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簡單的第5個心得是:得失要分明。 這主要指的是選股,前面說了我只做一種形態,既然重點關注在這種形態上,我慢慢放棄了對股票本身的研究;現在的做法是“眼中無股”,認為所有股票都是同一支股票。這樣做導致的結果是:1、不了解造成的風險,所以前面我說了我的倉位策略是雙重倉位,也有避險意味。2、換股會比較頻繁,既然眼中只有走勢,換股就不應該成為障礙。當然,這不意味著隨意沖動換股入貨,因為別忘了,我是以入貨為最重要考量的,入貨時如此,換股入貨時也如此。
對,形態選股最大的好處就是綜合性,人眼和人腦對事物的處理是超過任何電腦化的東東的,所以很多精深高手都有敏銳的直覺,這不是自然的產物,這是自然的腦袋和后天的不斷訓練深化的結果。
說了這些,其實我的基本意思應該表達出來了吧,1、放棄尋找神奇的東東吧,放棄從別人那里直接獲取交易系統的念頭吧,用簡單的技術去觀察實際的歷史數據足夠你構建出一個你自己的交易系統,你的交易系統一定要基于你自己的判斷和方法。相信我,第一這個不難,第二這個比無數神奇的系統更有效更能賺錢。
我比較喜歡做第二波的股票,說白了就是強勢股下跌后再起風云的股票。 具體一點強勢股就是前面夠強勢但沒有充分發揮的股票。形態上很簡單,隨便去找到處都是。
呵呵,股票確實需要悟,能悟出今是而昨非。我只是提供我的感悟,并沒有具體闡述我的交易系統(這個請原諒^)。我希望我的這些感悟能夠引起一些共鳴,如果有些朋友能從中發現一點點的未來之路,我會非常高興。
另外交易系統這個東東我說了也沒用,它一定要基于自己從市場上找到的方法,這種方法非常多,關鍵是你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它真的就擺在那里。
最簡單的方法,才是最實際的。
學過江恩理論的,我覺得能從江恩理論里面走出來已經是一大進步了。 我不敢說其沒用,真正能領悟的人不多,自問我是沒這個素質了。迷途知返總比欲練其功必先自宮要好很多,條條大路通羅馬。
現在的股市參與的必要性不大,目前我只是閑看上證指數在前低處演繹而已。
另外,技術指標我并不是一概不用,我放棄得是神奇,復雜的東東,但是,作為一種類似統計工具的作用(就像電腦上的計算器),我當然不舍棄,比如,有些東東我想知道,但從圖上看有時候比較累,我就寫個小指標來算算,這些指標都非常簡單,因為指標的基礎量就這么點,任何復雜的指標其市場含義必然模糊不清。
|
|