告訴孩子:“寶寶又長大1歲啦,從今天起,你就是大孩子了,可以自己一個人睡覺啦!” 然后為孩子舉辦一個相對隆重的分房儀式,比如在房間掛上彩帶,換上新床單、新被套,在房門上掛一塊牌子,寫上寶寶的名字等。 既能帶動寶寶參與布置自己的房間,又能讓讓寶寶充滿期待,自己將要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房間,可以成為自己世界的國王了! 通過繪本提前灌輸“分房睡”理念 分房訓練前,可以和寶寶多看看相關繪本(結局必須是孩子愉快地睡在了自己房間)。 我們再輔以鼓勵:“哇,這個小朋友能夠自己睡覺好勇敢啊!”要讓寶寶覺得,能自己睡是件特別了不起的事。 逐步分離法 一開始寶寶會害怕自己獨自待在房間,可以開著門,或者留一盞夜燈,甚至直接在寶寶房間架一張簡易床陪睡。 寶寶適應后,再開始實施以下策略: 1.放把椅子坐在寶寶小床邊,安撫寶寶睡著后再離開。 2.過幾天寶寶習慣后,媽媽只需在寶寶哭鬧時給予安撫即可。 3.逐漸將椅子搬離寶寶的床,從間隔1米,到2米,最后成功退出寶寶房間,so easy! 起床后的鼓勵讓寶寶更自信 剛開始分房睡的幾天,盡量早早地守候在寶寶床邊,讓寶寶一睜眼就能看到爸爸媽媽的笑臉。 然后再給寶寶一個走心的夸獎:“哇,寶寶能一個人睡覺了,真棒!” 也可以悄悄地在寶寶枕邊放上一個小獎品,寶寶醒來看到驚喜一定會很開心。 家長的態度是關鍵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寶寶做不到分房睡,而是家長舍不得和孩子分開。 當孩子半夜醒來跑回父母房間不肯走的時候千萬不要心軟,一定要溫和而堅定地告訴他,“寶寶長大了,爸爸媽媽相信你可以自己一個人睡覺。” 然后把他帶回房間,給他一個晚安吻,陪他一會兒直到他睡著。 具體何時可以分房睡,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家庭的實際居住情況而定。 當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強時,比如晚上睡覺不亂踢被子,要小便的時候會叫大人了,都說明此時可以給孩子準備房間了。 對于那些適應能力比較弱的孩子,應該在入園或入學前的半年到一年與父母分房睡比較好。 善良的人都長這樣嗎? 在超市,一小孩拉住我的手說:“叔叔,可不可以送我回家,我和媽媽走散了。” 我問他:“你不怕我把你賣掉嗎?” 小孩說:“我媽說,長得丑的人都很善良。” -END- 寶寶獨立從分房睡開始!別忘了點贊+轉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